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糖尿病患者如何调节情绪

糖尿病患者如何调节情绪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绪紧张能够促使糖尿病发展及恶化的作用是较为肯定的。糖尿病患者在情绪紧张时要比平静时消耗较多的葡萄糖。糖尿病在治疗上病程较长,对生活影响较大,因此疾病本身也成为一种不良刺激,使患者情绪不稳定。这一切情绪的反应,反过来使糖尿病的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患者常处在一种不良的情绪反应之中,使糖尿病更加严重并出现并发症,如冠心病、失明、神经炎等症状,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情绪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正常人在情绪紧张时也会出现血糖升高、尿中的糖和酮体含量增加。当情绪平静下来时,血糖、尿糖和酮体也恢复到平常水平,如在比赛后的运动员或参加考试后的学生,血糖都会升高。

患者在发生糖尿病前,常常经历了某种生活事件,情绪出现激烈的反应。如亲人去世、高考落榜、失恋以及在生活转折时期等,都易引起情绪反应。情绪紧张能够促使糖尿病发展及恶化的作用是较为肯定的。

糖尿病患者在情绪紧张时要比平静时消耗较多的葡萄糖。患者情绪安定时,病情常可缓解,而在焦虑、抑郁、愤怒、紧张等情绪状态时,病情会加剧或恶化,甚至发生昏迷。

糖尿病在治疗上病程较长,对生活影响较大,因此疾病本身也成为一种不良刺激,使患者情绪不稳定。患者常常出现愤怒、抑郁、悲哀、苦闷等情绪反应,对未来失去信心,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下降,甚至出现轻生行为。这一切情绪的反应,反过来使糖尿病的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在此情况下,患者的人格也常发生变化,表现为被动依赖、自信心不足、多思多虑、胆小敏感、缺乏安全感等特征。因此患者常处在一种不良的情绪反应之中,使糖尿病更加严重并出现并发症,如冠心病、失明、神经炎等症状,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另外,情绪紧张会明显降低治疗效果,使病情得不到控制。

糖尿病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其目的在于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振作精神。治疗方法有情绪调节、降糖药物的使用、饮食疗法、体疗及并发症的防治等。

患者的情绪调节应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使用心理学技术对情绪进行调控;其二是通过控制病情的发展来影响患者情绪。当患者病情变坏或恶化时,常会使不良情绪反应更严重,控制病情是很好的心理治疗,能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后再结合使用简易精神疗法、自我松弛训练、生物反馈等技术控制情绪。只有两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在进行精神治疗时,要注意了解造成患者情绪反应的原因,通过耐心说服,使患者改变对糖尿病的悲观认识,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患者参与疾病的治疗过程,并建立起乐观的疾病观。同时还可结合使用其他情绪控制方法(如生物反馈法)进行辅助治疗。

另外,患者应对情绪反应进行自我监控,随时注意调节。除以上治疗方法外,还应采取饮食疗法,做到定时、定量的进餐,正确计算摄入的热能,使总热能和各种营养成分满足生理需要,不断促进胰岛功能恢复正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