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儿连翘豆豉清热颗粒

小儿连翘豆豉清热颗粒

时间:2023-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避免赫氏反应,首次剂量不应过大。尽量避免使用发汗的解热药,以免引起虚脱。肺大出血者,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和血便量的变化,应保持气道通畅、吸氧。也可用凝血酶原复合物400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滴,1次/日。必要时输新鲜血。3.并发症的治疗 并发症是机体免疫反应所致,故无须抗菌药物,常可自行缓解。对影响较大的眼葡萄膜炎、脑动脉炎,可酌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缓解病情。

一、医 嘱

(一)普通型

(二)肺出血型

二、用药说明

(一)西医对症处理

1.病原治疗

(1)青霉素为首选,应尽早使用。剂量每次40万~80万U,每6~8h1次,疗程7d。为避免赫氏反应,首次剂量不应过大。并在用药同时或稍前应用氢化可的松,剂量为200~3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或缓慢静注。

(2)其他抗生素如青霉素过敏,可改用庆大霉素每次8万U,肌注,2次/日;或用四环素1.5~2.0g/d,口服,4次/日,治疗7d。

2.对症治疗

(1)保证水电解质平衡。

(2)对患者尿液等进行消毒处理。

(3)烦躁出血患者应给予镇静药,如地西泮(安定)10mg或异丙嗪25~50mg肌注。必要时6~8h可重复1次。

(4)高热时物理降温。使用冰袋冷敷和(或)25%~30%乙醇四肢擦浴。尽量避免使用发汗的解热药,以免引起虚脱。

(5)出现肝肾功能损害、脑膜炎、循环障碍等表现时,应按有关系统疾病处理。

(6)肺大出血者,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和血便量的变化,应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如果患者烦躁不安,应给予地西泮(安定)每次10mg,肌注。必要时6~8h可重复1次;或者苯巴比妥每次0.1g,肌注。必要时4~6h可重复1次。同时使用止血药:维生素K1每次10mg,静注,2次/日;或卡巴克洛(安络血)每次10mg,口服或肌注,2次/日;酚磺乙胺(止血敏)每次0.5g,静滴,2次/日。也可用凝血酶原复合物400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滴,1次/日。必要时输新鲜血。

(7)在预防和治疗赫氏反应,有明显肺出血或中毒症状严重或严重并发症时,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30~60mg或氢化可的松200~500mg,1次/日。

3.并发症的治疗 并发症是机体免疫反应所致,故无须抗菌药物,常可自行缓解。对影响较大的眼葡萄膜炎、脑动脉炎,可酌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缓解病情。

(二)中医辨证用药

1.暑湿郁表 治则清暑透表,佐以化湿。方药选用银翘散合清络饮加减:鲜金银花10g,连翘15g,牛蒡子15g,薄荷12g,桔梗12g,荆芥穗12g,鲜荷叶15g,鲜白扁豆花15g,鲜竹叶9g,丝瓜络10g,西瓜翠衣24g。

2.暑热弥漫三焦 治则清热利湿,宣通三焦。方药选用甘露消毒丹加减:茵陈30g,白茅根30g,生地黄15g,滑石30g(包煎),石菖蒲15g,藿香15g,黄芩15g,连翘15g,竹茹10g,荷梗10g,木通10g。

3.暑热伤络 治则清热泻火,凉血止血。①轻者:用白虎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粳米15g,知母15g,桃仁9g,甘草6g,石膏30g(先煎),苇茎30g,薏苡仁30g,冬瓜仁24g。加减:胸闷气促者,加杏仁10g,瓜蒌15g,连翘15g,清热化痰降气;烦躁者,加知母20g,生地黄10g,牡丹皮10g,清热除烦。②重者:用犀角地黄汤合清瘟败毒饮加减:水牛角30g(先煎),生地黄30g,生石膏30g(先煎),白茅根30g,黄芩15g,栀子15g,赤芍15g,牡丹皮15g,金银花15g,连翘12g,玄参12g,知母12g,穿心莲20g,白及10g,藕节10g。加减:便秘者可加大黄10g,枳实10g,清热泻火通便;烦躁者,加生石决明20g,知母15g,清热除烦。

4.湿热郁蒸 治则清热凉血,解毒利湿。方药选用清瘟败毒饮合茵陈蒿汤加减:生石膏30g(先煎),生地黄30g,茵陈30g,水牛角30g(先煎),穿心莲20g,栀子15g,桔梗12g,玄参12g,知母12g,牡丹皮12g,黄芩15g,赤芍15g,连翘15g,甘草6g,鲜竹叶6g,大黄9g。

5.暑入心营 治则清营凉血,清心开窍。方药选用清营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水牛角30g(先煎),生地黄30g,丹参30g,玄参12g,麦冬12g,竹叶心9g,穿心莲20g,金银花20g,连翘20g,竹茹10g。

6.肺肾阴伤 治则养阴清热,滋肺补肾。方药选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15g,麦冬15g,山药15g,玉竹15g,天花粉20g,桑叶10g,甘草9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