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窦性心率震荡

窦性心率震荡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窦性心率震荡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推测与室性期前收缩的直接作用和压力反射有关。窦性心率震荡的检测是在连续24h动态心电图记录下,选择单个室性期前收缩前后均为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连续记录,根据室性期前收缩前后RR间期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测量。研究资料表明,窦性心率震荡对于心肌梗死后患者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是指一次伴有代偿间歇的室性期前收缩后出现的窦性激动的频率先加速随后再减速的现象。窦性心率震荡的确切机制尚未阐明,推测与室性期前收缩的直接作用和压力反射有关。在室性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后,代偿间歇的心室充盈时间延长使每搏量增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这将引起反射性的副交感神经激活,心率减慢。如果患者发生心肌坏死、纤维化和心肌重构,可使感受器末端变形、受损,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传入冲动异常,造成压力反射迟钝,从而表现为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减弱或消失。

窦性心率震荡的检测是在连续24h动态心电图记录下,选择单个室性期前收缩前后均为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连续记录,根据室性期前收缩前后RR间期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测量。常用的测量指标为:①震荡起始(turbulence onset,TO)。用室性期前收缩后前2个窦性RR间期的均值减去室性期前收缩前的2个窦性RR间期均值,两者之差再除以后者;TO≥0为阳性,表示室性期前收缩后初始心率不加速。②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首先测量室性期前收缩后前20个窦性RR间期值,绘制RR间期值得分布图,再依次计算任意5个窦性心律的RR间期值并作出回归线,其中正向最大斜率即为TS;TS<2.5ms/RR间期为阳性,表示室性期前收缩后不存在减速现象。

研究资料表明,窦性心率震荡对于心肌梗死后患者有显著的预测价值。EMIAT研究对614例心肌梗死后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访了2年,其存活率与窦性心率震荡结果密切相关,TO<0且TS≥2.5ms/RR间期的患者,存活率为91%;TO/TS一项不正常者,存活率为82%;TO/TS均不正常者,存活率为66%。在ATRAMI亚组分析中,多变量分析显示窦性心率震荡值降低的相对危险度大约为4;如果联合采用包括心率变异性和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在内的自主神经张力指标,则相对危险度将增加到8。在少数几个入选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肥厚型心肌病和已进行血管重建患者的研究中,研究结果同样提示窦性心率震荡具有预测价值。

因此,窦性心率震荡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危险分层指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窦性心率震荡异常和死亡率的增加有关。为明确窦性心率震荡在SCD危险分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还需做更深入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