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胆道系统的发生

胆道系统的发生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计算机对图像的三维重建的研究,可以确定在胆道系统的发生、发育过程中,肝外胆管并无一个所谓“实心期”,胆总管、原始胆囊一直是与肠道相通的;其次,管板在肝门处发生时其内胚层上皮是与肝外胆道连续的。这些观点改变了以往对胆道系统发生学上的认识,亦有助于对某些先天性胆道畸形的理解。2年后症状复发再入院,拟为胆管癌,复查以往病理切片。肝内胆管及其血管供给的发育至出生后15岁时才告成熟。

胆管并不是简单的一条细管,在发生学上充满令人寻味的事件,而且肝内胆管与肝外胆管的发生上并不一样。妊娠3周时,从前肠萌发一个内胚性芽突,此芽突随后分成两部分,即肝原基和胆。肝原基聚集迅速增生的肝前体细胞(liver precursor ce11s),长入至邻近的间质组织,以后形成肝脏

一、肝外胆管的发生

肝憩室的尾部发展成为肝外胆管,肝外胆管远端的内衬上皮与十二指肠的上皮是连续的,向上连接至肝细胞。妊娠第12周时,在肝门部才出现左、右肝管的肝外部分,并与肝总管连接。肝总管上端及左、右肝管的远端与肝门间充质中的一些胆小管(它们直接连接至管板)相连,在发育过程中此处的再排列、塑形,可以解释肝门部胆管常有变异,此重塑过程应在妊娠第12周之前完成,此后胆汁便能流入十二指肠。通过计算机对图像的三维重建的研究,可以确定在胆道系统的发生、发育过程中,肝外胆管并无一个所谓“实心期”(solid stage),胆总管、原始胆囊一直是与肠道相通的;其次,管板在肝门处发生时其内胚层上皮是与肝外胆道连续的。这些观点改变了以往对胆道系统发生学上的认识,亦有助于对某些先天性胆道畸形的理解。肝外胆管周围腺体常为成簇的腺体在胶原纤维管壁内,这可能导致将硬化性胆管癌误诊为硬化性胆管炎,需要临床医生与病理科医生的紧密配合(图3-1~图3-3)。

图3-1 疑难病例的病理照片(一)

注:中年男性,因梗阻性黄疸及肝内胆管扩张,临床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行胆管癌切除术,但冷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均为“胆管纤维化及慢性炎症”。2年后症状复发再入院,拟为胆管癌,复查以往病理切片。图为胆管壁管周腺体

手术时取胆管壁行常规冷冻切片检查,常将硬化型胆管癌误报为“硬化性胆管炎”或“慢性炎症纤维化改变”,待石蜡切片重复检查甚至已发生癌转移时,病理学上才诊断为胆管癌。因此外科医师与病理学家应密切合作(图3-4)。

图3-2 疑难病例的病理照片(二)

注:同上病例。手术2年后症状复发,重复检查以往病理标本及重新切片,诊断为胆管癌

图3-3 疑难病例的病理照片(三)

注:同上病例,可见在大量纤维结缔组织中散布的癌巢

二、肝内胆管的发生

传统的观点认为肝内胆管系统是由于肝外胆管,长入至肝原基并向肝周围生长而成的(Hammar,1926),但这观点已受到质疑。因胎龄7周之前,在肝内尚未发现胆管的痕迹。近年的研究显示,肝门以上的左、右肝管及其段肝管分支,起源于原始的管板(primary ductal plate);门管区内的间充质对诱导肝母细胞转化为管板细胞起着关键作用。在妊娠的笫6~9周,门管周围(periportal )的未成熟的肝细胞与围绕着门静脉的间充质(mesenchyme)接触,生成双层的细胞索,称为管板(ductal plate)。管板细胞的胆管标志物细胞角质素(biliary type cytokeratines,CK7,19)染色呈阳性反应,可供识别。此时,管板在形成未成熟的小管并进行一系列的整合和塑形。妊娠第11~13周时,管板细胞开始转移至门管区的间充质内,形成双层的细胞索或小管,管板亦发生再塑形,从肝门向肝脏周边形成肝内胆管的雏形,多余的管板细胞则自行消失。至妊娠第20周时,这些小管在门管间质内转移并逐渐形成胆管。妊娠第30周时,转移的胆管细胞全部形成胆管,肝门部管板亦于妊娠第25周时消失。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肝内胆管的正常发育,有赖于胆管细胞的增生与凋亡间的平衡;c-myc蛋白、Fas抗原及bcl-2蛋白通过其刺激及抑制效应,均参与调控胎儿肝内胆管的正常发育。故可以认为肝细胞与肝内胆管的胆管细胞均来自肝母细胞,其区别是二者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并非有不同的来源。

图3-4 围绕管腔分布的非肿瘤性胆管壁管周腺体

(引自:陈乐真主编.手术中病理诊断图鉴.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409)

在胆管生长发育的同时,伴随着肝动脉和胆管周围血管丛,从肝门处开始向肝的周围发展。肝内胆管及其血管供给的发育至出生后15岁时才告成熟。在成人的肝穿刺活检材料所见,一个门管区内,多为一支门静脉、2对胆管-肝动脉。

关于肝内胆管发生的日程,Crawford作如下的概括(表3-1)。

表3-1 肝内胆管系统发生程序

胆管周围腺体(peribiliary glands)和肝内胆管一样,亦来源于肝门部管板,约在出生后15岁时发展成熟。在婴儿期,肝门大胆管周围腺体可分化成胰腺外分泌样结构并有外分泌酶(淀粉酶)的表达,似乎提示肝、胆、外分泌胰腺有共同的细胞谱系。

近年来对胆管发生学上的研究有助于临床上对胆道系统疾病的了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