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免疫细胞的昼夜节律

免疫细胞的昼夜节律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啮齿类动物的免疫细胞,在24h内不论数量和功能均有很大差异。免疫细胞数量昼夜波动的幅度较大,高峰与低谷间相差少至20%,多可达2倍以上。骨髓是外周血及淋巴器官中免疫细胞的储存库,其昼夜变化反映了免疫细胞在骨髓和血液间动态分布的过程。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后的增殖反应也有昼夜差异。人类淋巴细胞从淋巴器官释放入血主要发生在夜间。

啮齿类动物的免疫细胞,在24h内不论数量和功能均有很大差异。小鼠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百分比(中性、嗜酸、嗜碱、单核细胞)均存在着昼夜节律,其峰值相大部分位于16:00—22:00。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在10:00左右达高峰,其中T细胞的峰值在12:00,而谷值在20:00。除了外周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外,动物脾、淋巴结、肠黏膜等外周淋巴器官的各种淋巴细胞也有相似的变化。

免疫细胞数量昼夜波动的幅度较大,高峰与低谷间相差少至20%,多可达2倍以上。其波动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其体内分布的时间差别所造成的。对外周血和骨髓的观察发现,小鼠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在夜间活动期减少,而在白天睡眠期增加;而骨髓内的淋巴细胞则相反,夜间增加,白天减少。对豚鼠的测定结果与此相同。骨髓是外周血及淋巴器官中免疫细胞的储存库,其昼夜变化反映了免疫细胞在骨髓和血液间动态分布的过程。在人类,淋巴细胞(包括TH、TS、B细胞等)的数量,均是白天降低而夜间升高,峰值在17:00—24:00,谷值在05:00—07:00。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节律峰值在20:00—02:00,中性粒细胞在13:00。循环中自然杀伤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及对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的应答反应峰值在清晨,谷值在半夜,这与淋巴细胞不同。在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患者中,T细胞和B细胞的昼夜节律性逐渐丧失,但自然杀伤细胞似乎不受影响。

淋巴细胞对抗原刺激后的增殖反应也有昼夜差异。当受到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刺激后,增殖反应在早晨(06:00—10:00)和夜晚(18:00—22:00)各有一个峰值。早晨发生增殖反应的主要是T细胞,晚上则是非T细胞。淋巴细胞亚群(CD19+、CD3+、CD4+和CD8+)及某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FN-γ等,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或PHA刺激后都显示昼夜波动。与刺激后的增殖反应相对应,淋巴细胞DNA合成的昼夜节律亦呈双峰形,第一个峰值出现在08:00—10:00,第二个峰值出现在20:00—24:00,谷值位于04:00。人类淋巴细胞从淋巴器官释放入血主要发生在夜间。T细胞释放高峰在00:00—04:00,比08:00—12:00高出50%~100%,而B细胞释放高峰在20:00—24:00,后者与皮肤和支气管对抗原(室尘、青霉素)刺激的反应峰值一致。作为T细胞释放的证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