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男,50岁。
1.主诉 头痛10d,枕后部疼痛为主,时有头晕。
2.病史 患者于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枕部疼痛较重,偶有头晕,患者自行口服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未见明显缓解,遂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就诊时症见:头痛,枕部较重,上肢无麻木感,睡眠较差,纳可,大小便调,舌淡苔白,脉数弦。否认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外伤史。血压:130/85mmHg。
3.门诊查体 双霍夫曼征(-),肱二头肌腱反射、肱三头肌腱反射、桡骨膜反射均对称引出,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均(-),屈颈旋转试验(-),C2双侧旁开1cm处均压痛,C3-4左侧1cm压痛,胸锁乳突肌无压痛,双斜方肌轻压痛。
4.辅助检查 颈椎正侧位X线片(本院)示:寰枢关节不对称,颈椎病(图4-1、图4-2)。
5.诊断 颈椎病(颈型)。
6.治疗方案
(1)湿敷治疗+直流电药物透入,1/d。
(2)骨伤推拿+手法矫正+关节松动+痉挛肌治疗,1/d。
(3)避免劳累、寒冷。
图4-1 颈椎正位X线片
图4-2 颈椎侧位X线片
7.复诊及随访
【病例分析】
1.诊断思路 患者主诉头痛,以后枕部为主,颈部有压痛,主要在C2棘突两侧,再结合影像学可以诊断为颈椎病,症状和体征主要由上颈段引起。
2.治疗要点 颈型颈椎病的治疗主要以非手术疗法缓解症状为主,包括手法和物理治疗等方法。本案患者的治疗首先行中药外用热敷治疗,再行手法按摩治疗,充分地放松局部痉挛的软组织,最后应用美式整脊床(图4-3)进行手法矫正,达到骨正则筋柔的目的。
3.预后转归 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及远期的随访,患者症状已完全消失。
【专家点评】 上颈段颈椎病,也有人将其称为上颈椎综合征,临床表现以头痛、头晕、颈痛、枕下痛、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为本病主要临床特点。上颈段通常指C1、C2颈椎及与其有关的附属结构。由于C1、C2形态特殊,与其他颈椎不同,C1、C2间又无椎间盘,上颈段病变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应为C1、C2位置关系改变和骨质增生所致。有的学者认为应把上颈段颈椎病定义为由于颈椎软骨退行性改变、炎症、损伤等致C1、C2失稳或骨关节骨质增生足以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者。
图4-3 美式整脊床
目前对上颈段颈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有争议,有的根据临床病例及X线表现并复习有关文献,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颈椎软骨退行性改变造成关节面及其边缘骨质增生;②枢椎C2棘突偏歪致寰枢关节紊乱;③头颈位置不当造成的颈部轻微损伤使寰椎(C1)、枢椎(C2)周围韧带损伤;④咽部炎症侵至咽后壁导致韧带关节病变,继而出现松弛、撕脱,可导致寰枢关节半脱位。上述原因均可使颈神经根、椎动脉受压或刺激而出现症状。对上颈段颈椎病诊断除了临床症状和体征外,主要依据X线表现。X线诊断有如下特点:①枢椎棘突偏歪;②寰枢关节间隙不对称;③寰枢椎关节面边缘骨质增生;④寰椎前弓后缘与齿状突前缘间距离增宽。
对上颈段颈椎病的治疗主要以非手术疗法、缓解症状类治疗为主,包括手法和物理治疗。理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其独特的医疗价值,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辅助手段。颈椎病往往出现顽固的颈肩痛,电疗、热疗都具有良好的缓解疼痛作用。然而理疗只是起预治疗的作用,为手法矫正做准备。对该病的治疗手法起到关键作用,手法分为放松类手法和整复类手法。放松类手法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促进血液循环,解除肌紧张或肌痉挛,从而打破炎性疼痛肌痉挛的恶性循环,使因肌肉痉挛压迫支配头部颈神经得到松解,使因枕项部肌痉挛所致的脑血液循环受阻恢复,而解除头痛的症状。整复类手法可矫正错位颈椎,调节软组织的平衡,达到骨正筋柔的目的。
整复类手法在该病治疗中起关键作用,在整复手法时,除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动作要点外,对操作者和患者体位要求也比较高。术者施行手法时,应刚柔并济,减少不必要的痛苦,患者体位应在合适的角度,否则可能加大损伤。然而由于患者形体的差异对临床操作带来极大不便,应用美式整脊床可解决这一临床难题。美式整脊床全床有五区滑落功能,钢制粉体烤漆制材,结实、坚固、耐用,为临床应用手法量身设计,适用各式手法,使用起来得心应手,颈部可根据患者形体差异进行左右、上下等各角度调整,达到最佳角度,提高手法的安全性和整复的成功率(图4-4、图4-5、图4-6)。该床还具有脚踏升降功能,不仅方便了患者,还为术者提供最佳操作的高度,使术者既省力又使手法操作达到最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4-4 患者俯卧位,颈椎前屈位手法整复
图4-5 患者俯卧位,颈椎左旋位手法整复
图4-6 患者俯卧位,颈椎右旋位手法整复
参考文献
[1] 谢青,熊键,鲍勇,等.上颈段颈椎病的治疗方法观察[J].中国康复,2009,24(4):255-256.
[2] 余宗南,朱榕冰.整脊推拿治疗颈源性痛63例[J].颈腰痛杂志,1997,18(3):213.
[3] 许建雄.上颈段颈椎病X线诊断35例分析[J].医学文选,2003,22(6):857-858.
[4] 杨军显.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体会[J].第九届全国软组织疼痛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软组织疼痛年会论文汇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