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苏时或患者转运期间,气囊-活瓣复苏器是很常用的。气囊-活瓣复苏器又称“加压给氧气囊”、“空气-面罩-气囊-组合(air-mask-bag-unity,AMBU)”,或俗称“手控皮球”。这种装置可以接面罩应用,也可以直接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连接来应用。判断气囊-活瓣装置的功能有4个重要的标准:通气能力(频率和潮气量)、氧的输送浓度(FDO2)、活瓣功能和坚实耐用性。
气囊-活瓣复苏器由自主充气囊、氧贮器和非重复呼吸活瓣所组成。操作者挤压气囊为患者通气。气囊常用硅胶、聚氯乙烯或天然橡胶制作。气囊的容量依生产厂家不同而不同,成人型的容量范围为1.1~2.2L,儿童型的为0.2~0.9L。应用单向活瓣来产生单向流出气流。当气囊充气时吸引气体进入囊内,当捏挤气囊时,引导气囊内流出的气体进入患者呼吸道(图31-2)。
理想的气囊-活瓣通气装置有许多特点。
1.装置必须能够输送适当的潮气量。美国试验和材料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ASTM)推荐的成人型复苏器最小输送潮气量为600ml,儿童型复苏器为70~300ml,婴儿型为20~70ml。然而,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成人复苏器要能够输送潮气量800~1200ml。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当挤压气囊时,并不是气囊内的所有气量都可以输送给患者的。为了输送适当的潮气量,气囊的容积一般应该至少是输送理想潮气量的2倍(即成人型应≥1600ml)。气囊的结构应该是便于操作者能不费力地挤出800~1200ml的气体。
图31-2 气囊-活瓣面罩复苏器
2.在CPR时,复苏器应能够理想地输送85%~100%的高浓度氧。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呼吸暂停患者运输过程中应用复苏器时,理想的应该用低FiO2的氧。因此,复苏器应能够按照需要输送从21%~100%任何理想的氧浓度。
3.复苏器应能够以快速频率来进行通气。这在CPR和患者运输过程中有时是需要的。
4.复苏器应能够自动充气,不需要靠气流来充涨气囊。因此,没有氧气源或不需要补氧时也能够应用。
5.操作者可以感觉到气囊内压力的改变,例如能随患者的气道阻力或肺顺应性的改变而感觉到气囊内压力的改变。
6.复苏器应该有非重复呼吸活瓣和低流量阻力,在流量为50L/min时回压少于5cmH2O。已发现某些复苏器气流通过活瓣的阻力过高。活瓣不应该被高气流所阻挡,活瓣无效腔应尽可能的小,通过活瓣时应该没有向前或向后的漏气。
7.成人复苏器不应该有pop-off活瓣,因为在CPR时经常需要高通气压。对于婴幼儿复苏器和儿童复苏器,应该能用40cmH2O pop-off活瓣,但如果需要高通气压,应该容易关闭pop-off活瓣。对于成人复苏器、儿童和婴儿复苏器,应该能接到压力测量计以监测气道压。
8.复苏器的呼气孔应允许和易于加接肺量计或PEEP活瓣。
9.如果患者自主呼吸,应该关闭呼气活瓣,以便患者从气囊内吸氧而不是吸室内空气。
10.复苏器的患者接头应有标准的15mm内径和22mm外径以便能接面罩或人工气道。
11.复苏器气囊的大小和形状应该可以很容易地用一只手来应用。
12.复苏器应该是单个患者应用的便携式装置并容易清洁和消毒。
13.气囊-活瓣复苏器应能经得起各种不良的情况(例如活瓣内存在呕吐物、高湿度和各种环境的温度),而保持良好功能。
14.气囊-活瓣复苏器应能经得起紧急应用的考验,常规应用期间装置应坚实耐用,不易破损。
已有不少文章对如何评定气囊-活瓣复苏器的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影响气囊-活瓣复苏器的容量输送的各种因素如表31-1所示。
表31-1 应用气囊-活瓣复苏器时影响潮气量输送的因素
至今尚未见有国内学者对各种品牌的气囊-活瓣复苏器输送的潮气量进行过测定。国外已有数个研究显示,应用气囊-活瓣复苏器要输送0.8~1.2L的潮气量是困难的。不少品牌(如Seidelin、Elling、Jesudian、Giffen、Lawrence、Harrison、Hess)的气囊-活瓣复苏器输送的潮气量均达不到美国心脏学会推荐的大于0.8L。这也许是由于操作者不能用一只手维持面罩的适当封闭和打开气道,而同时用另一只手捏气囊挤出适当的容量所致。研究表明,即使将气囊接到人工气道,用一只手捏气囊也不能输送适当的潮气量。在CPR时为了输送适当的潮气量,绝大多数操作者将需要用双手来挤压气囊。应用气囊-活瓣面罩装置需要对操作者进行训练、指导和监督实践。
气囊-活瓣面罩的应用方法:如果对患者进行CPR,而患者没有行气管插管,那么应让患者仰卧,头后仰,以打开气道。操作者一手将面罩与患者口鼻紧密接合,同时将下颌前拉,另一只手挤压气囊。气囊应与氧气连接,氧流量大小与气囊体积及患者年龄有关。在成人氧流量需要10~15L/min,每分钟挤压气囊10~12次,潮气量800ml,吸呼气时比1∶2~1∶1,呼气时面罩不需要离开患者。成功地应用气囊-活瓣面罩可观察到患者胸部上抬。容易发生的问题是活瓣漏气,软腭的活瓣作用使呼气受阻,挤压出的潮气量不足,使患者得不到有效通气。在条件允许时,应由一人固定面罩和打开气道,另一人双手挤压气囊,以提供足够的潮气量。
凡机械通气患者,应床旁常备气囊-活瓣复苏器和合适的气管导管接头,以便一旦发生停电、气源不足或呼吸机故障而患者自主呼吸微弱时,可马上卸下呼吸机,将不带面罩的气囊-活瓣复苏器与气管导管连接,进行手工通气。值得注意的问题是:①挤压的频率不要过快,尽可能让吸气时间少于呼气时间,以避免产生气体陷闭和过高的内源性PEEP。②有些气囊自动充气的功能差,应用过高的氧流量又使气囊内压力过高,加之气囊活瓣的阻力较高,操作者着急,有挤不出气的感觉。此时操作者应镇定,寻找原因。通常减慢挤压气囊的频率,减低氧流量可以奏效。
也有许多因素影响气囊-活瓣复苏器输送的氧浓度(表31-2)。大多数市售气囊-活瓣复苏器能够输送高浓度的氧。
表31-2 影响复苏器输送氧浓度的因素
在气囊-活瓣面罩通气期间,胃充气可以是明显的问题。胃充气随通气压的增高而加重,肺顺应性降低也易发生。当吸气时间从0.5s延长到2.0s时,随着输入肺的容量增加,胃充气可以减轻。
与气囊-活瓣复苏器的非重复呼吸活瓣相关的许多因素也是重要的,活瓣不应该被呕吐物堵塞,活瓣应该坚实耐用,即使复苏器掉到地板上,碰到别的物品或受到撞击均不易损坏,保持性能良好。它应该没有向前或向后漏气,只有极小的流量阻力。
几乎没有关于婴儿或新生儿型气囊-活瓣通气装置的应用研究报道,有一研究发现在新生儿气囊-活瓣通气时输送的容量是不恰当的,经常少于无效腔通气。然而,另一研究发现,婴儿型气囊-活瓣通气输送适当的潮气量。
在应用气囊-活瓣通气装置期间,输送的潮气量和通气压并不是经常监测的,在成人气囊-活瓣通气期间,监测潮气量是有好处的,在婴儿气囊-活瓣通气期间监测通气压也是有益的。
床旁的复苏器可以是细菌污染的来源,应仔细地保持清洁,避免这些装置受污染,发现明显的污染应及时更换,每间隔一段时间以后也应该用无菌的装置来更换。在没有应用复苏器期间,应在患者接口部分盖上帽子来防止污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