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字典》序

《中医字典》序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中医学亦丝毫不得例外。而且《字汇》已明确指出,“与痿痹字不同”。如果学中医学而不读书,读书而不认字,其后果是难以设想的。河南中医学院编辑的《中医字典》,就是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陆懋修的《内经难字音义》,只限于《灵枢》《素问》两书,字数不过800。《中医字典》是一部学习中医学最基本的工具书,非常适合当前的需要,故我对本书的梓行而忻忭无已。

中国文化,总是通过中国文字记录下来的。无论学习任何一门文化或知识,首先要懂得中国文字,起码要能够正确地认识中国文字,才基本具备了学习的条件。学习中医学亦丝毫不得例外。明缪希雍有云:“凡为医师,当先读书,凡欲读书,当先识字。字者,文之始也。不识文字,宁解文理?文理不通,动成窒碍。虽诗书满目,于神不染,触途成滞,何由省入?譬诸面墙,亦同木偶,望其拯生民之疾苦,顾不难哉!”(《本草经疏》卷一)

文字之学,汉代称为小学,意思是在家塾、党庠(即古代的小学校)的时期,就应把文字学习好。我们今天的大学毕业生,对本专业书籍的许多字音字义,不能正其音读者,比比皆是,这是很不相称的。《吴医汇讲》卷六,载刘九畴《辨医书音义》一篇,略谓:“《伤寒》书有‘噫气不除’句,今人以‘噫’字读作‘依’字声者居多。因《四书》注‘噫,心不平声也’,但此噫气,由中气不和,胃气上逆,与‘心不平声’义不合。考《字典》音于介切,应读‘隘’字之去声为是。《脉诀》二十八脉内有濡脉,注云:‘与烂绵相似’,今人读作‘如’字声者居多,然非濡滞之义。考《字典》‘濡’字有而、囚、如、柔、英五音,《庄子》有‘濡弱谦下为表’句,与‘耎’字之义颇合,则此‘濡脉’,宜读‘耎脉’为是。痹者,闭而不通之谓也,《字典》兵糜切,音秘,今人多念作‘避’字声者非。”“噫气不除”的噫,见《伤寒论》161条,是旋覆花汤证的见症之一,所以刘氏作如上解释,是正确的。濡脉的濡,不仅叔和《脉经》明白指出:“软一作濡”,“软”“耎”字同,在成注《伤寒论》中,“血主濡之”的“濡”音“如”,“濡脉”的“濡”音“耎”。可惜我们竟毫不区分,概读成“如”声。“痹”字不仅如刘九畴所说,音读得不准确,一般还写成“痺”字,这就更错远了。痺,《广韵》府移切,音卑,鸟名,此外无它义。而且《字汇》已明确指出,“与痿痹字不同”。痹,《集韵》必至切,音畀,《正字通》引“《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这是完全不能混为一谈的。

一个字的音义弄错了,不仅会错误地理解内容,闹出笑话,甚至还可能发生医疗事故。《冷庐医话》云:“近世医者能读《内经》鲜矣。……治脚疔引‘膏粱之变,足生大丁’,以为确证,不知足者能也,非专指足而言。”虽高明如王冰,他在注《素问·生气通天论》时,同样作了这样的错误解释,甚至我怀疑这位治脚疔的大夫,就是受到王冰的错误解释而来的。《金台纪闻》载:“金华戴元礼,国初名医,常被召至南京,见一医家,迎求溢户,酬应不闲,元礼意必深于术者,因注目焉。按方发剂,皆无它异,退而怪之,日往观焉。偶一人求药者,既去,追而告之曰:‘临煎时,下锡一块。’麾之去。元礼始大异之,念无以锡入煎剂法,叩之,答曰:‘是古方尔’。元礼求得其书,乃餳字耳,元礼急为正之。呜呼!不辨餳锡而医者,世胡可以弗谨哉?”

餳误为锡,一字之差,严重的可以造成铅中毒,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果学中医学而不读书,读书而不认字,其后果是难以设想的。所以元和陆懋修著《内经难字音义》的“略例”说:“杜诗读书难字过,即渊明不求甚解之意,其借书卷适情遣兴者,固无不可。若医家言,则一字一病,一字一治法,学者每苦《内经》有难字,置而弗读,则所失多矣”。

识字有困难,确实是学习中医学的拦路虎,学习古典著作的难度尤大。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努力学习包括文字学在内的古汉语而外,只有求助于工具书的运用了。河南中医学院编辑的《中医字典》,就是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它具有两大特色:首先是汇集了3000个在中医书籍中经常见到的疑难字,这些字是从200多部医书中挑选出来的,足供一般学习者的应用。其次是每一字的多种音义,都是从中医学的角度来加以注释的,切合中医学专业的需要。陆懋修的《内经难字音义》,只限于《灵枢》《素问》两书,字数不过800。这本字典参考的中医书籍在200部以上,字数则三倍之,其有助于中医学的学习,不言而可知了。

要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做什么学问,工具书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的工具书本来就不多,中医工具书尤为奇缺。《中医字典》是一部学习中医学最基本的工具书,非常适合当前的需要,故我对本书的梓行而忻忭无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