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功能性与器质性收缩杂音的鉴别

功能性与器质性收缩杂音的鉴别

时间:2023-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脏期前收缩可分为室上性和室性期前收缩两大类。室性期前收缩在正常人和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均可见到。大量证据表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单纯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存活率与无室性期前收缩的正常人并无差异,其猝死的风险也不增加。一般说来,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大多数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理背景,但也有一些人临床上并无明显心脏病证据,且长期观察良好。

心脏期前收缩(早搏)属于心律失常中的一种类型。它只是一种症状,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若频发出现,不要惊慌,可先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分清期前收缩的类型,再决定是否要治疗。心脏期前收缩可分为室上性和室性期前收缩两大类。

室上性期前收缩可见于正常人,体内因素(如发热、情绪激动)或体外因素(如饮酒、吸烟等)均可诱发室上性期前收缩。心源性因素中常见的有二尖瓣病变、心肌炎、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及洋地黄药物中毒等。

室上性期前收缩的处理应针对上述病因和诱因,一般无需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若成为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颤等触发因素时,则应予以重视并积极治疗。此时除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外,还应治疗引起期前收缩的基本病因,如二尖瓣狭窄、心功能不全等。

室性期前收缩在正常人和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均可见到。大量证据表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单纯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存活率与无室性期前收缩的正常人并无差异,其猝死的风险也不增加。对于这些患者,宜搜寻诱因并努力消除,一般不主张用强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因为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风险可能大于药物的疗效。若室早引起严重心悸或胸部不适,应考虑使用毒性作用较小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对于复杂的室性期前收缩,临床医生应根据室性期前收缩的特征、有无器质性心脏疾病、心功能状态及全身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再决定治疗措施。一般说来,复杂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大多数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理背景,但也有一些人临床上并无明显心脏病证据,且长期观察良好。严重器质性心脏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的恢复期、心肌病及慢性心力衰竭等患者出现的室性期前收缩,病情越严重,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机会也越多,其治疗的必要性也越大。此外,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室性期前收缩和全身状况以及药物作用之间的关系,谨慎用药,严密随访,以保证室性期前收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