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胰腺囊腺瘤

胰腺囊腺瘤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定位诊断,病变与胰腺关系最紧密,胰腺与病灶交界面为喇叭口样改变;定性诊断,病变为囊性,类圆形,考虑胰腺囊腺瘤最有可能。黏液性囊腺瘤又分囊腺瘤和囊腺癌,前者仍具有恶性倾向,易恶变。黏液性囊腺瘤易切除,预后较好。1.CT诊断 Johnson和Fugazzola分别报道2组胰腺囊腺瘤CT和超声诊断病例。其中CT诊断准确率浆液性囊腺瘤为67%~93%,黏液性囊腺瘤78%~94.7%。

【临床资料】 女性,33岁。B超体检发现,平素有不规则上腹痛史数年。CT检查见图3-5。

图3-5 胰腺囊腺瘤

a、b、c.胰腺CT平扫

【影像所见】 胰腺体、尾部见类圆形囊性肿块,病灶壁薄,边缘光滑,腔内密度均匀无分隔及结节,胰腺与病灶交界面为喇叭口样改变。胰周间隙清晰,无渗出病变。

【网站会员发言】

定位诊断,病变与胰腺关系最紧密,胰腺与病灶交界面为喇叭口样改变;定性诊断,病变为囊性,类圆形,考虑胰腺囊腺瘤最有可能。 (南部Highlight九段)

该囊性病变的内后壁轻度增厚,是否应该考虑胰腺囊腺癌? (Huxuelong)

该病灶壁薄,边缘光滑,腔内密度均匀无分隔及结节,应诊断胰腺囊性肿瘤。 (华华)

【最后诊断】 胰腺黏液性囊腺瘤(术后病理证实)。

【点评】 1978年Compagno提出胰腺囊腺瘤新的病理分型,即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属于良性,肿瘤体由多数内含浆液微小囊组成或大小囊混杂,可有中央星形瘢痕。黏液性囊腺瘤又分囊腺瘤和囊腺癌,前者仍具有恶性倾向,易恶变。肿瘤多为单发囊状或囊实性肿块,外有纤维包膜,内有分隔和乳头状结节。黏液性囊腺瘤易切除,预后较好。

1.CT诊断 Johnson和Fugazzola分别报道2组胰腺囊腺瘤CT和超声诊断病例。其中CT诊断准确率浆液性囊腺瘤为67%~93%,黏液性囊腺瘤78%~94.7%。典型CT表现:浆液性囊腺瘤呈圆形肿块,囊肿≤2cm,边界光滑,水样密度,可有肿块边界增强,内部可见多发小囊,中央星形或日光状钙化;黏液性囊腺瘤则表现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囊肿≥2cm,多为单发囊样改变,壁光滑,内有分隔和壁结节,囊壁及分隔可有钙化,增强后囊壁及壁结节和分隔强化。

2.鉴别诊断 近年来胰腺囊性病变临床并不少见,但胰腺囊性病变包括多种疾病,需要认识其影像特征。

(1)胰腺囊腺癌:囊壁结节、囊壁厚度不均匀或囊壁及分隔钙化,可提示黏液囊腺癌的可能性。增强扫描可见实质病灶不规则强化;本病常发生肝转移或局部侵犯或腹腔淋巴结转移。

(2)胰腺囊肿:分为真性囊肿和假性囊肿。真性囊肿少见,为先天性囊肿,囊肿内壁衬以上皮,一般<3cm,其他内脏可伴发囊肿,如肝肾囊肿。假性囊肿较常见,75%继发于急性胰腺炎后,在治疗过程中形成假性囊肿或有外伤史。假性囊肿为滞留囊肿,多属单房,常与胰管相通,囊壁张力高。可发生在胰实质、胰周,并可钻缝匍行生长,占胰腺囊肿的80%~90%,临床表现为上腹部左肋缘下疼痛,并有左侧腹部向背部放射痛,有恶心、呕吐、体重减轻。30%~50%的患者血淀粉酶增高。

(3)胰腺脓肿:是急性胰腺炎晚期的危险并发症,死亡率高达40%,CT鉴别存在一定的困难,最可靠的征象是局部出现气泡征,有30%~50%脓肿有此征象,结合临床血尿淀粉酶常有必要,最后确诊有赖于细针穿刺活检。

(4)寄生虫性胰腺囊肿:有相关疾病感染史、疫区接触生活史,如棘球蚴病。见母囊内呈车轮状排列之子囊,并可见放射状结缔组织分隔,注入造影剂后,囊壁和分隔更清晰。做卡索尼反应呈阳性。

【启迪】 这是一例典型的胰腺黏液性囊腺瘤,通过分析讨论,提高了对胰腺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的认识,注意观察囊肿数目、囊肿大小、囊肿分隔、肿瘤边缘外形、实性与囊性部分之比、中央瘢痕等影像学改变,有助于胰腺囊腺瘤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

病例来源: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CT室 孙华富 提供

网站地址:http://www.radinet.com.cn/news_view.asp?id=848

(雷 剑 孙华富 吕军浩)

参考文献

1胡荣剑,陈 娟.黏液性胰腺囊腺瘤的CT诊断.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7,13(3):238—239

2NRiilnger,BBerahard,H J Haberle,et al.胰腺囊腺瘤的CT鉴别诊断.放射学实践,1995,10(2):66—68

3龚静山,张 帆,周康荣.胰腺囊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1):62—6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