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繁荣的文学与文学理论

繁荣的文学与文学理论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论述了各种文体的特点以及遣词、立意、剪裁、音律等问题,提出了很多文学理论上的重要命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文献。萧统所作的《文选序》,论述了文选的本质特征,辨析了各种文体的区别,在文学理论上作出了贡献,对后世影响很大。
繁荣的文学与文学理论_江苏地域文化导论

一、 繁荣的文学与文学理论

综观中国文学史,在金陵这片沃土上,自六朝起产生了大批彪炳千秋的古代作家和文学批评家。

(一) 六朝山水诗的发祥与文学理论的成熟

南朝宋、齐时代,居住在乌衣巷的谢灵运、谢朓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以清新的意境,秀丽的笔调,歌颂祖国的山水自然美,在文坛上独辟蹊径,使当时的文化中心建康成为山水文学的发祥地。

谢灵运是东晋谢玄的孙子,袭爵康乐公,世称谢康乐。15岁时来到都城建康王谢家族聚居的乌衣巷。谢灵运在文学上才华横溢,38岁任永嘉太守时,足迹遍及全郡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歌颂大自然的优秀诗篇。谢灵运的山水诗真实地反映了山水中存在的自然美,常常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许多名篇佳句,写得独具匠心,脍炙人口。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等。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称赞:“二百年来无此诗也”。

谢朓先后在建康担任南齐诸王幕下的参军、内史、文学等职多年,受到赏识。谢朓与萧衍、沈约、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号称“竟陵八友”。他们同游于鸡笼山等地,留下了许多瑰丽的名篇佳作,谢朓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成为千古名句。

中国古代文学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了反思和总结阶段。六朝时的文学理论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文学理论开创之作为东吴时期陆机(261—303)的《文赋》,这是一篇用赋体全面而系统地讨论文学的论文。作者特别强调思想在创作中的作用,反对袭蹈前人,提倡创新。论述了各种文体的特点以及遣词、立意、剪裁、音律等问题,提出了很多文学理论上的重要命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文献。集大成的《文心雕龙》成书于齐梁时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的文学研究专著,作者是刘勰(约465—约532)。《文心雕龙》全书由50篇组成,分为上下两编,约37000多字。上编论述文学的基本原则和各种文体的源流演变,下编则为创作论、批评论和统摄全书的序。全书结构严密,体大虑周。鲁迅先生把它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提并论,给予了崇高的评价:“篇章既富,评骘遂生,东则有刘彦和之《文心》,西则有亚里士多德之《诗学》,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式。”

钟嵘(?—约518)的《诗品》是中国第一部论诗专著。他把汉至齐梁时代的122位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在探讨作家流派以及前后代作家之间的承继关系等方面,对后世有重要启示意义。

《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代诗文总集,由昭明太子萧统(501—531)组织编纂而成。《文选》所选作家作品,除无名氏外,共有129家,约700篇作品。从时间上看,上自周秦,下迄齐梁,在1000多年的历史时期所出现的众多作品中,精选出他们认为优秀的作品,为后来人研究这段文学史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千百年来,《文选》流传极广,经久不衰。萧统所作的《文选•序》,论述了文选的本质特征,辨析了各种文体的区别,在文学理论上作出了贡献,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 唐至清代的文学

唐诗中有关金陵怀古的诗篇甚多。王昌龄(约698—约757)是盛唐著名诗人,他40岁左右时,曾做过七八年江宁县丞。在江宁期间,他创作了不少描绘江南秀丽风光的诗歌。其中《采莲曲》、《芙蓉楼送辛渐》是诗史上难得的佳作。李白(701—762)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从26岁到去世前,一生曾多次来金陵游历或暂住,在金陵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登金陵凤凰台》是最脍炙人口的佳作之一。其他诗人如杜甫、崔颢、刘禹锡、杜牧、李商隐、韦庄等,都在金陵留下了光辉灿烂的诗篇。

南唐文学则以南唐国君李煜为其代表。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祖籍徐州。世称李后主。擅长诗文、音乐、书画,尤工词。词多以白描手法和贴切的比喻,直接抒发情感,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早期作品反映宫中奢华的生活,风格绮靡,后期作品多亡国之君的哀痛和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璟的作品,合刊成《南唐二主词》。

宋代金陵文学以王安石(1021—1086)为代表,他在南京度过了青春时代,在南京三次任知府、两度守孝、两度辞相后居住,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逝世后葬在南京钟山脚下。他的诗词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清代,南京出现了一批著名文学家。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又字粒民,号秦淮寓客,晚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移居南京。吴敬梓能文善诗,尤以小说著称。传世之作《儒林外史》以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为中心,展开社会批判,以讽刺的笔法刻画了上至进士、翰林,下至市井无赖的生动形象,被后世称为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奠基之作。曹雪芹(1715?—1764?),名霑,字梦阮,雪芹是他自取的号。曹家家世显赫,其家三代四人相继做了60年光景的江宁织造。曹雪芹幼年和少年时代在南京享受过一段奢侈繁华的生活。曹家被革职抄家后,迁到北京居住,因家道中落而贫居北京西郊。在那里,曹雪芹创作了杰出的长篇小说《红楼梦》。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钱塘(今杭州)人。曾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辞官后,在江宁(今南京)的小仓山购置花园。这一带有许多池塘,袁枚加以改造,因山筑堰,随势取景,故称随园。袁枚论诗主张抒写性灵,对儒家的“诗教”则不以为然。著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房诗文集》等。著名戏曲家、戏曲理论家李渔(1611—1680)晚年在南京住了近20年,他的著名理论著作《闲情偶寄》就是在南京完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