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卧床者的照顾

卧床者的照顾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不同的部位发生血管障碍,症状大不相同。早期预防或抑制异常痉挛,正确的卧床姿势、体位移动和功能锻炼是预防、恢复的基础。4.搬移与重心线的关系 身体向前扶抱照顾对象时,整个上臂和前臂尽量靠近照顾对象,两腿分开或前后腿分开,这增加了外侧的稳定性。翻身通过躯干的旋转和肢体的摆动可以刺激全身的反应。照顾者要督促、指导、协作照顾对象,每1~2小时从仰卧位转向健或患侧卧位。

血管破裂、脑梗死、脑血管异常所致的疾病统称为“脑卒中”。

在不同的部位发生血管障碍,症状大不相同。始发症状是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痉挛等。早期预防或抑制异常痉挛,正确的卧床姿势、体位移动和功能锻炼是预防、恢复的基础。

体位移动是人体从一种姿势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卧→坐→站→行走。

(一)转移生物力学

1.支撑面 也叫基面,指一件物体的底部平面,如人站立时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面积就是基面,以这个基面的大小、平衡决定身体的稳定程度。

支撑面越大,物体就越稳定。物体的稳定性是随支撑面的改变而改变。如人站立时的基面是两脚之间(包括脚底)的面积及双脚相隔的距离,双脚左右分开可增加外侧的稳定力。按步行姿势放置可增加前后稳定力。

2.人体的重心与重心线 物体的“重心”是物体的平衡点。

3.重心线 是垂直穿过重心点,如物体要稳定,中心线必须落在物体的基面范围内。如果重心线落于基底以外,物体便失去平衡。

4.搬移与重心线的关系 身体向前扶抱照顾对象时,整个上臂和前臂尽量靠近照顾对象,两腿分开或前后腿分开,这增加了外侧的稳定性。当你的身体继续向前弯时,重心线向前移动,这样不易发生意外。否则,双方都发生危险,如果照顾者的腰背过分前弯(两者距离远),会损伤腰部,也因不稳定会累及照顾对象。所以,扶抱照顾对象时,其正确姿势应是:

(二)瘫痪的照顾对象卧床体位(姿势)

1.健侧卧位(睡向健侧肢体) 这种体位可防止患侧肢体上肢屈肌痉挛、下肢伸肌痉挛。

2.患侧卧位(中风一侧) 提倡体位:

(1)抑制上肢屈肌痉挛。

(2)抑制下肢伸肌痉挛。

(3)患侧卧位时对患肢可产生压力刺激,通过各种感受器的传入,有利于使照顾对象获得患肢的实体感,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

(4)患侧卧位使健肢解放。

(5)有利照顾对象自理。

(6)持续牵拉患侧躯干,减轻痉挛。其方法:

3.仰卧

4.卧床姿势注意如下几点

(1)摆放的睡姿要舒适。

(2)由于仰卧位受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时间过长容易引起骶尾部、足跟外侧或外踝部发生褥疮,因此,应以侧卧为主。

(三)瘫痪的照顾对象坐位半卧位

不提倡坐位和半卧位的原因:

但半卧位在进食及防止直立性低血压时:

注意:在大腿外侧及膝部垫一软枕,使膝关节保持一定屈曲。

(四)协助瘫痪照顾对象床上翻身

翻身通过躯干的旋转和肢体的摆动可以刺激全身的反应。照顾者要督促、指导、协作照顾对象,每1~2小时从仰卧位转向健或患侧卧位。

1.转向健侧方法

2.转向患侧方法

(五)由卧床到坐起的方法

1.协助从床上坐起的方法

方法之一:

方法之二:

方法之三:

2.瘫痪的照顾对象从床上主动翻身

(1)仰卧转向侧卧翻身法

伸肘摆动翻身法

(2)健腿翻身法

(3)对于上肢不能屈、伸者,协助翻身方法是:

(六)坐位、站立的扶抱转移

1.从坐位到站起的扶抱方法

(1)臀部扶抱法

(2)腰带(内裤)扶抱法

①腰带(内裤)扶抱坐起

②腰带(内裤)扶抱坐下

2.从站起到坐位的扶抱方法

(1)宽带扶抱法

(2)腰带扶抱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