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行的几种伤寒版本

现行的几种伤寒版本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5年,重庆市中医学会任应秋等将其中十篇刊行,称为新辑宋本《伤寒论》,是目前流行得最广的本子。此本国内外有大量翻印,数量超过其他传本,公认此本接近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1346年,和气朝臣又考证重抄,故又称和气氏古本《伤寒论》。据说,本书出现过多种手抄本,均未刊行。论者有以为伪书者,有以为确系古本者,认识尚未统一。

1. 宋治平本《伤寒论》10卷,系明·赵开美刊行,共22篇,397条,113方。林亿可称为权威的校勘家,他所校的地方迄今也多被公认。例如,伤寒176条“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林氏认为表里二字互误;158条甘草泻心汤,林氏认为原方应有人参,今脱落,应补上等,都是正确的。1955年,重庆市中医学会任应秋等将其中十篇刊行,称为新辑宋本《伤寒论》,是目前流行得最广的本子。

2. 成注本《伤寒论》。金·成无己是第一个全面注解,也是唯一的全面注解伤寒的医家(即22篇全面注解)。其条文编次与宋本相同,不同的是他把林亿的校语删掉了,并作了注解。此本国内外有大量翻印,数量超过其他传本,公认此本接近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

3. 《金匮玉函经》。这不是《金匮要略》的内容,而是《伤寒论》同体而别名的一种伤寒古传体,也是林亿等校勘的。林亿说:“两者同体而别名,欲人互相检阅,而为表里以防后世亡佚”。其内容与宋本《伤寒论》差别很大,无仲景序、伤寒例、平脉法,多证治总则与方药炮制等编。本书计8卷、29篇、115方。本书是否为王叔和时代所辑,尚难肯定。因书中有“风、火、地、水”“一百一病”等佛教语言,有人据此认为,可能是佛教文化相当深入和盛行的隋、唐人收辑。此书今本乃清代康熙年间,上海陈世杰得何义门手抄本校刊,新中国成立前为罕见之书,现已于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发行,为研究《伤寒论》之珍贵互校本。

4. 康平本《伤寒论》。相传为日本康平三年(公元1060年),丹波雅忠(公元1021—1088年,为当时名医,有日本扁鹊之称)所抄传的一种《伤寒论》古传本。1346年,和气朝臣又考证重抄,故又称和气氏古本《伤寒论》。据说,本书出现过多种手抄本,均未刊行。1937年大塚敬节参照宋本、成注本进行校订,并加眉注,由日本汉方医学会印行。全书1卷,12篇,无辨脉、平脉与“可与不可”诸篇。1947年,近代名医叶橘泉从日本朋友处获得并带回印行。论者有以为伪书者,有以为确系古本者,认识尚未统一。

5. 康治本《伤寒论》。全书1卷,不分篇次,共65条,50方,无丸散,似节录性质,内容与今本《伤寒论》大同。一般认为是一种唐代《伤寒论》手抄古本,推断可能是公元804年入唐,由805年回归日本的僧人携去。当时日本锐意学唐,唐代的医术和医书大量传入日本,张仲景、陶弘景葛洪等人著作皆已传去,故可能是此期的传本。本书末尾有“唐贞元乙酉岁(公元805年)写之”的字样,有论者考证,此不符习惯写法,而且不通。贞元是唐德宗的年号,年号之下应写第几年,写了年号不写第几年,而直写花甲岁次,既无先例也不通文理。正确的写法应是“大唐贞元二十一岁次乙酉”,就通了。故本书的真伪亦有争议。

6. 长沙古本《伤寒论》,又名《伤寒杂病论义疏》。公元1933年印行,实为当时湘中军阀何健搞国粹主义的产物,多认定为伪书。

7. 桂林古本《伤寒论》。桂林左修之,于清代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在岭南从师张学正,字绍祖。张绍祖自称为仲景46世孙,传授仲景第12稿《伤寒杂病论》16卷于桂林左盛德,左盛德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将该书授于门人罗哲初。罗哲初珍藏三十余年,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4年)授于西安黄竹斋先生。时因国难当头,黄先生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捐资刻制木版,于公元1939年始印行,公诸于世,但只印出过250部。直至新中国成立后,黄竹斋先生在党和政府政策的感召下,于1958年将此本木刻版献出。1980年此木刻版转存河南南阳张仲景文献研究馆。本书内容较通行的《伤寒论》多1/3,还包括暑、热、湿、燥、杂病等,且纠正通行本错讹之处,不胜枚举。有人认为,王叔和整理、编次的《伤寒论》是仲景的第7稿,而桂林古本是第12稿。察其许多改动,确也有理。例如,第25条,宋本为“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桂林古本改成“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与白虎汤”。将“与桂枝汤”改成“与白虎汤”是正确的。因为太阳病只有“自汗出(絷絷汗出),脉浮缓”,既然“大汗出,脉洪大”,已是误用桂枝汤,或用之不得法,而转属阳明了,当然应该用白虎汤。本书加以改正,更合乎实际。但许多人认为本书晚出多伪。

8. 《伤寒杂病论》16卷,计2册,公元1934年,刘熔经石印刊行。刘熔经从四川涪陵张齐五处获得此书。张齐五自称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由垫江县来涪陵之医生袁某处得之,袁某得之于明代垫江某洞石匮所藏,为王叔和所述,孙思邈所校,亦名《伤寒杂病论》。此书,新中国成立后尚未重印,影响不大。

所谓“伪书”,并非无用。古人基于济世活人的观念,为使自己的经验令人信服,广为流传,常不署己名,而伪托过去的名医,甚至根本不署任何名字者,也颇不鲜见。总之,以实效为准,不必拘于真伪,则上述诸种版本,均有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