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血学说与扶阳通脉心法

气血学说与扶阳通脉心法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命功能正常与否,与气血脉密切相关,气行血,血载气并濡养温煦全身,脉为血府,壅遏血气。因而,气血学说亦是扶阳通脉心法建立的基本理论依据。任何疾病,均首先干扰气血,使之功能紊乱,以致阴阳失去平衡协调,经脉痹阻不通,气血循行失常,而为之瘀凝。扶阳通脉心法也是基于血瘀证的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在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继发的全部病理变化过程而提出的。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变,即为血瘀证。

(一)正确认识气血学说的基本概念

《素问· 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气与血耳。”《灵枢· 本脏篇》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气属阳,阳气、血、脉当是人体生命功能之三维,是燮理心脑等脏腑组织器官阴阳动态平衡的基本物质。生命功能正常与否,与气血脉密切相关,气行血,血载气并濡养温煦全身,脉为血府,壅遏血气。

阳气调控着阴血循常道运行于脉络之中,发挥温煦、濡润和激活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的作用。气血在机体生理活动中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称之为“气血冲和”,也即《灵枢· 通天》所谓之“阴阳平和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如因各种致病因素的诱发和影响,气血的动态平衡受到影响和破坏,则可出现相应脏腑组织的病理损伤;所以,气与血二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气血和谐,则五脏安定而无病。而“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素问·调经论》),疾病主要由于血和气的不平衡协调,所以,历代医家在辨治疾病方面,都十分重视气血。

气与血的状态,对人体来说,正常时可造福于人,异常时又可危害于身。

气血运行通畅时,是激发和维护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气血和调平衡,则可保持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气血运行失调时,是阻碍和破坏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病机。气血不和,百病乃生。

元代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有句名言:“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明白地道出了气血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人身上的气血达到一种平衡、谐调、通畅、有序的冲和状态之中,就能保持精力充沛,身心舒畅,不仅不易生病,而且可以益寿延年,一旦气血出现偏盛偏衰,则阴阳失去平衡而见病变丛生,正如明代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所说:“盖血随气行,气和则血循经,气逆则血乱。”

常言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郁)。郁乃滞而不通。年迈久病阳虚,情志内伤,六淫外感,饮食失节,脏腑阴阳失调等均可使气血怫郁,失其畅达而生诸证。气之虚郁,必致血郁,郁久则致血瘀,进而生痰,以至痰愈壅阻。扶阳通脉心法着重从阳气亏损而致使血郁(瘀)入手,从瘀痰互结、损伤血脉、痹阻经络的基础来揭示心脑失养、功能失常所变生诸证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基本过程。因而,气血学说亦是扶阳通脉心法建立的基本理论依据。

任何疾病,均首先干扰气血,使之功能紊乱,以致阴阳失去平衡协调,经脉痹阻不通,气血循行失常,而为之瘀凝。正如清代王清任所谓:“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医林改错·论抽风不是风》),这既是心脑病的发病过程,也是心脑病的发病规律。

心脑病的致病因素错综复杂多变,但在复杂多变的病变中主要涉及气血,气虚或气滞,气机升降失常及血瘀脉不通,可造成心脑血管及其组织的功能紊乱和(或)器质损伤,因而,气血是心脑病证辨证论治的关键点之一,准确地掌握气血之盛衰、调畅与涩滞,就能有效地指导心脑病证的诊断与治疗,判断心脑病证的预后和转归,所以,明代胡慎柔强调:“治病不可忘血,亦不可忘气”(《慎柔五书·虚损》)。

扶阳通脉心法三证中,从浊血郁脉、瘀凝脉络到瘀痰壅痹,其证候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皆与气血相关。

年老体虚,劳倦内伤,积损正衰,久病伤元,饮食失节,情志失调,气候突变,环境污染等诱因,导致心肺脾肾之阳气亏虚,肝郁气滞。气病及血,血液浓黏成浊,郁于脉中,运行不畅,心脑失养而见心悸、头晕、头痛和头部不适感(昏懵胀沉)伴乏力等症。血郁久延,血液聚凝,脉道受损,经络瘀凝,血气不通,不通则痛,不通则栓,故见胸闷刺痛,头痛如刺,小中风症,甚则中风。

扶阳通脉心法对心脑病治疗的关键点就在于使血气流通,正如金代医家张子和所谓“《内经》一书唯以血气流通为贵”。

气病致痰,血病致瘀。脾气虚损,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化为脂膏,积于脉中而血行迟滞。心气虚,肝气郁滞,无力推荡血流,则使脂血变浊沉积,不但使血管黏附痰脂而变窄,还可使血液黏稠而瘀凝。瘀血痰浊之邪互结壅痹于脉络,气虚气滞血浊,脉损络伤瘀凝,而见胸痹重症或中风偏枯之变。

(二)深入研究血瘀证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血瘀证是广泛出现于临床各科疾病过程中的重要的病理改变,是决定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主要因素之一。

血瘀证既是某些致病因素引起病变的结果,又是引起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在中医证候理论研究中,一直将血瘀证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与血瘀证相关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研究作为重点内容,因为心脑血管病常有血脉瘀阻这一病理机制,而将活血化瘀方药应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近年来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活血化瘀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理论及疗效研究方面,陈可冀院士与郭士魁、赵锡武、中国医学科学院吴英恺院士、黄宛、陈在嘉教授等一起,组织北京地区冠心病协作组,以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的经验为基础组成了冠心Ⅱ号方(组成: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降香),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这项研究工作曾获卫生部部级成果奖及全国科学大会奖,这也充分证明了活血化瘀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的强大生命力。

扶阳通脉心法也是基于血瘀证的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在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继发的全部病理变化过程而提出的。

1. 血瘀及血瘀证的含义 春秋战国时的《楚词》已经有“瘀”一词,如“行销铄而瘀伤”。“瘀”即血瘀,就是血液停滞不能流通之意,正如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所说:“瘀,积血也。”也有称之为瘀血者。凡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停留于体内,或血行不畅,壅遏于经脉之内及瘀积于脏腑组织器官者,均称瘀血。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变,即为血瘀证。引起血瘀证的常见因素有寒凝、气滞、气虚及外伤等。血瘀证之重点是反映血液瘀滞、运行不畅的状态。中医的血瘀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2. 狭义的瘀证 有形之血液瘀滞不通即血瘀,属于狭义的“瘀证”。对此,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内经》称血瘀为“凝血”(《灵枢·百病始生》)、“血不流”(《灵枢·经脉》)、“脉不通”(《素问·举痛论》)、“留血”(《素问·调经论》)、“血泣”(《素问· 举痛论》)、“恶血”(《灵枢·邪气水胀》)、“衄血”(《素问·五脏生成》)。

汉代张仲景将血瘀证归之于“蓄血”(《伤寒论》)、“干血”(《金匮要略》)。

隋代巢元方称血瘀为“留血”“积血”(《诸病源候论》)。

明代张介宾将血瘀称为“败血”(《景岳全书》)。

3. 广义的瘀证 1982年全国第一届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翁为良主编《活血化瘀治疗疑难病》)提出,广义的瘀证即为血瘀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离经之血,即血液不循常道而妄行脉外。

(2)血流缓慢或血流阻滞、停积于脏腑经络。

(3)污秽之血为瘀血,指血液成分异常,如高黏血症、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血脂异常等。

(4)内积之瘀血,指血管病变、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等。

总之,血瘀证即血液循环障碍,其共同特点是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流缓慢淤滞、微血流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及血流流出阻抗增加),微血管损伤、缩窄或闭塞、渗出和出血。上述几个方面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