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结核分枝杆菌症状有哪些

非结核分枝杆菌症状有哪些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指除人型、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所致的感染。现已发现50多种非结核分枝杆菌,但对人致病的有10多种。非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正在增多,在一些地区已超过结核分枝杆菌。皮肤感染占MFC感染的60%。细菌培养排除继发的细菌感染。3.诊断与治疗 依据临床表现,皮损标本活检分离MFC确诊。抗分枝杆菌药治疗,环丙沙星可能有效,清创和引流适用于局限感染。禁用手术,以免扩散感染。

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l infections)是指除人型、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所致的感染。又称非典型分枝杆菌(atypical mycobacteria,AMB)或非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a other than tuberculosis,MOTT)感染。现已发现50多种非结核分枝杆菌,但对人致病的有10多种(表15-8)。

表15-8 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及病原菌

Ⅰ.光照产色菌;Ⅲ.不产色素;Ⅳ.生长快速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分离正在增多,在一些地区已超过结核分枝杆菌。NTM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很多已从地下、自来水、游泳池、鱼池、土壤、室内尘土、家畜和野生物、鸟类等分离得到。

一、堪萨斯分枝杆菌感染

本病由堪萨斯分枝杆菌(M.kansasii)所致,主要累及肺和淋巴结,皮损极少出现,皮损表现多样,可为丘疹、脓疱、疣状、结痂性溃疡、蜂窝织炎。或类似孢子丝菌病的播散感染。主要发生于免疫抑制者和AIDS患者。治疗用异烟肼(300mg/d)、利福平(600mg/d)和乙胺丁醇[15mg/(kg· d)]共18个月。

二、偶然分枝杆菌感染

1.发病特征 在接种处(手术、注射、刺伤、创伤)引起感染,经刺伤或手术/注射接种、硅胶注入、美容院的旋涡浴足等传播。偶然分枝杆菌感染(mycobacterium fortuitum complex infection,MFC)的特征为创伤后数周发生伤口感染。皮肤感染占MFC感染的60%。病原菌包括偶然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和脓肿分枝杆菌。潜伏期通常在1个月内(1周至2年)。细菌培养排除继发的细菌感染。分枝杆菌培养常在20~30d后在初始培养中分离到MFC微生物。

2.皮肤损害 外伤感染表现为暗红色浸润性结节,有或无脓肿形成,有或无浆液排出。皮损多于切口上线状排列。外伤感染多发生于肢体。外科感染在乳房增大成形术和正中胸骨切开术的瘢痕上发生。足浴并发疖病。在免疫受损个体中,感染能血行播散到皮肤(多发性、复发性肢体脓肿)和关节。

3.诊断与治疗 依据临床表现,皮损标本活检分离MFC确诊。抗分枝杆菌药治疗,环丙沙星可能有效,清创和引流适用于局限感染。

三、海鱼分枝杆菌感染

本病由海鱼分枝杆菌(M.marinum)所致,又叫游泳池肉芽肿,因发生在鱼缸内外伤后又称鱼缸肉芽肿。

1.发病特征 多见于渔民或与湖水、河水或海水、游泳池、鱼池接触者,由皮肤创伤而感染。潜伏期为1~4周。好发于手、肘、膝和足部。躯干和四肢可发生狼疮样损害。

2.皮肤损害 初起为局部单个紫蓝色斑块或结节(直径1~4cm),破溃后形成结痂性溃疡或脓肿,或呈疣状。偶见多发性或播散性损害,孢子丝菌样型损害较罕见,单个或多个结节沿淋巴引流区发展,可化脓。引流区淋巴结轻度肿大,但不破溃。免疫受损者发生较广泛的软组织感染。

3.临床分型 孢子丝菌样型,播散型。组织病理学可见,早期多形核细胞聚积,周围有组织细胞,晚期主要为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炎性浸润,偶见朗格汉斯细胞和纤维素样坏死灶。多数患者找不到抗酸杆菌,但培养常阳性。

4.治疗 该菌对抗结核药物较敏感,可用米诺环素、甲氧苄啶(TMP)、磺胺甲唑(SMZ)或利福平(REP)和乙胺丁醇联合应用。热敷可辅助治疗。禁用手术,以免扩散感染。斑块或结节性损害3个月至3年内可治愈。孢子丝菌病样损害能持续很长时间。

四、溃疡分枝杆菌感染

1.发病特征 本病由溃疡分枝杆菌(M.ulcerans)所致。发生在外伤接种部。昆虫可能是传播媒介,植物戳伤可引起感染。潜伏期大约3个月。初期侵犯表皮,组织损伤由一种对分泌的聚酮毒素,真菌内毒酯造成。一般不出现淋巴结肿大。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女性比男性多见,潜伏期3个月或更长。溃疡涂片和组织病理检查可找到抗酸杆菌。

2.皮肤损害 接种部位出现皮肤肿胀,继而扩散至真皮以致引起溃疡。向下可累及筋膜、骨骼肌,很少累及骨。溃疡发生之前可出现水疱。可触及皮下结节,溃疡无痛、溃疡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可自愈。

3.治疗 早期可手术切除结节,晚期溃疡可广泛清创后植皮。该菌对利福平(REP)、环丝氨酸(CS)、链霉素(SM)敏感,可加用甲氧苄啶或复方磺胺甲唑辅助治疗。治愈后应继续用2周链霉素和氨苯砜(DDS)、乙胺丁醇。

(李常兴 甄 琳 李雪梅 蔡志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