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芪建胃膏

黄芪建胃膏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方中饴糖、黄芪温中补虚,为主药,辅以桂枝温阳气,芍药养阴血,其中芍药倍量合用炙甘草,为芍药甘草汤,具有缓急止痛之功;又以生姜之辛温,炙甘草、大枣之甘温为佐使,既可加强温中补虚,又能调和诸药。方中饴糖合桂枝,辛甘温相得,辛甘化阳以温中补虚;饴糖、甘草合芍药,甘酸化阴,缓挛急而调脾胃,全方诸药相合,共成甘温建中补虚之剂。西医之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见上述表现者,属此范围。

【药物组成】 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黄芪、饴糖。

【方义分析】 虚劳里急,自汗短气,缘由中焦虚寒,脾胃失调,阴阳气血俱虚所致。故方中饴糖、黄芪温中补虚,为主药,辅以桂枝温阳气,芍药养阴血,其中芍药倍量合用炙甘草,为芍药甘草汤,具有缓急止痛之功;又以生姜之辛温,炙甘草、大枣之甘温为佐使,既可加强温中补虚,又能调和诸药。方中饴糖合桂枝,辛甘温相得,辛甘化阳以温中补虚;饴糖、甘草合芍药,甘酸化阴,缓挛急而调脾胃,全方诸药相合,共成甘温建中补虚之剂。

【临床运用】 本方为温中补虚之剂,主治阴阳气血不足,虚劳里急,自汗短气之证。运用本丸的基本指征为:腹中挛急作痛,喜温喜按,按之则痛减,自汗短气,困倦乏力,食少便溏,或虚劳心中悸动,面色无华,或气血亏虚发热,舌淡胖,苔白,脉大而虚。临床上多用于治疗:

1.胃脘痛 表现为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纳食减少,神疲乏力,甚或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软弱。西医之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见上述表现者,属此范围。

2.腹痛 表现为腹中挛急作痛,或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或劳累后更甚,神疲气短,大便溏薄,舌淡,脉沉细。西医之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功能紊乱等病,见上述表现者属之。

3.虚劳 表现为短气自汗,饮食减少,脘腹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无华,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舌淡,脉大而虚。西医之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衰弱等病,见上述表现者,按此辨治。

4.内伤发热 表现为发热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重,热势或高或低,头晕乏力,自汗,易于感冒,气短懒言,食少便溏,心悸不宁,面色无华,舌淡,脉大而虚。西医所指功能性发热,见以上表现者属之。

【制剂与规格】 膏滋剂。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5~20克,一日3次。7岁以上儿童服成人二分之一量;3~7岁服成人三分之一量。

【注意事项】 忌气恼寒凉。舌红苔黄,消化道出血时忌用。

【配方来源】 《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方改膏剂。部颁2册23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