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酸中毒诊断思路

酸中毒诊断思路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肾小管酸中毒为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盐障碍和(或)远端肾小管排氢功能障碍,而导致持续性代谢性酸中毒。诊断困难时做酸、碱负荷试验,阳性则诊断RTA-Ⅰ,明确诊断后还应进一步区分是原发或继发性。若患儿的尿液pH值有时在严重酸中毒时低于5.5,酸负荷试验阴性更应考虑RTA-Ⅱ。

肾小管酸中毒(RTA)为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碳酸氢盐障碍和(或)远端肾小管排氢功能障碍,而导致持续性代谢性酸中毒。

【诊断依据】

1.病史 对可疑患儿应注意有无家族遗传史、药物中毒史、毒物接触史、既往类似病史。

2.临床表现

(1)慢性代谢性酸中毒表现,如生长发育迟缓、软弱、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呼吸深而快等。

(2)尿路症状,有尿浓缩不良致使多尿、烦渴、夜尿及脱水。

(3)低钾血症表现,如肌肉无力,肌肉瘫痪,腹胀,便秘等。

(4)佝偻病的骨骼改变,如骨软化、下肢膝外翻、膝内翻等。

3.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尿比重低,pH值偏碱或相对增高。此外还应该检查尿糖、氨基酸、尿钙、尿可滴定酸、尿铵以助分型。

(2)血生化检查:高血氯、低钙、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血钾、钠、钙、磷降低,RTA-Ⅳ有高钾血症。

(3)X线检查:骨密度降低和佝偻病表现,腹部平片见肾结石或肾钙化。

(4)酸负荷试验、碱负荷试验:RTA-Ⅰ为阳性,RIA-Ⅱ酸负荷试验阴性。

【诊断中的临床思维】

1.远端RTA(RTA-Ⅰ) 对生长发育落后为主诉的患儿,如果存在顽固性佝偻病,经常出现烦渴,多尿及脱水等明显上述症状,应首先结合血气或二氧化碳结合力明确是否存在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如有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再检测尿液pH值,碱性尿说明有RTA,然后结合患儿肾钙化、肾结石和严重骨骼损害,血液为严重酸中毒时,尿液pH值仍不低于6,诊断应考虑RTA-Ⅰ。诊断困难时做酸、碱负荷试验,阳性则诊断RTA-Ⅰ,明确诊断后还应进一步区分是原发或继发性。如婴儿期后发病,有家族史且不存在全身肾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则应考虑原发性RTA-Ⅰ。

2.近端RTA(RTA-Ⅱ) 该类患儿临床表现较RTA-Ⅰ为轻,突出的表现为生长发育落后,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可有低钾表现,但多数无严重骨骼损害,尿HCO3高于正常时,应考虑RTA-Ⅱ。若患儿的尿液pH值有时在严重酸中毒时低于5.5,酸负荷试验阴性更应考虑RTA-Ⅱ。HCO3排出率在RTA-Ⅱ型>15%,RTA-Ⅰ型<5%。其原发性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亦可为性联隐性遗传,多见于男性,也有部分散发病例。继发性者可继发于重金属盐中毒、过期四环素中毒、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球蛋白血症、半乳糖血症、肝豆状核变性、肾淀粉样变性、髓质囊性变等。

3.混合型(RTA-Ⅲ) 患儿兼有前两型的临床表现,其远端肾小管的酸化功能障碍较Ⅰ型为重,尿中漏出HCO3多达滤过量的5%~10%。,酸中毒程度较Ⅰ及Ⅱ型重者应考虑RTA-Ⅲ型。

4.伴有高钾血症(RTA-Ⅳ) 患儿生长发育缓慢,明显高氯性酸中毒和高钾血症(>5.5mmol/L),排铵能力低,碱性尿时尿PCO2正常,但尿酸化功能正常,尿液pH可低于5.5,应诊断RTA-Ⅳ型。

【治疗】

1.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2.氢氯噻嗪可提高碳酸氢盐的肾阈值,1~2mg/(kg·d),与碱剂合用,有利于加强碱剂的疗效,酸中毒纠正后停用。

3.Ⅳ型RTA,如系缺乏盐皮质激素所致,则给与替代疗法,如系肾小管对盐皮质激素反应性低下则用碱性药物和利尿药。

4.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血气、血电解质。

【治疗中的临床思维】

1.原发性RTA-Ⅰ型,如能早期发现坚持长期治疗,防止肾钙化的形成,防止骨骼畸形,预后良好,甚至可达到正常的生长发育水平;但如果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导致骨骼畸形和肾钙化,后果严重。

2.原发性RTA-Ⅱ型常为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但因诊断治疗不及时可因酸中毒、低钾血症死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