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面积脑梗伴水肿还能恢复吗

大面积脑梗伴水肿还能恢复吗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轻型及普通型乙脑预后良好,重型乙脑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疾病特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乙脑是动物源性传染病,幼猪是最重要的中间宿主或扩增宿主。经蚊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

1.初期 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分患者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

2.极期 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以上。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天,但多见于3~8天。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炎症(尤其是脑干病变)、缺氧、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低血钠性脑病等病变而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

3.恢复期 为极期过后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重症患者仍留有神志迟钝,少数患者也可软瘫。经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

4.后遗症期 为发病半年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者,以失语、瘫痪和精神失常为最常见。

【西医处方】

处方1 控制高热。

25%安乃近0.04~0.06ml/kg,肌内注射,必要时4~6小时1次;氯丙嗪加异丙嗪各1~1.5mg/kg静脉推注(慢)6小时1次。

处方2 控制惊厥,下列两药同时用:

苯巴比妥钠10mg/kg静脉推注(慢)8小时1次;地西泮(安定)0.2~0.5mg/kg静脉推注(慢)6小时1次。

处方3 抗病毒。

α-干扰素 幼儿:100万U 儿童:200万U 肌内注射,每天1次。(精制干扰素亦可加入10%GS 100~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

利巴韦林(病毒唑)15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

处方4 抗脑水肿,纠正呼吸衰竭。

呋塞米(速尿)1mg/kg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6~8小时1次。

20%甘露醇3~5ml/kg加地塞米松0.5~1mg/kg快速静脉滴注,4~6小时1次。

10%果糖甘油 10ml/kg静脉滴注,12小时1次(与甘露醇交替用)。

处方5 兴奋呼吸、抗脑水肿、抗休克。

纳洛酮0.02~0.04mg/kg静脉推注,4小时1次

东莨胆碱0.01~0.03mg/kg静脉推注,4小时1次

处方6 营养脑细胞

胞磷胆碱 幼儿:0.25g 儿童:0.5g加入10%GS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

说明

(1)抢救乙脑病儿须把“三关”,即降温、止惊和抗脑水肿。要勤吸痰,防止窒息,必要时应做气管切开。

(2)病儿应隔离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内,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用空调、风扇、冰块等降温措施,使室温控制在26~28℃。

(3)急性期病儿宜给予清凉流质或半流质(如西瓜水、绿豆汤、藕粉糊等),昏迷不能吞咽的病儿用鼻饲。

(4)高热、呕吐、惊厥、汗多的病儿给予静脉补液,为防脑水肿,补液量不宜过多,一般为50~80ml/(kg·d),并酌情补充钾盐,注意电解质平衡。

(5)高热除采用室内降温措施外,还可用温水擦浴(水温较病儿体温低2~3℃),35%~50%乙醇擦浴、头部冰帽、冷盐水灌肠等物理降温措施,但要注意避免引起病儿寒战。药物降温可选用安乃近[5~8mg/(kg·次),1次/6~8小时]、阿司匹林等。患儿肛温控制在38.5℃以下即可,若体温不能顺利控制时可用氯丙嗪及异丙嗪各lmg/kg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必要时每4~6小时重复1次,以达到镇静及辅助退热作用。

(6)惊厥要查明原因,因高热引起者给予降温;因脑水肿引起者给予脱水;因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换气不足而使脑细胞缺氧引起者,应吸痰、给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并给予机械呼吸。镇静药苯巴比妥、地西泮、水合氯醛不宜同时应用。

(7)有意识障碍者,需进行口腔、皮肤护理,防继发感染及褥疮发生。有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者,应给予吸痰,吸氧,并应侧卧位作体位引流或臀部提高15°,防吸入性肺炎。

(8)呋塞米(速尿)、甘露醇和地塞米松抗脑水肿作用好,地塞米松宜用较大剂量。三药联用5~6次后,其抗脑水肿作用渐渐衰减,宜加用白蛋白静脉滴注,或与果糖甘油溶液(静脉滴注或口服)交替应用。

(9)传统的中药对乙脑亦有较好疗效,如白虎加桂枝汤、清营汤等,重症者加用石膏、犀角(代)。中成药则有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和至宝丹等。

(10)膦甲酸钠40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和丙种球蛋白400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亦有抗乙脑病毒作用。前者用7~10日,后者用3~5日。

(11)昏迷不能闭眼者,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双眼,或红霉素眼膏涂眼,并用消毒凡士林纱布盖于局部,防暴露性角膜炎。

【中医处方】

处方1 石膏50g,知母18g,粳米6g,桂枝5~9g。

此方为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功效清热通络,调和营卫。主治卫气同病。用于本病热初传里者。表证忌用。

处方2 生石膏24g,生地黄15g,乌犀角(代)6g,川连3g,栀子6g,桔梗3g,黄芩9g,知母12g,赤芍12g,玄参9g,连翘6g,竹叶9g,甘草3g,牡丹皮9g。

此方为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功效清热凉血,泻火解毒。主治温热疫毒,气血两燔证。本方适用于邪在气营,正气未伤者。阴虚者慎用。

处方3 水牛角30g,生地黄、玄参、麦冬、连翘各10g,竹叶心、黄连各3g,丹参6g,银花9g。

此方为清营汤(《温病条辨》)。功效清营解毒,透热养阴。主治热初入营分证。本方适于本病热初入营分证。对气血两燔者不宜使用。

处方4 青蒿6g,炮鳖甲15g,知母6g,生地黄12g,牡丹皮9g。

此方为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功效养阴清热。主治温病后期(恢复期),邪伏阴分证。用于本病后期阴虚火旺者。实证忌用。

处方5 生黄芪120g,归尾6g,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各3g。

此方为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功效补气,活血,通络。主治气虚血瘀。用于本病后期(后遗症期)气虚血瘀,经脉瘀阻者。使用本方需久服缓治。阴虚血热者忌服。

【康复处方】

1.能进食者,给予以碳水化合物(糖类)为主的清淡流质饮食,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时给予鼻饲饮食,频繁惊厥、呼吸衰竭时不宜鼻饲。

2.惊厥时,将患儿头部侧向一边,配合吸痰、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3.恢复期时配合针剂疗法、按摩及轻度的被动功能锻炼。

(1)吞咽的锻炼:摸索患儿张口、闭口、咀嚼、吞咽等规律,采用流质饮食,一口一口地喂入,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坚持锻炼患儿的吞咽功能,不可依赖鼻饲。

(2)肢体功能的锻炼:根据患儿肢体强直的情况,按摩的力量从轻开始,逐渐增强,被动锻炼时用力不可过猛。

(3)智力与语言的锻炼:反复启发诱导,从患儿所熟悉的人或物,简单的发音或词汇开始,锻炼其记忆力及说话能力,并恢复智力。

【点评】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大脑炎。临床以急性起病、高热、嗜睡、意识障碍、惊厥及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重症常伴有呼吸衰竭。治疗主要是降温、止痉、降颅内压。轻型及普通型乙脑预后良好,重型乙脑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