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在人体体表,纵贯全身。上肢内侧是手三阴经,其排列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阴经属于脏而络于腑,阳经属于腑而络于脏,一阴一阳,表里相合。十二经脉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则相互为用。十二经脉中的气血是循环流注的,承受中焦化生的气血后由手太阴肺经开始逐经相传,至足厥阴肝经,再由足厥阴肝经传回手太阴肺经。
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在人体体表,纵贯全身。四肢部:以人体自然直立,两手下垂,掌心向内的姿势,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均分为前、中(侧)、后三个区域。上肢内侧是手三阴经,其排列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下肢内侧是足三阴经,其排列为:内踝上8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在躯干部:足阳明经行于身体之前,足少阳经行于身体侧部,足太阳经行于身体之后。
十二经脉各有相属络的脏腑和表里属络关系。其中阴经属于脏而络于腑,阳经属于腑而络于脏,一阴一阳,表里相合。例如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肺与大肠表里相合,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则表里属络。十二经脉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病变时相互影响,治疗时则相互为用。
十二经脉按手足阴阳分为四组,总的循行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部行走至手部,手三阳经从手部行走至头面部,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行走至足部,足三阴经从足部行走至腹(胸)部(图2-2)。
十二经脉中的气血是循环流注的,承受中焦化生的气血后由手太阴肺经开始逐经相传,至足厥阴肝经,再由足厥阴肝经传回手太阴肺经。这样首尾相贯,一体相连,如环无端,构成了经脉的气血循环系统(图2-3)。
图2-2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规律
图2-3 经脉的流注与衔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