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左肾乳头状肾细胞癌

左肾乳头状肾细胞癌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乳头状肾细胞癌或称嗜色肾细胞癌或肾小管乳头状癌,是一种原发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生长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乳头状肾细胞癌恶性程度比透明细胞癌低,病史长,转移少,5年生存率较高,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血尿、腰部疼痛、腹部包块等。因此,低强化是乳头状肾细胞癌不同于肾透明细胞癌的一个重要特点。

【临床资料】 男,33岁;左侧腰痛3d,两周前有过几天无痛性血尿史;自诉能触及左腰部肿块。追问病史病人两年前曾发现类似情况住院,亦为左肾占位,但无明确诊断结果。CT检查见图5-18。

图5-18 左肾乳头状肾细胞癌

a、b.平扫;c、d.动脉期;e、f.实质期

【影像所见】 平扫示左肾为巨大囊实性病灶,大小为13.4cm×16.7cm×18.5cm,囊内可见分隔及软组织密度影;增强扫描肿块呈分叶状改变,囊内分隔及实性部分轻度强化,实质期增强幅度约为10HU;低密度区无明显强化。部分残存之正常肾组织明显受压,并向前移位,呈新月形。左侧腰大肌明显受压,部分脂肪间隙存在;邻近组织结构受压移位。腹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

【网站会员发言】

①病变为实质性的肿块,并且肿块外形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强化不明显,肿块呈浸润性,无明确的包膜;②临床上无痛性血尿。诊断:左肾癌。 (听蝉观竹)

左肾体积明显增大,内见均质囊实性的密度区以囊性为主。肾皮质明显变薄,有强化。我考虑是良性病变伴肾积水。 (guzhongliangddd)

左肾肿瘤性病变,考虑成人型肾母细胞瘤可能。 (影像王)

【最后诊断】 左肾乳头状肾细胞癌(术后病理证实)。

【点评】 肾细胞癌(RCC)是肾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起源于肾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可分为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乳头状癌、混合细胞癌、梭形细胞癌等。乳头状肾细胞癌或称嗜色肾细胞癌或肾小管乳头状癌,是一种原发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生长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乳头状肾细胞癌恶性程度比透明细胞癌低,病史长,转移少,5年生存率较高,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血尿、腰部疼痛、腹部包块等。

与透明细胞癌不同,乳头状癌为少血供性肿瘤,多数肿瘤有明显的包膜;较易出血、坏死、囊变,病灶呈实性或囊性改变,增强扫描皮质期呈轻度均匀和(或)不均匀强化,明显低于邻近肾皮质;实质期和排泄期病灶与肾实质相比呈低密度改变;肿瘤组织内密度多不均匀,无肾周脂肪囊侵犯,肾静脉和(或)下腔静脉一般无癌栓形成,肾门及腹膜后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组织脏器转移等征象。

鉴别诊断:①囊性肾透明细胞癌。肾实质的囊性占位性病变,常较大,囊壁较厚,增强后可见囊壁、分隔及壁结节强化,肿块与正常肾实质分界不清;肿瘤呈富血管性的增强特征,易转移。②肾母细胞瘤。多发生于7岁以前,偶见于成人;肿瘤内常有出血、坏死及囊性变,常侵犯肾静脉。血行转移以肺部多见。③重度肾积水。多有尿路梗阻等原发病史;肾盂肾盏明显扩大积水,肾皮质受压变薄,增强扫描变薄的皮质有明显强化。

【启迪】 乳头状肾细胞癌是一少血供的肾细胞癌,在CT增强扫描时呈不均匀或较均匀轻中度强化,肿瘤较易出血、坏死、囊变,故其内质地多不均匀。因此,低强化是乳头状肾细胞癌不同于肾透明细胞癌的一个重要特点。

病例来源: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向子云 提供

网站地址:http://www.radinet.com.cn/forum_view.asp?forum_id=4&view_id=5341

(向子云 刘克昌)

参考文献

1韩希年,彭令荣,刘光华.乳头状肾细胞癌的CT表现.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7):401—4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