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型抗原抗体表怎么看

血型抗原抗体表怎么看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某些病原微生物与人体组织之间存在的异嗜性抗原是引起免疫性疾病的原因之一。1.隐蔽的自身抗原 正常情况下与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相隔绝的自身组织成分称为隐蔽的自身抗原。如有的患者服用甲基多巴类药物后,可使红细胞抗原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自身溶血性贫血。肿瘤抗原是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此类抗原可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产生免疫应答。目前AFP检测已广泛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普查。

(一)异种抗原

1.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和螺旋体等均为良好的抗原。它们虽然结构简单,但其化学组成相当复杂,具有多种抗原成分,如某些细菌具有菌体抗原、荚膜抗原、鞭毛抗原及菌毛抗原等。

2.细菌的外毒素和类毒素 某些细菌在生长代谢过程中,能产生一些毒性物质释放到菌体外,称为外毒素。外毒素多为蛋白质,有很强的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外毒素经0.4%甲醛处理后,可失去毒性而仍然保留抗原性,称为类毒素。类毒素用于人工自动免疫,可预防由外毒素引起的疾病。常用的类毒素有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等。

3.动物免疫血清 临床上用于防治某些疾病的抗毒素,通常是用类毒素免疫动物后(一般是马)获得的。这种动物免疫血清对人体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抗体,可以中和细菌外毒素,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异种蛋白,具有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超敏反应。因此,使用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之前,必须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二)同种异型抗原

由于遗传基因的差异,在同一种属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抗原成分,称为同种异型抗原。

1.血型抗原 指存在于红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如人类的ABO血型和Rh血型抗原等。若ABO血型不合的个体间相互输血,可引起严重输血反应;如母亲血型为Rh阴性,胎儿血型为Rh阳性,且为第二次妊娠时可引起流产或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链接

Rh血型抗原简介 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称的头两个字母。兰德斯坦纳等科学家在1940年做动物实验时,发现恒河猴和多数人体内的红细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质,故而命名的。凡是人体血液红细胞上有Rh抗原(又称D抗原)的,称为Rh阳性。Rh阳性血型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约占99.7%,个别少数民族约为90%。在国外的一些民族中,Rh阳性血型的人约为85%,其中在欧美白种人中,Rh阴性血型人约占15%。

2.组织相容性抗原 因首先在外周血白细胞表面发现,故又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antigen,HLA)。HLA是最复杂的同种异型抗原,存在于白细胞、血小板和一切有核细胞表面。除同卵双生外,不同个体的HLA不全相同,因此进行器官移植时可引起排斥反应。

(三)异嗜性抗原

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某些病原微生物与人体组织之间存在的异嗜性抗原是引起免疫性疾病的原因之一。如溶血性链球菌与人的肾小球基底膜心肌组织有异嗜性抗原存在,因此感染该菌可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或风湿性心肌炎;大肠埃希菌O14的细胞壁脂多糖与人的结肠黏膜有异嗜性抗原,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

(四)自身抗原

1.隐蔽的自身抗原 正常情况下与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相隔绝的自身组织成分称为隐蔽的自身抗原。当外伤、感染或手术不慎等原因,使其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自身抗原,则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球蛋白释放引起变态反应性甲状腺炎(即桥本甲状腺炎),眼葡萄膜色素蛋白释放引起交感性眼炎,精子抗原释放引起男性免疫性不育等。

2.修饰的自身抗原 正常情况下,自身组织成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当受到多种因素如病原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或化学药物等的作用,使自身组织成分及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形成新的抗原决定簇或暴露出内部的决定簇,即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严重时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有的患者服用甲基多巴类药物后,可使红细胞抗原发生改变,从而引起自身溶血性贫血。

(五)肿瘤抗原

肿瘤抗原是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主要包括肿瘤特异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

1.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 是指仅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表面的新抗原。此类抗原可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产生免疫应答。目前应用单克隆抗体已在人类黑色素瘤、结肠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表面检测到此类抗原。

2.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 是指非肿瘤细胞所特有、正常细胞表面也存在的抗原,只是在细胞癌变过程中其含量明显增多。主要包括两类:①与肿瘤相关的病毒抗原,如鼻咽癌与EB病毒有关,宫颈癌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有关,在患者血清中能检测到较高滴度的相关病毒抗体。②肿瘤胚胎性抗原,指在胚胎发育阶段产生的正常成分,出生后大多消失或含量极微,当细胞癌变时可重新大量生成。如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出现高滴度的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目前AFP检测已广泛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普查。

(六)超抗原

超抗原(supper antigen,SAg)是一类主要由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组成的,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即可多克隆激活大量T细胞或B细胞,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以及A族溶血性链球菌致热外毒素等均可作为SAg,激活大量T细胞释放IL-2、TNF等细胞因子,产生生物学效应,引起毒素性休克等严重临床症状。

(七)其他抗原

除上述抗原外还有许多与医学有关的抗原,如植物花粉、药物等,可作为变应原引起超敏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