首页 理论教育 大脑静脉血栓形成

大脑静脉血栓形成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还有一个问题,长期感染对骨髓有抑制,虽然每周输血,但贫血仍很严重,血红蛋白只有40~50g/L。上方加减继服,10天后体温恢复正常,但右侧肢体瘫痪情况改善不大。既然热邪已解,阴液已复,而络脉瘀阻仍未消除。而且更奇怪的是,20余天没有输液输血,不仅全身营养状况大为改善,而且血红蛋白已经上升到130g/L,中医瘀血理论在这里进一步得到证实。

外伤后严重感染,应用抗生素无效,中医按温病治疗,效果显著。

我带领学生刚进某医院的病房门,就被病房主任迎进医师办公室,对我说:“周老师,现在我们病房住着一个严重感染的病人,对许多抗生素都耐药,治疗非常棘手。想请你看一看中医有什么办法?”

“好,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病情吧。”我回答。

随即主管医生过来向我们报告病史:患儿刘某,男,12岁,小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右踝部受伤,走路跛行但仍继续上学。3天后突然高热、寒战、头痛,很快神智模糊,遂入院治疗。入院后经大剂量青霉素、新青霉素、庆大霉素、先锋霉素等多种抗生素静脉滴注、对症治疗及包括输液、输血及血浆等支持疗法,但仍持续高热,体温常在39~40℃波动,病情未能有效控制。住院第29天突然出现右侧上下肢完全性瘫痪,精神委靡并有失语、高度消瘦,背部和臀部出现褥疮。还有一个问题,长期感染对骨髓有抑制,虽然每周输血,但贫血仍很严重,血红蛋白只有40~50g/L。西医诊断: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败血症,合并大脑静脉血栓形成。

这次我带领的是西医学习中医班学员,学员的来源是从北京市各医院抽调上来的西医大夫,有的还是资深高职称医师。他们对此病例感到非常有兴趣。学员们一边听病史介绍,一边认真做记录。听完主管医生的报告,我们在他的带领下,到病室查看病人。我们来到该病人的病床前,看到患儿极度消瘦,精神极度委靡,神识模糊,肌肤甲错,背部有成片褥疮,左侧肢体硬瘫,唇舌淡白无色,舌中前无苔,根部残留黄白苔,脉浮弦大无力。

看完病人,我带领学员到会议室进行讨论。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病例。现在他对抗生素已经出现全面耐药,西医治疗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目前将希望寄托在中医。但对这样一个危重病例,治疗效果如何,我也很难说。但必须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挽救他的生命。现在大家对患者的情况已经有了初步了解,我们就来讨论一下,重点是病因病机、当前的情况以及治疗要点。”我对学员们提出要求。

“西医治疗感染有三大方法,即抗生素、激素和支持疗法。现在抗生素和支持疗法都用了;激素没有用是对的,因为在感染没有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应用激素是危险的。已往我也常遇到这类病例,确实治疗很困难,希望从中西医结合中找到新的路子。”学员中一位副主任医师这样说。

“我想从中西医结合中一定会找到有希望的途径。现在大家从中医角度来分析一下,尤其是要明确此病例的病因病机。”我说。

学员们低头沉思了好一阵。看得出来,那些西医学员,对西医了如指掌,但一接触到如此复杂病例的中医病因病机,似乎一下子把握不好,不知道从哪里谈起。于是我进一步引导他们:“通过此病例急剧的病情经过可以确定,应当属于温病已毫无疑问。那么就请大家分析一下此病的传变层次,正虚与邪实的关系如何?还有,当前病情的关键是什么?”

“我想病的传变层次应该是邪入血分,因为有高热和神志不清。治疗重点应该是清热凉血。”学员乙说。

“肢体瘫痪属于肝风,是邪入厥阴的表现。”学员丙说。

“至于邪正对比,病人消瘦、脉虚,正虚明显;但现又有高热、神识模糊,应该是邪实为主。治疗重点应该是清热开窍。”

学员们显然已经悟出一些头绪来了,发言变得踊跃起来。虽然说得都有一定根据,但尚不能全面把握病情。于是我说:“从病情上看,邪入厥阴没有问题,所谓厥阴就是手足厥阴,神识模糊,手厥阴心包经有邪;肢体瘫痪,足厥阴肝经有邪。心主脉,肝主络;今病发于外伤之后,夹有瘀血;瘀血阻络,致肢体瘫痪。关于邪正对比,不能仅仅以体温高低来衡量。要四诊合参,全面衡量。发热虽高,但舌苔无根,舌不红绛而淡白,脉象空虚,此外,褥疮也是气血不足之象。如此看来,虽有邪气,仍以正虚为主,尤以阴亏液竭为急。”

“周老师,既然邪气不盛为什么会出现高热呢?”学员丙问。

“这是水火不能既济的表现:阴液匮竭,阳火独亢。叶天士有言:‘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就是说的这种情况。此时治疗以救阴为急务。”

“还有一个明显的问题,病人的贫血,反复输血也难以改善,中医如何来解释?”学员丁问。

“通过这一复杂重症病例,许多中医基本理论可以在此病例身上得到印证。分析这种贫血,要同整个病情结合。中医所说‘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就是指的这种现象。病史中有‘瘀伤宿血’,当前症状有瘀血阻络。所以其贫血也与瘀血有密切关系。这种贫血的解决,主要不是通过补血,而是必须通过化瘀来解决。”

“病人还有肌肤甲错,皮肤看起来犹如鱼鳞癣,这种情况很少见,不知其产生机制是什么?”学员丁问。

“这种情况也与瘀血有关。大家是不是还记得在《金匮要略·血痹虚痨篇》中有记载:‘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暗黑……大黄虫丸主之’。干血也就是瘀血。”

“这种经典著作的记载,确实很可贵。但只有在临床上得到印证时才能深刻体会到。”学员甲甚有感触地说。

我看学员们已经理解了以上的分析。于是我提出了辨证治疗。

中医辨证:外感温邪,邪陷厥阴,热邪久羁,阴液将竭,络脉瘀阻。

治法:生津救液,清热凉血解毒,开窍达邪,佐以活血。

处方:增液汤、犀角地黄汤加减。

   茅芦根各15g 金银花30g 连翘15g   紫草10g

   石菖蒲6g   远志6g   玄参10g   麦冬10g

   石斛30g   地龙10g  生地黄15g  赤芍10g

   鳖甲10g   水牛角面15g(冲)   西洋参10g(另煎代茶饮)

水煎服,4剂。

等我们4天后再来医院的时候,病人出现了三个可喜的变化:一是体温开始下降,平均下降1℃,未再超过38.5℃;二是神志开始清醒;三是已能进食,此乃胃气来复的佳象。上方加减继服,10天后体温恢复正常,但右侧肢体瘫痪情况改善不大。既然热邪已解,阴液已复,而络脉瘀阻仍未消除。于是更改前法,采取益气养血通络法,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桃仁10g   红花10g   赤芍10g   当归10g

   生黄芪20g  桂枝6g   炙鳖甲10g  虫6g

   地龙10g

此方加减调治1个月,患者已能下地走路,基本痊愈出院。而且更奇怪的是,20余天没有输液输血,不仅全身营养状况大为改善,而且血红蛋白已经上升到130g/L,中医瘀血理论在这里进一步得到证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