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毛滴虫病是由口腔毛滴虫所引起。本病分布较广,人一旦感染较难消除。
【病原学】 口腔毛滴虫外形与阴道毛滴虫相似,只有滋养体期,以纵二分裂法进行繁殖。在口腔内以食物残渣、细菌和上皮细胞为食。虫体对外界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室温下可存活3~6d。
【流行病学】 呈世界性分布。接吻是直接传播方式,可通过飞沫、食物和餐具间接传播。
【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1.口腔毛滴虫寄生于人体口腔、齿垢、齿的蛀穴、齿龈脓溢袋及扁桃体隐窝内,常与齿槽脓漏病同时存在。
2.虫体易于在牙周炎部位聚集、黏着,与口腔中的螺旋体及梭形杆菌起着协同的致病作用。
3.虫体被吸入后可引起支气管炎及肺炎,致使患者有咳嗽、咳痰、胸痛及发热等症状。
【诊断】 取牙龈刮拭物或牙垢做成生理盐水涂片于镜下检查口腔毛滴虫即可作出诊断,也可接种于Noguchi和Ohira二氏腹水培养基进行病原体培养,并发支气管炎及肺炎的患者,痰液查出口腔毛滴虫。
【治疗】 甲硝唑治疗效果好,该药既有抗厌氧菌的作用又能杀灭口腔毛滴虫。
【护理】
1.本病采用飞沫、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对患者的污染物及场所均应进行消毒处理。
2.引起支气管炎及肺炎时适当卧床休息。
3.择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平衡膳食。
4.病情观察 ①观察口腔有无龋齿、齿槽溢脓情况,做好口腔清洁;②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呼吸困难等气管炎及肺炎的表现,及时报告医生。
5.对症护理
(1)保持口腔清洁:早晚用软毛牙刷刷牙,刷牙时注意刷净食物残渣,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2)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发气管炎及肺炎者,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痰液稀释;经常变换体位,促进痰液排除;出现缺氧症状时给予吸氧。
6.用药护理。用甲硝唑最好饭后服,用药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告诉患者服用甲硝唑期间避免同时饮乙醇饮品,否则会出现颜面潮红、心率加快和恶心等不良反应。
7.健康教育。讲解有关口腔毛滴虫病感染的发病原因、临床过程、治疗用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等;特别告知积极治疗牙周炎、龋齿,清除牙垢、牙结石,对口腔毛滴虫病预后的重要作用。教会并发气管炎及肺炎患者正确留痰方法,及时按要求留取痰标本送检。
【预防】 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清除牙垢、牙结石及食物残渣,积极治疗牙周炎、龋齿等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办法。
(兰 云 刘育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