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标本的处理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借助可检测的标记抗体(或抗原),在组织细胞原位进行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检测。2.抗体的处理与保存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首要试剂是抗体。要准确判断免疫组化的阳性与阴性结果,排除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在实验中必须设置对照。③光吸收性与呈色性: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的胶体金颗粒大小一般为5~60nm。

1.标本的处理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是借助可检测的标记抗体(或抗原),在组织细胞原位进行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对相应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检测。

(1)标本主要来源:组织标本主要是活组织检查标本、手术切除标本、尸体解剖标本以及动物标本等。

(2)标本的固定与保存:用固定剂使细胞内物质尽可能保持其生活时的状态,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终止外源性或内源性分解酶活性、保存细胞和组织的抗原性并防止抗原弥散。

(3)切片:最常用的切片方法是冰冻切片法,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够较完好保存多种抗原,尤其是细胞表面抗原的免疫活性。其他还有石蜡切片、振动切片和塑料切片法等。

2.抗体的处理与保存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首要试剂是抗体。自制抗血清应用特异性抗原进行亲和层析,去除非特异性抗体。

3.免疫染色与结果判断 ①标记抗体与组织细胞中抗原反应并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②用缓冲液冲洗去游离标记抗体;③镜下观察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后,一般是观察阳性细胞、或阳性抗原(或抗体)在组织细胞片上的定性、定位、定量等。要准确判断免疫组化的阳性与阴性结果,排除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在实验中必须设置对照。通常是针对第一抗体设立对照,主要有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此外还有替代对照、自身对照和吸收试验等。

4.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1)酶标记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法基本原理:抗体与酶通过共价键连接制成酶标抗体,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后,再借酶催化底物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进行组织细胞表面及胞内抗原定位。

根据酶标记的部位可将其分为直接法(一步法)、间接法(二步法)、桥联法(多步法)等,直接法是用酶标记第一抗体,间接法是用酶标记第二抗体,其中间接法应用较广。

(2)非标记抗体酶免疫组化染色法:有酶桥法和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

5.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是用荧光标记抗体(或抗原),利用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反应,通过荧光素的示踪作用,检测组织细胞标本片中相应抗原(或抗体)的定位与分布。除直接法和间接法外,还有补体法和双标记法。

6.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技术

(1)免疫胶体金标记的原理:胶体金是由氯金酸被白磷、维生素C等还原剂还原成金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液,在等电点或稍偏碱的溶液中,胶体金颗粒表面的负电荷与Ig(或抗原)的正电荷依靠正负电荷相吸牢固结合,成为胶体金标记Ig(或抗原),称为免疫胶体金。免疫胶体金与对应抗原(或抗体)特异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常称为免疫金复合物。

(2)免疫胶体金标记物制备的特点

①胶体性质:胶体金具有胶体的多种特性,尤其是对电解质的敏感性。

②胶体金的离子层特性:胶体金颗粒有一个基础金核(原子金Au),其外围有双离子层,紧挨金核表面的是内层负离子(AuCl2),外层是分散在胶体金溶液中的H离子层,H离子层可维持胶体金的溶胶状态。

③光吸收性与呈色性: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的胶体金颗粒大小一般为5~60nm。在同一种物质的水溶胶中,不同大小的胶体金颗粒光吸收波长和呈色性各不相同,如5~20nm的胶体金颗粒吸收波长520nm,呈现葡萄酒红色;20~40nm的胶体金颗粒吸收波长530nm,呈现深红色;60nm的胶体金颗粒吸收波长600nm,呈现紫色。

(3)免疫金(银)组织化学染色法原理:金标记抗体(或抗原)与细胞或组织切片上相应抗原(或抗体)特异结合后,加入银显色剂,Ag-Ab复合物上带有的金颗粒可将硝酸银离子还原成银原子颗粒沉淀,在金颗粒表面形成一个范围更大、色泽更深的黑色银层,使抗原抗体复合物位置放大,提高了显微镜下的可见度,增强了金免疫技术的敏感性。

7.免疫标记电镜技术 是用电镜可见的示踪物标记诊断抗体(或标准抗原),与组织超薄切片中的相应抗原(或抗体)特异结合,形成不溶性免疫复合物沉淀,用电镜观察标记物,可确定待测抗原(或抗体)的位置。

常用的免疫标记电镜技术有铁蛋白标记免疫电镜技术、酶标记免疫电镜技术、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