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急性过敏性紫癜

急性过敏性紫癜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肾脏多个系统的全身性中小血管炎症。常成批反复发生,紫癜的特点为对称分布,以四肢及臀部最多。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肾脏多个系统的全身性中小血管炎症。它明显表现出过敏特征,如皮疹和水肿。组织学特点为真皮血管无菌性血管炎。如果皮肤紫癜伴有关节疼痛和胃肠道症状,也称之为许兰-亨诺综合征,或称出血性毛细血管中毒症。

【诊断提示】

1.临床分型 根据病变主要累及部位程度不同分以下5型。

(1)紫癜型(单纯型、皮肤型):紫癜大小不一,融合成片,严重的可成为大血疱,中心发生出血性坏死。常成批反复发生,紫癜的特点为对称分布,以四肢及臀部最多。通常2周左右逐渐消退。

(2)关节型:单个或多个关节肿痛,多累及膝、踝、肘、腕等四肢关节,呈游走性,反复发作,经数日而愈,不留关节畸形,又称风湿性紫癜。

(3)腹型:除皮肤紫癜外,以腹部阵发性绞痛或持续钝痛为主,常伴呕吐、呕血或便血。腹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儿童可因肠管水肿和蠕动增强导致肠套叠。

(4)肾型:除皮肤紫癜外,于发病后1周左右出现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多在3~4周恢复。

(5)混合型:以上4型症状交替出现或合并出现,形成复杂的临床表现。

2.诊断要点

(1)病史:发病前1~3周有低热、咽痛、全身乏力或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发病年龄常<20岁。

(2)典型四肢皮肤紫癜,可伴腹痛、关节肿痛及血尿。

(3)血小板计数及功能、凝血相关检查正常,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阳性,出血时间可能延长。

(4)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紫癜、血管炎、肾炎、关节炎以及外科急腹症。

3.病情危重指标 ①呕吐时合并柏油便。②全身广泛皮疹并高热。③混合型。④发病即有高颅内压症候群。⑤发病即出现昏迷抽搐者。

4.鉴别诊断

(1)皮肤型与药物疹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相鉴别:药物疹有服用致敏药物史,皮疹呈全身性分布,痒重,停药后一般皮疹能迅速消失,肾脏一般不受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疹呈出血性针尖样大小,多在四肢远端呈不对称散在分布,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

(2)关节型与风湿结核症和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风湿结核症有结核病史,结核菌素试验常呈阳性。风湿性关节炎有红、肿、热、痛急性炎症改变,血沉及抗链“O”试验增高,白细胞增高明显,核左移。

(3)腹型:腹型紫癜常伴有皮肤过敏性紫癜,有时紫癜皮疹仅几个,不仔细观察不易发现,易误诊为急腹症。但触痛及反跳痛不明显。

【治疗提示】

1.病因治疗 寻找病因,如停用可能致敏的药物、食物及环境,避开过敏原、积极抗感染或抗病毒治疗。

2.抗过敏治疗 轻者口服氯苯那敏4mg,3/d;或口服息斯敏10mg,1/d;中度者口服泼尼松10~20mg,3/d。重者氢化可的松200~300mg或地塞米松10mg加入葡萄糖液体中静脉滴注。

3.对症治疗 用稳定毛细血管通透性的药物,维生素C2.0~3.0g/d,静脉滴注,连用数日。出血严重时用酚磺乙胺20mg肌内注射,2~3/d,氨甲环酸4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同时给糖皮质激素,激素使用前一定要排除肠梗阻、肠穿孔、肠套叠等急腹症。腹痛给予阿托品或山莨菪碱等解痉。急性肾功能不全可行腹膜透析或血透。肾型患者可选用肝素钠抗凝治疗。

【首诊处置医嘱】

(1)按内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2)一级护理(急性期需卧床休息)。

(3)暂禁食(腹痛轻、仅大便隐血阳性,可进流质饮食)。

(4)尿常规,尿隐血,粪常规、粪隐血试验。

(5)抽血查血沉,抗“O”,免疫球蛋白,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血清补体、抗核抗体

(6)口腔护理,2/d。

(7)酚磺乙胺20mg,肌内注射,2/d。

(8)氯苯那敏4mg,3/d。

(9)维生素C0.3g,3/d。

(10)5%葡萄糖液+氢化可的松200~300mg,静脉滴注,1/d。

(11)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维生素C2.0~3.0g,静脉滴注,1/d。

(李秀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