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涤痰通阳,散寒和中法

涤痰通阳,散寒和中法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半夏有毒,不当散服。治疗上采用散寒通阳之法,半夏涤痰开结,桂枝通阳散寒,甘草和中缓急止痛。方名半夏散,其剂型为散剂,若不能服散剂者,亦可作汤剂服用,方名则为半夏汤,合称之即为半夏散及汤。故用《伤寒论》之半夏散及汤治之。以半夏开结降痰,桂枝疏风散寒,甘草和中。

【原文】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313)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释义】

本条叙证简单,仅“咽中痛”一症。以方测证,咽中痛,恶寒,痰多咳吐不利为寒客少阴,经脉不利,痰湿阻络,属于脾肾阳虚,水湿不化,寒痰郁结于咽部所致。

治疗上采用散寒通阳之法,半夏涤痰开结,桂枝通阳散寒,甘草和中缓急止痛。能咽者用散,不能咽者用汤剂。服时少少咽,使药物能持久作用于局部,则脾健肾强,寒散湿化而咽痛自止。

【方义】

本方由半夏、桂枝、甘草组成,方中桂枝散寒通阳,半夏涤痰开结,甘草和中缓急止痛,白饮和服,取其保胃存津,且可防桂枝、半夏辛燥劫阴之弊。方名半夏散,其剂型为散剂,若不能服散剂者,亦可作汤剂服用,方名则为半夏汤,合称之即为半夏散及汤。

从方义分析看,本方配伍中注重脾胃的治疗和顾护胃气,与脾肾阳虚,水湿不化,寒痰郁结于咽部的病机一致。

【历代论述】

程昭寰:半夏散及汤由半夏、桂枝、甘草三药组成。因君以半夏,故冠以方名。因既可作散服,也可以散作汤服,故又名“散及汤方”。方中半夏桂枝之辛以散寒涤痰,甘草缓急止痛。贵在白饮和服,保胃存津。深合《内经》“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之旨。“半夏有毒,不当散服”,示人用之宜慎。(《伤寒心悟·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病例分析】

邓某,女,30岁。1986年6月26日诊。脘中冷涎不时上涌,呕恶,日发10余次,伴见咽燥不适3年,诸药罔效。查面白清瘦,舌苔白润稍厚,脉沉细。诊为少阴寒饮上逆。处以半夏散及汤:半夏30克,桂枝20克,甘草10克。共为散,每用6克,白饮和服,每日3次。2天后,诸症减轻,日仅10余作,惟咽中仍干燥。仍用上方,用量改为:半夏、桂枝、甘草各20克。服如前法。7月1日复诊,咽燥消失,余症甚微,每日仅1~2发。改上方为汤剂:半夏、桂枝、甘草各12克,水煎呷服,遂愈[17]

按语:患者脘中冷涎上逆,咽中不适,脉沉细。此乃寒伏少阴之症。故用《伤寒论》之半夏散及汤治之。以半夏开结降痰,桂枝疏风散寒,甘草和中。3年痼疾,终致获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