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非淋,占小儿急性白血病的25%左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之间无差异。临床表现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相似。但淋巴结、肝、脾大不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显著。M5型常合并严重的出血和DIC,多发生于1岁以内的婴儿。预后较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差。化疗方案均参考中华儿科学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论稿)》《小儿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讨论稿)》。

【疾病特点】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非淋,占小儿急性白血病的25%左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之间无差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按FAB形态学分型可分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红白血病(M6)、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型。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是急非淋1型、5型。临床表现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相似。但淋巴结、肝、脾大不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显著。M5型常合并严重的出血和DIC,多发生于1岁以内的婴儿。10%~20%的患儿在初诊时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以M4、M5型多见,尤以小于1岁的M5型多见。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多有血小板减少。约20%的患儿白细胞总数>100×109/L,以<1岁的患儿多见。全血减少多见于M1型或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变的白血病。本病主要依赖血象和骨髓象确诊。预后较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差。

ANLL预后与以下危险因素相关:①诊断时白细胞计数>100×109/L;②染色体核型-7;③MDS-ANLL;④标准方案1个疗程不缓解;⑤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根据ANLL危险因素其临床可分为低危、中危、高危ANLL。

【西医处方】

1.第一线治疗方案

处方1 DAE:

DNR 4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第1~3天

Ara-C 200mg/(m2·d)皮下注射,12小时1次,第1~7天

VP-16 100mg/m2静脉滴注(3~4小时),第1~3天

处方2 HAD:

HRT(高三尖杉酯碱)3mg/m2静脉滴注(2~3小时),第1~7天

Ara-C 200mg/(m2·d)皮下注射,12小时1次,第1~7天

DNR 4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第1~3天

处方3 HAE(仅限于不宜用环蒽类药物者):

HRT 3mg/m2静脉滴注(2~3小时),第1~7d

Ara-C 200mg/(m2·d)皮下注射,12小时1次,第1~7天

VP-16 100mg/m2静脉滴注(3~4小时),第1~3天

处方4 IA:

IDA(去甲氧柔红霉素)1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第1~3天

Ara-C 200mg/(m2·d)皮下注射,12小时1次,第1~7天

2.AML诱导缓解治疗

(1)中危型及M2b、inv16的诱导缓解化疗:①首选顺序DAE、HAD;②力争1个疗程达CR,预计1个疗程难达CR者追加Ara-C 3天,200mg/(m2·d)。

(2)APL(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诱导缓解治疗:

ATRA(全反式维A酸)25~30mg/m2口服,第1~60天DNR 4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第8~10天

(3)高危型诱导缓解治疗:

IDA+Ara-C(IA方案)

IDA 1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第1~3天

Ara-C 200mg/(m2·d)皮下注射,12小时1次,第1~7天

(4)低增生型AML诱导缓解化疗:

先用HRT 2~3mg/m2,共7~14天

VCR 1.5mg/m2每周1次,用1~2次

待骨髓象血象增生状态改善后再进入上述诱导缓解化疗

(5)WBC>10×109/L时:

先用HRT 2~3mg/m2,共7~14天

VCR 1.5mg/m2每周1次,用1~2次

待WBC<50×109/L时再进入诱导治疗用IA方案

3.缓解后治疗

(1)巩固治疗:诱导化疗达CR(完全缓解)者用原方案1个疗程,APL用DAE巩固化疗1个疗程。

(2)根治性缓解后治疗:

①中、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

a.ID/HD-Ara-C+DNR(或VP16):

DNR 4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第1~2天

或VP16 100mg/m2静脉滴注(3~4小时)第1~2天

Ara-C 2g/m2静脉滴注(2~3小时),12小时1次,共6次

或Ara-C 1g/m2静脉滴注(2~3小时),12小时1次,共8次

间歇3~4周,接连做3个疗程。

b.HA-ID/HDAra-C+DNR(或VP-16)方案:

HA:

HRT 3mg/m2肌内注射,第1~7天

Ara-C 200mg/(m2·d)皮下注射,分2次,12小时1次,第1~7天

用药1周休疗3周。

HA用2个疗程→HDAra-C+DNR(或VP16)用1个疗程

重复用HA(2个疗程)→ID/HDAra-C(1个疗程)共二轮

总疗程15~18个月终止治疗

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3)骨髓抑制性维持治疗(只限在因经济原因不能作上述治疗者):DA、HA、EA、CE等选三个有效方案CR后第一年每4周1个疗程,第二年每6周1个疗程,第三年每6~8周1个疗程,CCR 3年终止治疗。

DA:按上述DAE中DNR和Ara-C的剂量和用法。

HA:按上述HA中HRT和Ara-C的剂量和用法。

EA:

VP-16 100mg/m2静脉滴注(3~4小时)第1~2天

Ara-C 200mg/(m2·d)皮下注射,分2次,12小时1次,第1~7天

CE:

CTX 20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第1~5天

VP-16 100mg/m2静脉滴至(3小时)第1~3天

(4)CNSL预防性治疗:AML各形态亚型(除M4、M5外)在诱导治疗期和CR后各作鞘注“三联”一次即可,M4、M5病儿诱导化疗期做鞘注“二联”3~4次,CR后每3个月鞘注“三联”一次,直至终止治疗。

“三联”药物及剂量参照ALL的鞘注“三联”。

(5)CNSL的治疗:参照ALL发生CNSL的治疗。

说明:

(1)诱导化疗中须要用别嘌醇10mg/(kg·d)第1~14天。

(2)诱导化疗前白细胞计数>100×109/L者用:HRT 2mg/(m2·d),第1~7天;VCR1.5mg/m2,第1、8天,以减轻白血病细胞负荷,及更有效防治肿瘤溶解综合征,直至白细胞计数<50× 109/L。

(3)诱导缓解化疗结束后48小时(第9天)复查骨髓,观察两个项目。①若原始粒细胞+幼稚粒细胞>15%,骨髓抑制不显著,预计1个疗程难获CR者,则可追加Ara-C 3天。②原始粒细胞+幼稚粒细胞<15%者,有明显骨髓抑制者可应用细胞因子(GCSF、GM-CSF)。

(4)必要时加强支持治疗(成分输血和IVIG等)。

(5)积极防治感染(同ALL)。

(6)化疗方案均参考中华儿科学会血液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论稿)》《小儿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诊疗建议(讨论稿)》(2004年10月)。

【中医处方】

参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康复处方】

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