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纤维蛋白原含量偏高怎么回事

纤维蛋白原含量偏高怎么回事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Becker型:亦称为良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起病缓慢,预后较好。2.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各年龄均可发病,但以10~30岁较常见。3.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成年人中最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症。4.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 甚少见。5.眼肌型营养不良症 少见。

【流行病学】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是一种原发性肌肉变性病,大多起病于儿童、青少年期。与遗传因素有关,该病有明显的家族史,其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为2.56∶1。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是遗传异常。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是由于X染色体的短臂上XP21-XP223序列的基因缺陷,肌细胞膜下蛋白dystrophin生成障碍引起。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由Rc8DNA XP21-XP223和L1.28DNA序列之间的基因异常引起。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肌营养不良症的发生是由于遗传缺陷引起肌细胞膜形态结构异常,肌膜通透性及转运功能改变,引起钙离子在细胞内沉积,细胞内酶的大量外溢,线粒体氧化异常,变迁,肌纤维溶解等而致病。

【病理变化】 肉眼可见受累骨骼肌变薄、质软而脆、色泽较正常的苍白。光镜下早期可见灶性坏死、肌纤维粗细不均,病变肌纤维分布于正常肌纤维之间,呈散在的蛀虫样变。肌纤维内横膜消失、空泡形成或淀粉样变性、肌细胞呈链状排列并往中央移动。肌质网溶解断裂,呈碱性。晚期病人肌纤维普遍萎缩,残留肌纤维间有大量脂肪细胞和结缔组织填补。电镜下肌细胞膜有锯齿改变,最早有肌节内Z线模糊,同一肌原纤维的相邻几个明带受侵,明带间的间带基本正常,继而一条肌原纤维受累,病变继续发展则为大片肌原纤维溶解,继发神经纤维脱髓的改变。心肌也可有类似的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本组疾病根据临床的主要特征、起病年龄、肌无力的分布及病程,可分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眼肌型营养不良症。

1.假肥大型

(1)Duchenne型:也称严重性假肥大型营养不良症,几乎仅见于男孩,母亲若为基因携带者,50%的男性子代发病,常起病于2~8岁,初期感走路苯拙,易跌倒,不能奔跑及登楼,站立时脊髓前凸,腹部挺出,两足撇开,步行缓慢摇摆,呈特殊的“鸭步”步态,当由仰卧起立时非常困难,须先翻身俯卧,再双手攀缘两膝,逐渐向上支撑起立(Gower征)。随后病情发展,两臂不能上举,成翼状肩胛,最后肋间肌和面肌亦可无力。某些受累肌肉由于肌纤维被结缔组织和脂肪所替代而变得肥大坚实,多见于腓肠肌,亦可见于肢近端肌肉、股四头肌及臂肌。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无感觉障碍。后期常由肌萎缩而致肌腱挛缩和关节强硬畸形,不少患儿尚伴有心肌病变,心电图可有P-R间期延长、Q波加深等异常。部分患儿智力低下。血清CPK明显增高,本病预后差,大多数病人在25~30岁前因呼吸道感染、心力衰竭或慢性消耗而死亡

(2)Becker型:亦称为良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起病缓慢,预后较好。常在5~25岁起病。首先影响骨盆带肌肉,以后累及肩胛带肌肉,并伴有肌肉的假性肥大,病人多数在起病后15~20年才不能行走,在晚期有的也发生肢体挛缩和骨骼畸形。累及心脏者少见。预后较好,其血清CPK升高不如Duchenne型显著。

2.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 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各年龄均可发病,但以10~30岁较常见。性别无明显差别。常先影响骨盆带或肩胛带的肌肉而致上楼困难或举臂不能过肩。肢体肌无力和萎缩在初起病时常不对称。进展较慢,肌无力始自肩胛者可能需经多年才影响下肢。以下肢无力开始的病人则大多在10年内已影响上肢。少数病人可有腓肠肌假性肥大。心电图异常者也不常见。通常至中年时运动功能已有严重障碍。

3.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 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别无差异。为成年人中最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症。通常在青春期起病,首先影响面部和肩胛带的肌肉。表现为睡眠时闭眼不紧,吹气无力,苦笑面容。随疾病发展可出现颈肌、肩胛带肌、肱肌萎缩、无力。典型病变者表现为眼裂增大、兔眼,皱额蹙眉、吹口哨及鼓气不能,酷似两侧周围面瘫;唇皮肥厚而略翘;两侧胸锁乳突肌萎缩,锁骨水平、肩胛带肌肉萎缩,上臂肌萎缩,两侧肩峰隆突明显,整个肩胛部酷似“衣架”;前臂肌正常。病情进展缓慢,躯干和骨盆带肌很晚才累及;肢体远端肌肉极少萎缩,偶伴腓肠肌肥大。多不影响寿命。影响心脏者甚少见。

4.远端型肌营养不良症 甚少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通常在40~60岁起病,首先影响手部小肌肉、胫前肌和腓肠肌。表现为进行性远端小肌肉萎缩,逐步向近端发展,发展缓慢,不影响寿命。

5.眼肌型营养不良症 少见。部分病人呈染色体显性遗传,起病年龄不一,以30~40岁起病,多数患者双侧受累,眼睑下垂常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眼睑下垂,复视,瞳孔大小正常。病情发展缓慢,部分病人出现头部、咽喉部、颈部和(或)肢体肌肉无力和萎缩。

【辅助检查】

1.血清酶测定

(1)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CPK增高是诊断本病重要而敏感的指标,可在出生后或出现临床症状前已增高,当病程迁延时活力逐渐下降。亦可用于检查基因携带者,阳性率为60%~80%。诊断困难时可皮下或静脉注射泼尼松龙1mg/kg体重,4~6h后患者血清CPK可显著升高。

(2)血清肌红蛋白(MB):在本病早期及基因携带者中也多显著增高。

(3)血清丙酮酸酶(PK):也很敏感,但正常人血清PK值随年龄增长而减低。

(4)其他酶:如醛缩酶(ADL)、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等也可增高,但均非肌病的特异改变,亦不敏感,但在神经源性肌萎缩中,无假阳性现象,故能与CPK和MB的测定起相辅相成作用。

2.尿检查 尿肌酸排出增多,肌酐减少。

3.肌电图 可见插入电位延长,肌松弛时出现自发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的平均波幅和平均时限均较正常低,也可见短棘波多相电位,强收缩时可见病理干扰相,峰值电压<1000μ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4.肌活检 可见肌纤维粗细不等、变性坏死以及结缔组织增生和脂肪浸润。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肌活检标本免疫组化染色可见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Dys)大量缺失,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诊断】 根据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的病程,肌萎缩及无力呈选择性的肢体近端型的特殊分布,四肢腱反射低或消失,无感觉障碍,结合血清酶谱及肌电图变化,不难诊断。

【鉴别诊断】

1.运动神经元疾病 起病于中年,肌萎缩始于肢体远端,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出现。

2.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 感染起病,瘫痪常不对称,无感觉障碍。

3.多发性神经炎 肢体远端肌肉瘫痪,同时有感觉障碍。

4.多发性肌炎 无家族史,病情进展缓慢。血清肌酶正常或轻度升高,肌肉病理改变符合肌炎的表现,而且皮质类固醇的治疗效果较好。

【治疗】 目前无有效治疗措施。

1.一般处理 尽量维持正常活动,适当体力锻炼,被动运动和按摩,高蛋白饮食。有助于改善肢体功能,延缓残废时间。卧床不起者应注意防止压疮、继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2.药物治疗

(1)加兰他敏:2.5mg,肌内注射,1~2/d。有效症状在第3~4周缓解。1个月为1个疗程,可间断反复使用。

(2)肌生针:400~800mg,肌内注射,1~2/d,1个月为1个疗程。

(3)别嘌醇:50~100mg,口服,3/d,3个月为1个疗程,主要副作用恶心、食欲减退。

(4)胰岛素葡萄糖治疗:皮下注射正规胰岛素,第1周每天4U,第2周每天8U,第3周每天12U,第4周每天16U。每天清晨注射胰岛素后1h内口服葡萄糖50~100g。有效者可间隔2~3个月后重复治疗1个疗程。

(5)其他:维生素E 50mg,3/d;肌苷0.1g,3/d。三磷酸腺苷20mg,三磷酸尿嘧啶核苷20mg,辅酶Q105mg,间歇交替注射,1/d。中药阿胶、虎潜健步丸等。

3.辅助治疗 理疗、体疗等支持疗法以及支架、手术纠正畸形等可做辅助治疗。体外反搏疗法有报道疗效显著者。

4.其他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已有试做干细胞移植、皮质固醇类激素和基因治疗等,效果不确定。

【预后】 该病至今尚无确切有效的疗法,多数不影响其寿命,晚期患者可因严重肌肉萎缩而出现肢体挛缩和畸形。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病情重,预后差,大多数患儿在20岁前死于呼吸道感染或心力衰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