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尿道冷切术后尿道再狭窄

尿道冷切术后尿道再狭窄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其病因病理复杂,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20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冷切技术治疗尿道狭窄,现在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但复发率较高,远期疗效欠佳,有学者报道尿道狭窄冷切开术后尿道再狭窄的发生率5年以上为68%。重复的冷切开术,3年和4年的复发率分别是27%和44.8%。1.尿道狭窄行冷切开术后再狭窄者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2.术前应进行充分的尿道准备,保持尿道外口清洁。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其病因病理复杂,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20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冷切技术治疗尿道狭窄,现在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利用腔内技术处理尿道狭窄具有在直视下进行、损伤小、恢复快、病人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安全有效、近期疗效满意等特点适应于各型尿道狭窄。但复发率较高,远期疗效欠佳,有学者报道尿道狭窄冷切开术后尿道再狭窄的发生率5年以上为68%。重复的冷切开术,3年和4年的复发率分别是27%和44.8%。

【原因】

1.尿道内切开术后尿道感染,狭窄段>2cm,或尿道冷切术后留置尿管超过3d,其术后复发率较高。

2.术后留置尿管过粗(>F20号),时间过长(>4周)。

3.冷切仅仅切开瘢痕组织表层,未行瘢痕全层切开或已切开的瘢痕组织未加清除。

4.狭窄段过长(>3cm)、单纯切开12、6点钟处,而不是呈放射状切开,冷切后未加电切。

5.术中未切开尿道,而将假道切开。

6.术后尿道扩张时间不够。一般术后拔除尿管后每周扩张1次,连续6次为佳。

7.术中视野不清,误切破尿道,甚至切开直肠壁引致尿外渗或粪瘘者。

8.假道与正道之间的组织未切除,未扩大尿道内腔。

9.内切开手术中,因视野不清损伤正常尿道黏膜且面积较大者。

【临床表现】

1.冷切开术后2~6个月出现排尿困难、尿线逐渐变细。

2.尿道造影:可显示狭窄段的解剖部位及长度。

3.尿道镜检查:可见尿道有明显狭窄、瘢痕组织及狭窄环,个别患者F3号输尿管导管不能通过。

4.F12、F10、F8号扩张器不能进入膀胱内,甚至F3号输尿管导管也无法插入膀胱。患者小腹胀痛不适,排尿费力,膀胱区膨隆。个别病人伴有畏寒、发热。

5.前尿道狭窄者腹部可触及索状或条状硬物,有轻度触压痛。

【治疗】

1.尿道狭窄行冷切开术后再狭窄者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狭窄段>3cm,且位于后尿道者,应行冷切+电切或开放性手术;狭窄段1~3cm,且与上次冷切开的间隔时间在3个月以上者,可再次行冷切开治疗。术中如瘢痕组织多可加电切治疗,切除多余瘢痕组织;如瘢痕组织少,再狭窄段<3cm可再次行冷切开治疗,切开状态应呈放射状,即3、6、9、12点各切开一些,深达黏膜下层(瘢痕全层);术后配合尿道扩张,每周1次,连续4~6次,亦有6~9次者,尿扩最好请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操作或现场指导,以防形成假道。

2.术后尿管留置的时间各家意见不一,笔者主张狭窄段较短的(<1cm,无尿道感染者留置尿管5~7d,狭窄段在2~3cm者术后留置尿管7~14d,狭窄段3cm以上合并有尿道黏膜炎症、出血较多者,留置尿管时间应适当延长,一般在4~6周。而且选择直径<F18号(成人)多侧孔尿管。尿道合并感染者每天需用1∶1 000苯扎溴铵溶液清洗尿道外口2~3次,方法是将尿管轻轻向外拉长2~3cm,清洗尿道外口后,再清洗尿管表面分泌物,然后放松尿管弹回尿道内;同时用1∶5 000呋喃西林液20~60ml冲洗尿道,每日2~3次。当然,留置时间>6周,尿管的异物刺激作用以及相应的感染机会增多,也会加重尿道狭窄的发生。

3.近年有学者采用绿激光加尿道支架管治疗尿道狭窄,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值得重视。

【预防】

1.冷切技术欠熟练者应加强技术训练,切开瘢痕时最好切开3、6、9、12点,即所谓的“放射状”切开。

2.术前应进行充分的尿道准备,保持尿道外口清洁。尿道炎症状严重者,可用抗生素盐水20~40ml冲洗尿道,每日1~2次。

3.术前未做造瘘者,应在局麻下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如能够自行排尿,尿道镜下观察狭窄段可通过4号输尿管导管者,可不行膀胱造瘘),造瘘后至少15d以上方可行冷切。这样对术中确定尿道近端的位置有益。

4.术中止血要彻底,防止盲目切割。

5.瘢痕切除时不可过深,切至黏膜下及瘢痕全层,不能切开海绵体

6.术后留置尿管的口径不宜太粗,成人一般采用F16~18号三腔气囊尿管较合适。

7.每天用1∶1 000苯扎溴铵溶液清洗尿道外口2~3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