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胆固醇偏高与胆汁的关系

胆固醇偏高与胆汁的关系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治疗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药物包括保肝药、去脂药及其他药物。去脂药多为含甲基药物,能促进脂肪的溶解、转运和代谢,减少肝细胞内脂肪的沉积,在预防脂肪肝和肝硬化中有一定作用,目前已有若干抗纤维化药物问世,尚需临床进一步验证。能维护肝细胞膜完整,减轻毒物对肝细胞的损害,有明显降氨基转移酶作用,并可改善肝炎肝区痛、乏力、腹胀等主要症状。

治疗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药物包括保肝药、去脂药及其他药物。保肝药是指能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等作用的药物,如葡醛内酯、联苯双酯、门冬氨酸钾镁、水飞蓟宾等。去脂药多为含甲基药物,能促进脂肪的溶解、转运和代谢,减少肝细胞内脂肪的沉积,在预防脂肪肝和肝硬化中有一定作用,目前已有若干抗纤维化药物问世,尚需临床进一步验证。

利胆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促进胆汁分泌的药物,如熊去氧胆酸;另一类为促进胆囊排空的药物,如硫酸镁。

124.熊去氧胆酸(熊脱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1)药理作用:①能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增加胆固醇在胆汁中的溶解度,并使Oddi括约肌松弛,有溶石、利胆作用;②可促进内源性胆汁酸的分泌,减少重吸收;③拮抗疏水性胆汁酸的细胞毒作用,保护肝细胞膜;④溶解胆固醇性结石;⑤并具有抗氧化及免疫调节作用。

(2)用途:①用于预防及治疗胆固醇结石及结石所引起的胆囊炎、胆管炎、胆汁性消化不良、黄疸等;②用于治疗酒精性和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胆汁淤积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③另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回肠病变所致脂肪泻、胆汁反流性胃炎。

(3)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日8~10mg/kg,进食时分2~3次给予。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每日15mg/kg。胆汁反流性胃炎,每日250mg,睡前服。

(4)不良反应:可见恶心、呕吐、腹泻、皮肤瘙痒、心动过速等。

(5)注意事项:①孕妇、哺乳期妇女、重症肝炎、急性胆系感染及胆道闭锁者禁用;②本品不能溶解胆色素等其他类型结石,用本品溶石治疗6个月,胆固醇结石无缩小,应换用其他方法治疗;③与考来烯胺、考来替泊及含氢氧化铝的抗酸药合用可致本品吸收减少。

(6)制剂及规格。片剂:50mg。胶囊剂:50mg,250mg。

125.联苯双酯(联苯酯)Bifendate

(1)药理作用:为中药五味子提取物。能维护肝细胞膜完整,减轻毒物对肝细胞的损害,有明显降氨基转移酶作用,并可改善肝炎肝区痛、乏力、腹胀等主要症状。

(2)用途:用于治疗急、慢性迁延性肝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氨基转移酶升高。

(3)用法及用量。口服:片剂,一次25~50mg,每日3次;滴丸,一次15mg,每日3次。

(4)不良反应:轻微。仅有轻度恶心,偶见皮疹及黄疸,胆固醇增高等。

(5)注意事项:①肝硬化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②本品降酶速度快,但停药后有酶反跳,再次服药仍有效,治疗中应待血清氨基转移酶降至正常并平稳后逐渐停药,不宜骤然停药,以防酶反跳;③对肝炎之肝脾大的改变无影响,其降酶效应与肝脏病变的恢复不完全一致;④用药过程中如出现皮疹,一般加用抗变态反应药物后即可消失,如出现黄疸及病情恶化,应停药。

(6)制剂及规格。片剂:25mg,50mg。滴丸剂:1.5m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