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序贯机械通气撤机技术

序贯机械通气撤机技术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种情况下,为解决呼吸肌疲劳及通气功能不良等问题,提早拔管,改用NPPV,减少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防止VAP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的目的。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保持呼吸机管道固定通畅,管道位置低于气管插管口,避免冷凝水逆流。

序贯机械通气是近几年随着无创正压通气(NPPV)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指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未满足拔管和撤机的条件下,提前拔管,改用NPPV,继续解决呼吸肌疲劳及通气功能不良问题,避免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然后逐渐撤机的通气方式。

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有文献报道无创通气有助于长期上机的呼吸衰竭患者脱离有创通气,到目前为止,主要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有4项,研究对象绝大部分都是COPD急性加重插管上机患者,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对COPD急性加重插管上机患者,与单纯有创通气比较,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可明显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缩短住ICU时间,并且有可能降低患者病死率。

【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后,很快会随着潴留的CO2的排除而意识好转,大多会因对插管不耐受而出现人机对抗、烦躁、增加氧耗及加重呼吸肌疲劳,而此时肺部病变尚不允许脱机拔管,则需给患者适度间断镇静甚至肌松。但待到患者肺部痰、喘、血气、血常规充分改善才撤机拔管,又往往会出现呼吸机依赖,脱机困难,出现VAP,使病情反复、加重,致脱机更加困难,使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在ICU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在此种情况下,为解决呼吸肌疲劳及通气功能不良等问题,提早拔管,改用NPPV,减少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防止VAP的发生,从而达到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原理及作用机制】无创机械通气的作用主要在于解除呼吸肌疲劳,但对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由于气道分泌物多,不能起到有效的气道引流,保证有效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又易于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和VAP,造成病情复发,导致上机时间延长和撤机困难。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通过选择合适的有创和无创之间转换的切合点,准确判断早期拔管时机,既可利用有创人工气道的治疗作用(引流气道分泌物、防止误吸、保证有力的呼吸支持),又可利用无创呼吸机的正压通气作用,减少呼吸肌疲劳,改善通气功能,有效地减少VAP,改善患者预后,逐渐有效地撤离呼吸机。

【用物准备】

1.间接喉镜或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

2.有创呼吸机,湿化器中加无菌注射用水或蒸馏水

3.适宜型号的一次性气管插管、胶布、注射器、约束带。

4.多参数监护仪。

5.简易呼吸气囊,负压吸引器等急救物品器材。

6.无创呼吸机,鼻罩或口罩,固定头带。

【操作方法】

1.建立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 经口或经鼻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通气模式通常采用SIMV+PSV或PSV或+低水平PEEP(80%PEEPi),拔管前逐步调节通气参数如机械通气次数、给氧浓度、支持压力水平,转变为以全部或部分自主呼吸的通气模式如适应性支持通气(ASV)、自主通气模式(SPONT)等,使患者的自主呼吸逐步恢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缩唇呼吸锻炼,鼓励咳嗽,排痰。

2.选择合适的拔管时间 对于AECOPD患者,一般选择“肺部感染控制窗(pulmonaryinfectioncontrolwindow,PIC窗)”作为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之间的切换点。即患者建立有创人工气道、有效引流痰液并合理应用抗生素后,在有创通气6~7d时支气管-肺部感染多可得到控制,临床上表现为痰液量减少、黏度变稀、痰色转白、体温下降、白细胞计数降低、X线胸片上支气管-肺部感染影消退,此时可作为拔管时机。出现PIC窗后若不及时拔管,则很有可能随插管时间延长并发VAP出现,致使治疗时间延长。

3.拔除气管插管 拔管宜在上午餐后1h进行。拔管前30min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气囊放气,拔管。为了避免因气囊放气时,滞留于咽部的分泌物误咽,可采用“四步拔管法”。即一清:彻底清理口腔;二吸:吸净气囊上方上呼吸道滞留物;三插:气囊放气前,插入吸痰管至气管插管下方;四放:打开吸引器同时放气囊,边吸边拔气管插管。

4.建立无创正压通气 操作见无创正压通气技术部分。

5.做好再次插管上机准备

【适应证和禁忌证】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RDS患者、外科手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小儿肺透明膜病等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要求患者具备一些基本条件:患者清醒能够合作;血流动力学稳定;不需要气管插管保护(无误吸、严重消化道出血、气道分泌物过多且排痰不畅等情况);无影响使用鼻/面罩的面部创伤;能够耐受鼻/面罩。当不具备这些条件时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就难以实施,此时仍宜行有创通气。

【优点】采用气管插管-鼻面罩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既可发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能在短时间内改善通气、引流痰液、改善患者病情的优点,又可在拔管改用面罩通气后,充分发挥面罩机械通气的优点,避免或减少有创通气并发症,顺利完成撤机,从而缩短插管时间,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预防呼吸机依赖,缩短患者入住ICU病房的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减轻气管插管期间医护人员繁重的护理工作量,减少治疗费用。

【护理】

1.有创机械通气的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的变化,观察自主呼吸是否与呼吸机同步,有无人机对抗等。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保持呼吸机管道固定通畅,管道位置低于气管插管口,避免冷凝水逆流。及时观察和处理各种报警,并做好详细记录。

(2)人工气道管理:妥善固定气管插管;保持适宜的气囊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湿化应达到痰液稀薄,便于咳出或吸出。调节湿化液温度在35℃左右,及时吸痰,以患者咳嗽、听诊肺部有痰鸣音或呼吸机管系压力升高为吸痰时机,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气道损伤。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即吸痰前嘱患者深呼吸,屏气几秒钟后用力咳嗽,利用腹压将痰送至口腔,为拔管后患者能自己有效地咳嗽做准备。

(3)加强呼吸功能锻炼:上机期间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锻炼。具体方法为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双腿弯曲,一手置于胸部,一手置于腹部,嘱其深吸气,吸气时腹部鼓起,胸部尽量不动;呼气时,双唇缩拢成鱼口状,将气呼出。每天锻炼2~3次,每次5~10min,视患者情况延长锻炼时间至每次15~30min。配合进行间断脱机训练,每天2~3次,每次30min至1h,避免患者产生呼吸机依赖,增强脱机信心。

(4)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给予患者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鼻饲前仔细检查胃管位置,少量多次进行,防止胃潴留;鼻饲后30min内避免翻身、吸痰等操作,防止反流和误吸。接触患者前后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各种呼吸治疗器具严格消毒,避免污染。及时准确留取痰标本,遵医嘱按时应用抗生素。

2.拔管时护理

(1)向患者讲明拔管的目的和必要性,说明拔管时护士会在一旁守候,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2)做好现场急救的准备:准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做好重新气管插管准备,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记录。

(3)正确拔管:拔管前充分湿化气道,叩背排痰,采用“四步拔管法”,避免口咽部分泌物逆流入气道。

3.拔管后护理

(1)给予吸氧2~3L/min,观察患者神志、呼吸、心率(律)、血氧饱和度、皮肤的变化,鼓励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有效咳痰。

(2)给予NPPV,护理详见无创正压通气部分。

(朱顺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