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核糖核酸病毒所感染

小核糖核酸病毒所感染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多数呈良性过程,可自愈,少数可再发,但须高度警惕极少数中枢感染重症病例,预后差。我国卫生部已将本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对临床病例执行传染病报卡制度。血清学试验柯萨奇病毒抗体滴度升高。3.病原学检查 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临床可诊断,确诊仍需病原学证实。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多数呈良性过程,可自愈,少数可再发,但须高度警惕极少数中枢感染重症病例,预后差。

【病因与流行病学】

手足口病(HFMD)可由20余种型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常见病原体是柯萨奇(Coxsackie,Cox)A组16型、4型、5型、9型、10型,B组2型、5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CoxA16和EV71最常见(图13-11)。EV71基因分型为A(仅有原型)、B(1~5亚型)、C(1~5亚型)三型,目前国内流行的主要是C4亚型。

我国卫生部已将本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对临床病例执行传染病报卡制度。2009年5-9月份以7月份报告病例最多,达16.206万例,死亡51例;9月份降至8.55万例,死亡28例。

图13-11 肠道病毒71(EV71)感染所致病变

【发病机制】

传播性高,在人际间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肠病毒植入胃肠道(颊黏膜和回肠中,并进入局部淋巴结,72h后发生病毒血症,病毒播散致口腔黏膜和手足部皮肤。

【临床表现】

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尤以1-2岁的小儿最多,成年人偶有感染,多在夏秋季流行。潜伏期为4~6d。病程7d内痊愈,不结痂,不留瘢痕,很少复发。

1.前驱症状 发疹前可有低热、头痛、食欲减退、咽喉疼痛和不适,20%出现颌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2.手足疱疹损害 1~2d后在手、足、指(趾)背或侧缘,尤其是指(趾)、掌跖、甲的周围及足跟的侧缘发生斑丘疹(3~7mm),很快出现米粒至豌豆大小硬性水疱,圆形或椭圆形,周围伴红晕,疱壁薄,内容澄清,呈乳白色(彩图13-2)。皮损长轴与皮纹的走向一致,数个至数十个不等。患者3~8周后出现Beau线(横嵴)、脱甲。

3.口腔损害 表现为疼痛性口腔炎,硬腭、颊黏膜、舌、唇及齿龈等处发生粟粒大小水疱,疼痛,迅速破溃呈灰白色糜烂或浅溃疡,绕以红晕(彩图13-2)。

4.心脑损害 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普通病例白细胞计数正常,周围血象淋巴细胞增多,重症病例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2.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重症病例可有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CRP一般不升高。血清学试验柯萨奇病毒抗体滴度升高。

3.病原学检查 肠道病毒(CoxA16、EV71等)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咽或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较高。应及时、规范留取标本,并尽快送检。

4.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EV71、CoxA16或其他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诊断】

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史(夏秋季发病,儿童多见);临床表现(手足口部位出现周围绕以红晕的水疱)来判定。临床可诊断,确诊仍需病原学证实。必要时再做实验室检查。

【治疗】

1.对症治疗。中药夏枯草、板蓝根或大青叶、连翘、贯众、金银花、甘草煎服,重症可使用干扰素。口腔溃疡用金霉素软膏或2%利多卡因或2%甲紫溶液外用。

(1)普通病例:患儿应予隔离,卧床休息。支持对症治疗,对症处理,必要时可服病毒药,如吗啉胍,成年人100~200mg,3/d,口服,儿童10~15mg/kg,分3次口服。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干扰素,中药清热解毒。疱疹及溃疡局部涂以阿昔洛韦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甲紫。

(2)重症病例:相关专科治疗。

2.目前治疗依据卫生部2008版诊疗方案,对该病进行分期处理。

一期,可嘱居家隔离,指导对症处理。

二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应降低颅压、限制入液量、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必要时用糖皮质类激素及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

三期(心肺功能衰竭期),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机械通气,维持呼吸机治疗参数,监护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并维持在控制范围内,选用血管活性药物、特别是米力农等。

四期(生命体征稳定期),可能仍留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要做好气道管理,避免并发呼吸道感染,给予支持疗法以促进功能恢复,并进行康复治疗。

【病程与预后】

多数呈良性过程,可自愈,少数可再发,但须高度警惕极少数中枢感染重症病例,预后差。患者可出现高热、精神萎靡、肌震颤及抖动。若伴白细胞分类计数升高和血糖升高,要及早监护和对症处理,否则患者死亡率极高。

二、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小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主要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组病毒2~6型、8型、9型、10型、22型等引起。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毒经肠道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并随血液进入全身各器官,到达口腔部位即可发生该病。

【临床表现】

1.发病特征 咽部初起为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水疱(1~2mm)和浅溃疡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其特征性的病变。病变数量不多,平均每个患者4~5个,一般为1~30个不等。常见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后缘和悬雍垂,较少见于扁桃体、咽后壁和后颊黏膜。溃疡具有中度疼痛,2~3d扩大至3~4mm直径或以上。经1~5d溃疡愈合,一般3d内退热、症状消失。

2.皮肤黏膜损害 潜伏期3~10d。突然开始发热,24~48h体温可达高峰,升至39~40℃,伴有咽不适、肿痛,幼童可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和成年人常诉头痛和四肢肌痛、腹痛。

3.并发症 偶尔伴有皮疹、无菌性脑膜炎或其他严重的肠病毒感染的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依据临床与血清学检查,可以确定诊断。本病疱疹不发生于齿龈部位,可与单纯疱疹引起的龈口炎鉴别。

【治疗】

治疗是支持性的,包括局部应用麻醉药或别嘌醇(Allopurinol,3g/L)、漱口剂治疗,对症处理,防止继发感染,处理无菌性脑炎。

【预后】

本病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型(1~2周)。本病预后良好,但偶尔伴有皮疹、无菌性脑膜炎或其他严重的肠病毒感染的表现。

由柯萨奇A组9型、21型引起者,可并发肺炎,出现高热、发绀、呼吸深快、昏迷,最后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以婴幼儿死亡率最高。

(蔡志强 彭剑波 梁劲涛 张金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