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情简述
姓名:李某 年龄:20岁 性别:女
主诉:牙齿不齐,要求矫治。
检查:恒牙列,尖牙中性关系。26、46为残根,32舌侧位,31、41远中唇向扭转。中线不齐,下颌中线左偏1mm。侧貌面型比较突,轻度开唇露齿。双侧颞下颌关节无异常弹响及压痛。
二、矫治计划
1.拔牙矫治,拔除14、26、34、46;
2.利用拔牙间隙内收上下前牙,改善前突面型;
3.适量近移27、47,建立左侧磨牙完全近中关系,右侧磨牙完全远中关系;
4.排齐整平上下牙列,对齐中线;
5.精细调整,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
三、拔牙依据
该患者为安氏Ⅰ类双颌前突病例,应采取拔牙矫治,常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同时应设计强支抗。但是考虑到患者26、46为残冠残根,故设计拔除26、46残冠残根,保留健康的24、44。此属于特殊情况的拔牙。拔牙后双侧上、下颌的前磨牙数不等,这样右侧的矫治结果应为Ⅱ类远中咬合,而左侧则为Ⅲ类咬合关系。
四、矫治过程
1.序列Ni-Ti丝排齐整平上下牙列;
2.上下颌0.017×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27、47近中弯制“T”形曲,远中形成20°的后倾弯,用皮链牵引近移27、47,同时远移尖牙;
3.待尖牙远移到位后,0.018×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弯制闭隙曲内收前牙,关闭拔牙间隙;
4.颌间牵引,中线对齐牵引,精细调整牙位及上、下牙齿的尖窝关系;
5.0.018×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弯制理想弓固定维持。
五、矫治疗效
图2-53 矫治前面像及口内像(开始矫治 2005-12-09)
图2-54 矫治后面像及口内像(结束矫治 2008-04-28)
图2-55 矫治前后头颅侧位片
图2-56 矫治前后全口曲面断层片
六、矫治体会
1.对于双颌前突需要正畸拔牙矫治的病例,一般采取的常规方案为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但是针对一些口内有患病牙的病例,应该首先考虑拔除患病牙,保留健康牙齿。
2.第一磨牙由于患龋病损严重,无保留意义,对于此类病例,可以作为拔牙对象纳入拔牙矫治范围。由于第一磨牙拔除后间隙较大,往往需要第二磨牙近移占据大部分间隙,在矫治过程中要防止其移动过程中向近中倾斜,一般采用有一定硬度的方丝弯制“T”形曲,并设计15°~20°的后倾弯保证牙根平行直立近移,同时用力要轻柔。
3.矫治结束后,尖牙为中性关系,27、47近移替代26、46,很好地保持了牙弓的完整性,最终左侧磨牙达完全近中关系,右侧磨牙达完全Ⅱ类远中关系,建立了上、下牙列良好的尖窝咬合关系。
4.正畸拔牙矫治后,患者的侧貌外形改善明显。对双突病例,仅仅拔牙还不够,需要设计强支抗,才能利于颌面部的改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