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校正医书局的成立

校正医书局的成立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刊刻众多医书的需要,1057年北宋始建校正医书局。可见,校正医书局的建立与韩琦有很大关系。或许正是因他崇尚古典,直言善谏,才可能促成校正医书局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医书校正工作的开展。在《千金要方》后附“校订备急千金要方后序”中亦可见其名。

早在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之前,政府就刻印了一些书籍,如971年影印蒙古刻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987年颁行《神医普救方》1000卷(已佚),992年敕编成《太平圣惠方》100卷,1027年集贤校理晁宗悫、王举正校正《黄帝内经·素问》《难经》《巢氏病源候论》,摹印颁行《铜人针灸图经》,1048年颁行《庆历普救方》,1051年《皇祐简要济众方》等数种。随着刊刻众多医书的需要,1057年北宋始建校正医书局。

宋王应麟《玉海》[44]卷63《天圣校定内经素问》条(164册第26页):“天圣四年(1026)十月十二日乙酉命集贤校理晁宗悫、王举正校订黄帝内经素问、难经、巢氏(元方)病源候论(唐志五十卷),五年四月乙未令国子监摹印颁行。诏学士宋绶撰写病源序。景祐二年(1035)七月庚子命丁度等校正素问。嘉祐二年(1057)八月辛酉,置校正医书局于编修院,命掌禹锡等五人从韩琦之言也。琦言《灵枢》《太素》《甲乙经》《广济千金》《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之类多讹舛,本草编载尚有所亡,于是选官校正。”

嘉祐二年八月,仁宗接受韩琦建议,下诏:“所有《神农本草》《灵枢》《太素》《甲乙经》《素问》之类,及《广济千金》《外台秘要》等方,仍差太常少卿、直集贤院掌禹锡,职方员外郎、秘阁校理林亿,殿中丞、秘阁校理张洞、殿中丞、馆阁校勘苏某(即苏颂)同共校正闻奏。”以上见于《苏魏公文集》(引自《四库全书》)卷65《本草后序》)。

可见,校正医书局的建立与韩琦有很大关系。韩琦其人,《宋史》卷312[45]有传。他生活于1008-1075年,字雉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时进士。任右司谏时,曾一次奏罢宰相、参政四人。康定元年(1040)出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时人称“韩范”。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被任为枢密副使。两年后以范仲淹等罢政,自请出外,知扬州,改知定州、并州。在并州时收回契丹侵占的土地,并加强防御。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二年后出任宰相。经英宗至神宗,执政三朝。神宗即位,出知相州、大名等地。对于王安石变法,他屡次上疏反对,与司马光等同为保守派首脑。著有《安阳集》。或许正是因他崇尚古典,直言善谏,才可能促成校正医书局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医书校正工作的开展。在《千金要方》后附“校订备急千金要方后序”中亦可见其名。

关于校正医书局,程俱(1078-1144)《麟台故事》有记,作者曾在政府修史与藏书机构崇文院担任编修检阅官、著作佐郎等14年。原书是记述中国北宋政府藏书制度的著作,现其残本收入《四部丛刊》中。卷三下记载:“嘉祐二年置校正医书局于编修院,以直集贤院崇文院检讨掌禹锡、秘阁校理林亿、张洞、苏颂,太子中舍陈检,并为校正医书官。”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外台秘要”条下亦云:“凡医书之行于世,皆仁庙朝所定也。按《会要》:嘉祐二年,置校正医书局于编修院,以直集贤院掌禹锡、林亿校理,张洞校勘,苏颂等并为校正。后又命孙奇、高保衡、孙兆同校正。每一书毕,即奏上,亿等皆为之序,下国子监板行,并补注《本草》、修《图经》《千金翼方》《金匮要略》《伤寒论》,悉从摹印。天下皆知学古方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