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身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心身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身疾病属于一种多因多果的疾病形式,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对心身疾病生理性起因的研究,对心身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某种特定人格与特定心身疾病之间是否具有肯定的因果联系,目前尚未得到充分证明。确立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理、病理变化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就必须找到中介的生物学基础和病理过程,目前对中介机制的研究比较集中的有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心身疾病属于一种多因多果的疾病形式,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它是生理、心理、社会诸多因素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时间上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心身疾病的病因

1.心理因素 凡能影响人的精神活动的心理过程都可称为心理因素。许多心身理论认为,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的作用、持续的内心冲突、强烈的负性情绪体验、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等,可引起心理生理障碍或心身疾病。近期的研究更进一步发现,主要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主观上对生活事件的认知和评估对人的情绪与躯体状况影响更大。

随着情绪反应的强弱,机体相应地发生血管、呼吸、内分泌、腺体以及肌肉等生理性变化。各种生理变量在一定的机体状态下失去平衡,并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异常,或病理的躯体症状。人们公认,越是使人烦恼的情境和遭遇,越可能引起躯体的功能障碍和疾病,其中决定性原因是被紧张刺激激发的情绪的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负性情绪会削弱人的抗病能力。盛怒之下,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过度恐惧可使末梢血管收缩,面色苍白。所以,必须重视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对个体心身两方面变化所起的作用。最近还有研究发现,能乐观地面对生活事件的人,较少发生心身障碍,即使发生也比较容易恢复健康。

2.生理因素 又称生物-躯体因素。个体生理素质存在对某种疾病的易罹患性,各种不同的心理应激,或同一性质的心理应激在不同的时间内,总是引起同一易感器官的生理变化或心身疾病,尽管刺激是多种多样的,如水灾、地震、战争等波及大量人口的心理应激,其中多数人不患病,少数人患心身疾病,有些人以心血管反应为主,称“心血管反应型”,另一些人可以是“运动反应型”“胃肠反应型”等,其主要原因是个体的生理特点有差别。根据“器官选择理论”的解释,在心理因素刺激下,首先受到伤害的器官是发育较弱的器官,这种器官弱化现象可能是由于先天遗传的生物性差异,也可能是在后天环境中个体发育阶段的早期,因各种原因导致某内脏器官相对脆弱,易患疾病。这就是生理性起因。现已发现,高三酰甘油血症是冠心病的生理性起因,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症的生理性起因。对心身疾病生理性起因的研究,对心身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3.个性特征与行为方式 性格是个性的最核心、最本质的心理特征,它是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现实环境所采取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缺陷是使心理矛盾冲突诱发心身障碍的重要内在基础,是心身疾病易患素质中最主要的因素,明显的性格缺陷是导致心身疾病的重要生理基础和发病机制。心身医学研究表明,同一种疾患在不同人身上产生的心身反应是不同的,具有性格缺陷基础的心身疾病患者,对心理矛盾产生的情绪障碍,对疾病担心顾虑等心理反应特别强烈,并且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患者的不安全感、重病感、焦虑紧张、忧郁、疑病、自我注意、自我暗示等心理变化均非常突出。这样形成心因与体因的恶性循环,使心身疾病久久难愈和复杂化。这是心身疾病很重要的发病原理。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行为方式,人们都以自己的人格特点来体验所患疾病及对疾病作出反应。但某种特定人格与特定心身疾病之间是否具有肯定的因果联系,目前尚未得到充分证明。

4.社会因素 一般认为社会因素是指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条件、人际关系、角色、经济状况等。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中,大气水源污染、噪声、经济收入、政治变动、居住条件、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冲突和竞争均可造成人们的心理紧张。这种不良的刺激因素反复作用于人体,引起应激性情绪反应和交感神经-肾上腺素系统功能亢进,从而产生多种心身障碍。这就是所谓“现代不良生活方式病”“城市病”“文明病”的心身医学问题。

生活事件和心理应激的致病作用,一方面取决于刺激的固有性——强度、频度和时限;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人对生活事件的体验和态度。其中人生观、生活态度、政治信仰、思想意识、文化教育程度、道德修养、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家庭、工作、人际关系及社会结构等因素均具有重大影响。有人发现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的种族人群、不同文化背景,对相同事件的精神紧张的体验和反应有显著差别。有学者对飓风袭击区人群作实地调查,发现在不幸事件中引起的精神紧张的强度和发病率,在移居者与本地居民、白人与黑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有所不同,甚至有显著差异。必须指出,具有较高的医学和文化水平,能正确理解生活事件,并能顺应事件客观规律的人,可大大减少社会应激的不良反应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确立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理、病理变化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就必须找到中介的生物学基础和病理过程,目前对中介机制的研究比较集中的有自主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1.自主神经系统 包括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研究表明,外界信息作为一种刺激输入大脑,经过分析加工和整合后,就会产生一定的情绪反应,这种反应受大脑边缘系统下丘脑的调节,并激发自主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引起一系列躯体生理反应。当情绪激发交感神经兴奋时,会出现血压升高,心搏量增加,皮肤和内脏动脉血管收缩,血糖增高,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变缓等。情绪反应也会伴随副交感神经亢进,引起胃肠蠕动加快,消化液分泌增加,黏膜血管扩张充血等。自主神经活动过于剧烈持久可使内脏器官活动失常,从而导致器质性损害。

在愤怒与恐惧情绪状态下,整个交感神经系统被动员起来,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高,称为交感-去甲肾上腺素效应,恐惧环境引起的生理反应与注射肾上腺素类似,当然注射肾上腺素不一定引起恐惧体验;导致愤怒的环境引起生理变化,与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混合液的体内变化相类似。许多学者研究引起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场合,有充分的证据说明,此时体内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增强,而副交感神经兴奋并非必要或充分的条件。

伴随疼痛的情绪反应中,可引起心跳缓慢。在急性恐惧状态下,血压与心跳可突然下降,晕厥为恐惧症的常见伴发症状,晕厥时自主神经系统仍为双向反应,开始有短暂的交感兴奋,继而副交感兴奋占绝对优势,血压脉搏下降,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出现短暂意识障碍。原有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的病人,情绪刺激可导致晕厥,心律失常,心脏停搏与猝死。严重残疾和行动受阻的病人,在应激状态下,战斗与逃避反应完全受到抑制,容易出现无望与无助感,运动抑制,表现为副交感反应优势现象。

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互相制约与互相对抗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强烈的恐惧,既引起交感兴奋,表现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与此同时也引起副交感兴奋,出现大小便的排空活动而不能自控,大汗淋漓。

2.神经内分泌系统 近年精神神经生理学研究揭示,机体对心理社会刺激的应激反应涉及到神经生理机制之间复杂的耦合作用,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可能是大脑边缘系和下丘脑,而两者的功能活动又受到大脑其他系统,尤其是新皮质,所谓“认知脑”的调节。

内分泌腺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至关重要,其本身又具有一整套复杂的反馈调节系统,互相制约,并与神经系统发生了广泛的联系。内分泌功能在社会心理应激下很容易发生变化,当体内各种激素平衡发生变化时,各种代谢过程受到影响,从而可能产生相应的躯体疾病。一般来说,在应激时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和血管升压素增加,而胰岛素、雄激素和雌激素下降。

3.免疫系统 免疫对于消灭病原微生物及有害代谢产物,维护健康,除去衰老或被破坏的细胞,保持机体内自身稳定以及除去突变细胞,防止恶性肿瘤发生等方面作用重大。心身疾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近年来比较活跃,有人曾对参加一项重要考试的75名医科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在考试的当天,学生体内的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较一月前大为降低,还有人观察某大学一年级学生的IgA含量时发现,在学习紧张时,IgA分泌处于较低水平。英国一位妇科医生对91名女学生进行调查,在一次关键性考试中,临近考期时有一半人的月经不正常,在考试当天,多数女生都来月经。但免疫系统是如何和自主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而促使心身疾病的发生?有人提出中枢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首先,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对免疫器官产生作用,通过胸腺、淋巴结、骨髓和脾等传递线,信息最终传到白细胞上的神经递质,而神经递质的受体恰恰分布于免疫细胞。另一条途径是体液或垂体肽肾上腺皮激素系统,内源性的鸦片肽均有免疫抑制效应,能被特异性内啡肽拮抗剂所阻断。这些都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系统对免疫效应器的影响。目前已发现社会心理应激可通过影响免疫机制而产生过敏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哮喘、结肠炎、荨麻疹等。

总之,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在心理社会因素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共同的中介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