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活络丸(丹)

小活络丸(丹)

时间:2023-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用小活络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79例,疗效显著。运用小活络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患者52例,其中临床治愈者40例,有效者8例,无效者4例,总有效率为92%。采用小活络丸治疗非化脓性肋软骨炎患者37例,其中男28例,女9例;年龄最大者51岁,最小者16岁,平均33.5岁;病程最长者12个月,最短者1个月,平均为6.5个月。同时,局部用小活络丸研细,加入黄酒调成糊状,外敷疼痛部位,每日换药1次。

本方来源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川乌、草乌、地龙、乳香(制)、没药(制)、胆南星。

【规格】 丸剂:每丸3g,每盒10丸。

【用法】 口服:每次1丸,每日2或3次,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

【功效】 祛风活络,化湿止痛。

【传统应用】 临床用于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拘挛等病症。

【禁忌】 ①孕妇忌服;②中医辨证为阴虚有热者慎用;③本药宜严格掌握剂量,过量易中毒。

【临床新用途】

1.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本病属中医学“漏肩风”“五十肩”的范畴。有人用小活络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79例,疗效显著。方法:内服小活络丸,每次2丸,早、中、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服。10日为1个疗程,连续服至症状消失止。结果79例中,临床治愈者(疼痛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正常,1年以上未见复发)65例,有效者(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正常)11例,无效者(用药1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未见明显改善)3例,总有效率为96%。用药时间最短者1个疗程,最长者3个疗程,平均为2个疗程。一般用药3~5日即可收到明显效果。

2.治疗腰椎骨质增生 本病多由风寒湿邪痹阻,或挫致气血不通,经络瘀阻所引起。运用小活络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患者52例,其中临床治愈者(疼痛完全消失,1年以上未见复发)40例,有效者(疼痛明显缓解者)8例,无效者(用药1个疗程后,疼痛未见改善)4例,总有效率为92%。用法:内服小活络丸,每次2丸,每日2次。10日为1个疗程,连续服至症状消失止。

3.治疗非化脓性肋软骨炎 本病又称泰齐病。症见胸痛、局部肿胀隆起,咳嗽、深呼吸时加重。采用小活络丸治疗非化脓性肋软骨炎患者37例,其中男28例,女9例;年龄最大者51岁,最小者16岁,平均33.5岁;病程最长者12个月,最短者1个月,平均为6.5个月。方法:内服小活络丸,每次1丸,每日3次,温黄酒送服。5日为1个疗程。同时,局部用小活络丸研细,加入黄酒调成糊状,外敷疼痛部位,每日换药1次。结果:37例中,临床痊愈者(临床症状消失,胸肋无任何不适)31例,显效者(临床症状消失,时有不适感)5例,无效者(用药1个疗程后,疼痛未见明显改变)1例,总有效率为97%。用药时间最短者1个疗程,最长者3个疗程,平均为2个疗程。

4.治疗胃脘痛 运用小活络丸治疗胃脘痛患者49例,经用药5~10日后,临床治愈者37例,明显好转者8例,无效者4例,用法:口服小活络丸,每次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5.治疗跟骨痛 据报道,应用小活络丹外敷治疗跟骨痛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40~71岁;病程3个月至5年半。方法:将小活络丹1粒压成药饼,再取壮骨关节膏1张,将药饼放在壮骨关节膏的中央,对准跟骨下压痛点外贴,每天换药1次,7日为1个疗程。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18例中,临床症状消失11例,疼痛明显减轻5例,无效2例。作者认为,足部筋细骨小,肌肉菲薄,位于身体最下部,承受全身重量,是足三阳、足三阴经脉的交接处,又是阴跷脉、阳跷脉、足三阳、足三阴经筋的起点,故足部极易罹病。应用小活络丹外敷治疗足跟骨疼痛,具有取材方便,不污染衣物,作用较强,没有毒副作用,镇痛效果佳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同时,每晚睡前用热水泡双足,并注意保暖,以减少此病的发生[王桂祥.小活络丹外敷治疗跟骨痛18例.中国民间疗法,1998,6(4):36]。

6.治疗膝关节炎 用本方(含川乌、草乌各3g,地龙、天南星各10g,乳香、没药各6g)。肢体麻木者,加全蝎;腰痛者,加牛膝、杜仲、川续断、桑寄生;头晕目眩者,加天麻、川芎;倦怠乏力者,加黄芪、党参;痛甚者,加延胡索、白芍、白芷;关节灼热者,加知母、黄柏、石膏、苍术、牛膝、薏苡仁。每日1剂,水煎服。用药3~9日。结果:48例中,痊愈26例,好转19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为93.8%[彭全利.小活络汤治疗膝关节炎48例.现代中医药,2006,26(6):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