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代史志书目中仲景《金匮要略》相关医书的记载

历代史志书目中仲景《金匮要略》相关医书的记载

时间:2022-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确切了解历史资料对仲景著作的记载,最可靠的方法是查找目录书籍中的资料。在北宋校正医书局1066年编撰《金匮要略》的宋以前及南宋时期,历代目录书籍记载如下。与“金匮”及仲景相关内容见于兵家及医方书名下注。兵书有金匮之名,医术类有仲景相关记载。上仲景二书出自《郡斋读书志后志》卷第二[37],但原书中将《金匮玉函经》和《金匮玉函要略方》混为一书。医书类载于卷13。此书王洙于馆阁蠹简中得之,曰《金匮玉函要略方》。

要确切了解历史资料对仲景著作的记载,最可靠的方法是查找目录书籍中的资料。在北宋校正医书局1066年编撰《金匮要略》的宋以前及南宋时期,历代目录书籍记载如下。

1.《小品方》

华佗方有十卷

张仲景辨伤寒并方有九卷,而世上有不啻九卷,未测定几卷,今且以目录为正。

张仲景杂方有八卷

黄素方有二十五卷

……上十六件,皆是《秘阁四部书目录》所载录者也。

南北朝陈延之所著《小品方》[29],约成书于424-473年,原书于宋代时亡佚,后由日本著名文献研究者小曾户洋、真柳诚于1984年发现了藏于日本尊经阁文库的古卷子本残卷,大约抄写时代为鎌仓时期(公元1190-1324),残卷为原《小品方》第一卷,包括序文及总目录,以及源于《秘阁四部书目录》的16种医籍,含仲景相关医书。

2.《隋书经籍志》

兵家:太公金匮二十卷

医方:张仲景方十五卷仲景,后汉人。梁有《黄素药方》二十五卷,亡。

医方论七卷 梁有张仲景辨伤寒十卷,疗伤寒身验方、徐文伯辨伤寒各一卷,伤寒总要二卷,支法存申苏方五卷,王叔和论病六卷,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徐叔向、谈道述、徐悦体疗杂病疾源三卷,甘浚之疽部党杂病疾源三卷,府藏要三卷,亡。

张仲景疗妇人方二卷 张仲景

《隋书》十志之一的《隋书经籍志》[30]是贞观十五年(641)至显庆元年(656)由魏征等主持修纂的梁﹑陈﹑齐﹑周﹑隋五朝史志中的一种。主要参考《隋大业正御书目录》和梁阮孝绪的《七录》编成。收录四部经传3127部,36708卷。在注释中附载梁代尚存至隋已佚的图书1064部,12759卷,总计著录四部经传4191部,49467卷。分14类。与“金匮”及仲景相关内容见于兵家及医方书名下注。

3.《日本国见在书目录》

张仲景方九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31]又名《本朝现在书目录》),藤原佐世(828-898)奉敕撰。贞观十七年(875)编撰,辑入书籍1579部,17345卷,约相当于《隋书·经籍志》(36708卷)的一半,《旧唐书·经籍志》(51852卷)的三分之一多。如果考虑到这是在皇室图书馆(冷然院)化为灰烬之后编撰的残存书目,那么其数量应该说是非常惊人的[32]。其中医书目录有166种,第37为医方家,书名后的数字为其卷数。原目录中医书部分未见有“金匮”出现,有两种可能,一是说明这类书籍未传至日本,二是中国当时没有以“金匮”命名的医书。

4.《旧唐书经籍志》

兵书类:太公金匮二卷

医术类:金匮仙药录三卷 京里先生撰

张仲景药方十五卷 王叔和撰

《旧唐书经籍志》[33]是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全书二百卷,内帝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五代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撰。记载了唐朝自高祖武德元年(618)至哀帝天祐四年(907)共290年的历史。兵书有金匮之名,医术类有仲景相关记载。

5.《新唐书艺文志》

兵书类:金匮二卷

五行类:曹士蒍金匮经三卷

医术类:京里先生金匮仙药录三卷

王叔和张仲景药方十五卷

又伤寒卒病论十卷

《新唐书艺文志》[34]为北宋宋祁(998-1061)﹑欧阳修等撰,前后费时17年,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全书完成,由曾公亮进呈。兵书、五行类有金匮之名,医术类有仲景相关记载。

6.《崇文总目辑释》

金匮玉函要略三卷 张仲景

金匮录一卷

五藏论一卷 张仲景

伤寒论十卷 张仲景撰、王叔和编

张仲景口齿论一卷

张仲景脉经一卷

《崇文总目》是11世纪30年代北宋朝廷藏书的总目录,是中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官修目录。反映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的昭文﹑史馆﹑集贤三馆(三馆新修书院称崇文院)及别贮禁中书籍的秘阁四处的藏书。由王尧臣﹑王洙﹑欧阳修等奉宋仁宗赵祯之命编制,景祐元年始至庆历元年(1034-1041)完成。原书已佚。嘉庆中1799年钱侗等又成《崇文总目辑释》本5卷,其中卷7医书类[35]列有上述目录。

7.《遂初堂书目》

仲景伤寒论

金匮要略

《遂初堂书目》是现存最早著录版本的书目,南宋尤袤(1127-1194)辑。袤字延之,自号遂初居士。后人曾为之续辑,凡44类,计经部9类﹑史部18类﹑子部14类﹑集部3类。所收图书,一般仅录其名而不详卷数,亦不详作者姓名。医书类[36]收于子部第44。

8.《郡斋读书志》

金匮玉函经八卷

右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集。设答问杂病形证脉理,参以疗治之方。仁宗朝,王洙得于馆中,用之甚效。合二百六十二方。

仲景伤寒论十卷

右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按《名医录》云:“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以宗族二百余口。建安纪年以来,未及十稔,死者三之二,而伤寒居其七,乃着论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善医者或云:“仲景著《伤寒论》,诚不刊之典,然有大人之病而无婴孺之患,有北方之药而无南方之治,此其所阙者。盖陈蔡以南,不可用柴胡、白虎二汤治伤寒。”其言极有理。

《郡斋读书志》是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目录,南宋晁公武(约1105-1180)撰。晁氏字子止,澶州清丰(今钜鹿)人。祖居汴梁昭德坊,故称昭德先生,撰有《易》《春秋》等诂训传,曾以监本“九经”校蜀石经,撰《石经考异》。在四川荣州为官时得井度之人大量赠书,1151年前后撰成《郡斋读书志》。该书在目录的体系和提要考订方面都有首创之处,对以后出现的一些著名目录如《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经籍考》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原书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重刊衢本20卷(游钧在衢州即今浙江衢县所刊)和7卷袁本(宜春郡守黎安朝重刊,宜春属袁州)两个版本系统,淳祐九年(1249)重刊《郡斋读书志》,由宋宗室子赵希弁代为校正。希弁取衢本多于袁本的内容,编成《读书后志》2卷。上仲景二书出自《郡斋读书志后志》卷第二[37],但原书中将《金匮玉函经》和《金匮玉函要略方》混为一书。

9.《通志•艺文略》

金匮录一卷

张仲景脉经一卷

右脉经

张仲景方十五卷

右方书

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

金匮玉函八卷

金匮玉函要略三卷

金匮录五卷

右病源

张仲景五脏论一卷

右五脏

张仲景伤寒论十卷 王叔和编次

右伤寒

张仲景口齿论一卷

右口齿

张仲景疗妇人方三卷

右妇人

《通志•艺文略》[38]收《通志》卷69,南宋郑樵(1104-1162)撰,成书于绍兴三十一年(1161)。它不同于诸史艺文志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在于不是记一代藏书,一朝著作,而是“记百代之有无”,“广古今而不遗”,详于今而略于古,既记现存的著作,也记历代散佚亡缺的著作,是考据北宋以前历代经学著述的重要参考依据。文中分类详细,有医方类,书目下记“右”为医方中细目。

10.《直斋书录解题》

伤寒论十卷  张机仲景

金匮要略三卷 张仲景撰,王叔和集

《直斋书录解题》[39]为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目录,南宋陈振孙撰,陈氏(1183-1262)字伯玉,号直斋,安吉(今浙江吴安)人。平生好藏书,每至一地都要访书、求书。累积藏书5万余卷,他历20年撰成《直斋书录解题》22卷。医书类载于卷13。

11.《文献通考经籍考》

金匮玉函经八卷

晁氏曰:汉张仲景撰,晋王叔和集。设答问杂病形证脉理,参以疗治之方。仁宗朝,王洙得于馆中,用之甚效。合二百六十二方。

陈氏曰:林亿等校正。此书王洙于馆阁蠹简中得之,曰《金匮玉函要略方》。上卷论伤寒,中论杂病,下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今书以逐方次于证候之下,以便检用。其所论伤寒,文多节略,故但取《杂病》以下,止《服食禁忌》,二十五篇,二百六十二方,而仍其旧名。

仲景伤寒论十卷

晁氏曰:汉张仲景述,晋王叔和撰次。按《名医录》云:“仲景,南阳人,名机,仲景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以宗族二百余口,建安纪年以来,未及十稔,死者三之二,而伤寒居其七,乃著论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二方。”善医者或云:“仲景著《伤寒论》,诚不刊之典。然有大人之病而无婴孺之患;有北方之药,而无南方之治,此其所阙者。盖陈、蔡以南,不可用柴胡、白虎二汤治伤寒。”其言极有理。

陈氏曰:其文辞简古奥雅,又名《伤寒卒病论》,凡一百一十二方。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

《文献通考经籍考》[40]为宋•马端临撰。马氏(1254-1323)字贵与,号竹州。元初史学家、目录学家。宋咸淳九年(1273)中漕试第一。宋亡后,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历22年后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撰成《文献通考》348卷,记述历代典章制度,至治二年(1322)刊行。《文献通考经籍考》是《文献通考》24考中的第19考,共76卷。著录自古迄宋现存图书约5000种,按经、史、子、集4部分类编排。各部及各类之首有大小序,节引汉、隋、唐3代艺文志及宋代4部国史艺文志的大小序。每类列入4部国史艺文志所著录的图书。每条款目均有辑录体提要,辑录各种书目中的评论及其他有关资料,其中主要采用的是宋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等。仲景医书相关在子部医家类。从上文中可知,马端临将《金匮玉函经》与《金匮玉函要略方》混为一谈。

12.《宋史•艺文志》

五行类:金匮经三卷

类事类:金匮二卷

医书类:张仲景脉经一卷

又五藏荣卫论一卷

张仲景伤寒论十卷

五藏论一卷

金匮要略三卷张仲景撰,王叔和集

张仲景疗黄经一卷

又口齿论一卷

金匮玉函八卷王叔和集

金匮录五卷

金匮方三卷

《宋史•艺文志》[30]8卷,元脱脱(1314-1355)等撰。据宋代四部《国史•艺文志》编撰而成,共录宋代藏书9819部,11990卷。按经、史、子、集四部著录,医书载于子部。

其他历代史料中关于仲景著作的记载如下。

仲景著述方式的记载,大约首见于三世纪王叔和《脉经》序:“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之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皇甫谧(215-282)在《针灸甲乙经》序中亦言:“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可施用。”

唐代著名学者贾公彦(生卒年不详,活跃于七世纪中叶)《十三经注疏》“周礼•疾医”疏曰:“张仲景金匮云,神农能尝百药,则炎帝者也。”

李昉(925-996)等编撰的《太平御览》卷722“何颙别传”曰:“仲景之方术,今传于世。《张仲景方》序曰:卫泛好医术,少师仲景,有才识。撰《四逆三部厥经》及《妇人胎藏经》《小儿颅囟方》三卷,皆行于世。”

同书引髙湛《养生论》曰:“王叔和性沉静,好著述。考核遗文,采摭群论,撰成《脉经》十卷,编次《张仲景方论》,编为三十六卷,大行于世。”

宋臣整理的张仲景《伤寒论》自序曰:“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以上记载中除贾公彦之外,未太多记载仲景之《金匮要略》,但“张仲景方”的存在是无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