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症状的舍格伦综合征

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症状的舍格伦综合征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d前复查发现血小板减少至8×109/L伴贫血为明确诊断入院。骨盆正位片未见骨质破坏征象。患者以三系减少入院,以血小板减少为主,伴白细胞减少及轻度贫血。95%患者有γ-球蛋白增高,多数为多克隆性。少数患者尿中KAP及LAM可增高。本患骨髓组织中浆细胞明显增生,部分细胞分化较差有核仁,目前尚无单克隆Ig出现,但须警惕定期随诊,注意病情发展。

1.病历摘要

马××,女性,69岁。

因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6年,于2007年10月住院。

6年前偶查血象发现血小板减少,当时骨穿粒系0.465,红系0.195,巨核细胞6个,浆细胞0.025,血象:WBC 3×109/L,Hb 126g/L,PLT 68×109/L,因无特殊症状未行治疗。20d前复查发现血小板减少至8×109/L伴贫血为明确诊断入院。患病以来无出血、无发热、无骨及关节疼痛,既往原发性血压30年,半年前患有“脑血栓”,肢体活动(右)已基本恢复。检查皮肤散在少量出血点。血压150/90mmHg,心肺无异征,腹软肝脾未及,表浅淋巴结无压痛。化验:血WBC 3.36×109/L,Hb 92g/L,PLT(33~13.2)×109/L,血细胞比容0.016;血小板抗体:PAIgG 343.4ng/107 PL,PAIgM 40ng/107 PL,PAIgA 91.2ng/107 PL。尿蛋白(±),肝、肾功正常。血球蛋白44g/L,免疫球蛋白:IgG 21g/L(升高),IgA 2.13g/L,IgM 0.65g/L,血浆蛋白电泳γ-G 29.6%(升高),未见M带,免疫固定电泳:单克隆Ig阴性。血红细胞细胞0.80,0.83.白细胞0.97,0.82。曾做骨髓检查2次,骨髓象增生低下,M系0.38,E系0.13,无形态异常,淋巴0.42,浆细胞0.05,全片未见巨核细胞。骨髓活检结果:增生活跃,脂肪细胞增多,脂肪细胞间成熟浆细胞呈散在或团块状增生,细胞多型性,核位偏心,核膜厚,异染质粗粒状,少数有核仁。间质中残留少量粒、红系细胞,巨核细胞易见,少量纤维组织增生,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病变。其他辅助检查:腹B超无异常,ECG示IRBBB,胸片无异征。颅骨正侧位片:在颅骨内见数个小结节状低密度影,边界清晰。骨盆正位片未见骨质破坏征象。2007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检查:胸椎及腰椎正侧位片显示骨质增生及骨质疏松,未见其他异征;颅骨片会诊否定了骨质破坏;99mTc-MDP全身骨骼显影未见明显异常;腹CT显示肝及左肾盂内结石,肝脏内有巨大致密影(随诊),血浆蛋白电泳:γ-G 31.1%(升高),Alb 47.6%(下降),血KAP 19g/L(升高),LAM 15.4g/L(升高),尿LAM 51.7mg/L(升高),血免疫固定电泳未见M蛋白。原骨髓片会诊不支持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活检片会诊支持浆细胞骨髓瘤。经综合判断否定了“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经风湿科继续检查:ANA(IgG型)1∶640(H.S),ds-DNA阴性(-),SSA 1∶4阳性(+),抗RNP 73.33kD(+),追问患者有眼痒、无泪、眼摩擦感及口干1年余,但症状不明显,无四肢关节疼痛及肿胀,无其他系统性症状。体检皮肤有出血性紫癜,有龋齿及义齿。双侧腮腺及颌下腺肿大,各导管口分泌物少,口底涎液池存在,面颊有小糜烂面。涎液流率0.03ml/min(下降),腮腺造影:末梢导管少量斑点状扩张,排空完全。眼科检查:角膜染色阴性(-),Schirmer试验:5mm/5min(双),BUT 5~6s(<10s为阳性)符合双眼干燥症。最后诊断为“舍格伦综合征”,目前服用美卓尔20mg/d,帕夫林1.8克/d,骨化三醇及福善美(阿伦膦酸钠)等治疗,门诊随诊中。

2.讨论

(1)本患者在我院住院期间未能确诊,主要在诊断上出现误区。患者以三系减少入院,以血小板减少为主,伴白细胞减少及轻度贫血。住院后由于骨髓象、骨髓活检及其他一些检查结果的导向,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上一直考虑血液系疾病,曾考虑以下疾病:

①再生障碍性贫血:三系减少,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细胞缺如,淋巴及浆细胞增多,且NAP活性增加,符合AA,但骨髓活检不支持。

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从无血红蛋白尿发作,贫血较轻,酸溶血试验阴性(-),本可排除本病,但红细胞细胞减少对不发作性PNH及AA-PNH综合征尚待进一步检查排除。

③多发性骨髓瘤(MM):BM活检结果支持MM诊断,颅骨拍片又发现数个小结节状低密度影曾疑及此病,但多部位骨拍片及骨ECT扫描均未发现溶骨性损害,2次骨髓检查未发现骨髓瘤细胞,虽有高球蛋白血症但未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综合判断不符合MM的诊断。

(2)本患随后检查结果发现:ANA 1∶640阳性(+),SSA阳性(+),有干眼症及涎液分泌减少的症状及客观指标,双腮腺及颌下腺肿大,腮腺造影末梢导管少量斑点状扩张,结合患者有高球蛋白血症(γ-球蛋白31.1%,IgG 305g/L),血象有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贫血,符合2000年修订的SS国际诊断标准。

从本患者的诊断过程应该吸取的教训有:

(1)对有高球蛋白血症(多克隆性)的患者应多方找寻原因,其中自身免疫病是引起球蛋白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及时排查以防漏诊。

(2)患者BM象中浆细胞偏高(一次达5%),活检BM中成熟浆细胞散在及团块状增生,应考虑到反应性浆细胞增多,因此对可引起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的原因也应一一排查,ANA作为筛选试验应及时检查。

(3)询问病史应全面、仔细:本患者经追问有眼涩、干及口干症状1年余,虽症状较轻,如仔细追问可获线索深入追查,可望及时诊断。

(4)舍格伦综合征(SS)系全身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本病常继发于其他一些AID(如SLE、RA、SSc等),本患者当属于原发性。SS的T及B淋巴细胞均存在明显分化、成熟及功能异常。95%患者有γ-球蛋白增高,多数为多克隆性。少数患者尿中KAP及LAM可增高。SS的自身抗体除ANA外,经常可出现抗SSA、SSB抗体,具诊断价值。RA及抗RNP抗体也常呈阳性。

SS的基本病理是淋巴细胞增生及浸润,如腺体外脏器组织淋巴增生可形成“肿瘤样”扩散、聚集,可形成“假性淋巴瘤”,如淋巴组织增生进一步发展成为单克隆B细胞肿瘤,可出现恶性淋巴瘤,该类恶性淋巴瘤往往属于分化高度不良的B细胞增生,有时以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的形式表现。本患骨髓组织中浆细胞明显增生,部分细胞分化较差有核仁,目前尚无单克隆Ig出现,但须警惕定期随诊,注意病情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