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分子与临床

分子与临床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此,目前已尝试应用重组可溶性CD4与抗CD4单抗治疗HIV感染。人类已发现,由于Fas基因部分缺失而致类似Lpr小鼠的疾病,患儿出现淋巴结病及脾大,幼年发生自身免疫病。

CD分子参与多种免疫性疾病发生,抗CD单克隆抗体可用于防治某些临床疾病。

(一)CD分子参与疾病发生

1.CD分子作为病毒感染靶细胞的受体 某些CD分子属病毒受体,和病毒感染靶细胞有关。例如CD4、CD21、CD54、CD49b/CD29、CD81、CD155分别是HIV、EBV、艾柯病毒、鼻病毒及HCV等的受体。CD4是HIV的主要受体,HIV外壳被膜蛋白gp120与CD4结合成复合物。HIV感染CD4细胞后,通过非整合途径,引起细胞代谢紊乱而破坏宿主细胞,同时阻断CD4T细胞及APC表面MHCⅡ类分子结合,干扰Th细胞识别抗原,最终导致免疫缺陷。据此,目前已尝试应用重组可溶性CD4与抗CD4单抗治疗HIV感染。

2.Fas分子缺陷参与自身免疫病发生 Fas胞质区含死亡结构域(DD),能够介导细胞凋亡相关的信号转导,它参与多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发生。

(1)淋巴增殖性疾病:小鼠模型已发现,Fas基因突变可引起淋巴增殖性疾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其机制为:Fas蛋白异常使凋亡信号转导受阻,致使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AICD)发生障碍。患病小鼠体内出现大量自身反应性CD4T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大量IgG和IgM(包括抗DNA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患鼠出现淋巴结病、脾大、免疫复合物型肾炎及关节炎。人类已发现,由于Fas基因部分缺失而致类似Lpr小鼠的疾病,患儿出现淋巴结病及脾大,幼年发生自身免疫病。

(2)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Fas参与该病发生的机制:患者胰腺局部APC与CTL相互作用,所产生的IL-1β及NO可选择性诱导β细胞表达Fas,多克隆自身反应性CTL活化后表达FasL,或释放可溶性FasL(sFasL),从而使Fas“旁观者β细胞”(standerβcell)遭到破坏。此外,Fas缺陷的NOD(nonobese diabetic,非肥胖性糖尿病)Lpr/Lpr小鼠不发生自发性糖尿病,为Fas参与IDDM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3)多发性硬化症:正常神经系统白质不表达Fas,仅少数胶质细胞低表达Fas。多发性硬化症(rn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的急性或慢性MS空斑区域广泛高表达Fas,而局部浸润的CTL和小胶质细胞表达FasL,进而触发Fas介导的少突胶质细胞凋亡。

(4)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可能属免疫赦免(immune privilege)区,其表达FasL,但不表达Fas。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疾病过程中,自身免疫应答所产生的IL-1β可诱导甲状腺细胞表达Fas,同时上调FasL表达,进而介导甲状腺细胞凋亡。另外,Fas/FasL信号途径异常还可能参与Sjgren综合征、自身免疫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不育症等疾病发生。

(二)CD及抗CD抗体和免疫学诊疗

1.CD及免疫学诊断

(1)检测外周血CD4/CD8比例和CD4细胞绝对数,对于辅助诊断和判断AIDS病情有重要临床意义。

(2)检测细胞表面CD分子表达,可鉴别白血病细胞的属性、分化阶段或变异,有助于白血病诊断及分类,并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

(3)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病理切片检测CD表达,可用于诊断淋巴瘤。

2.CD与免疫性疾病防治 重组抗CD抗体已用于防治某些免疫相关疾病。

(1)抗人CD3单抗可与T细胞表面CD3结合,通过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而清除T细胞,进而防治移植排斥反应。

(2)抗CD20单抗或抗CD19及CD20单抗的免疫毒素可用于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等。

(3)借助基因转染使肿瘤细胞表达B7分子,能够促进效/靶细胞间黏附,诱导肿瘤特异性CTL激活,增强机体杀瘤作用。

(4)应用CTLA4-Ig融合蛋白阻断B7-CD28相互作用,可能干扰T细胞激活,使之失能,进而治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自身免疫病。

(5)抗CD4单抗已被成功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病及移植排斥反应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