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流脑患者脑脊液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流脑患者脑脊液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发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发热多为急性发热,常伴有畏寒、寒战等细菌感染疾病发热特点,应与败血症鉴别,但是流脑患者常于短期内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和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表现,结合细菌学检查结果加以鉴别。

一、疾病概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meningococcal meningitis)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其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严重者可致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

二、病历书写要点

(一)流行病学特点

注意患者年龄、发病季节、周围人群发病情况、既往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等。带菌者及流脑病人是本病传染源,经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发病率高。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3~4月、11月至次年5月为发病高峰。

(二)临床特点

1.常见症状

(1)发热:流脑起病早期表现为低热、咽喉肿痛、鼻咽部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出现恶寒、寒战、高热,呈现稽留热或弛张热。

(2)皮疹:大多数患者,发病数小时后皮肤、黏膜出现皮疹,皮疹特点如下。①出现部位:躯干和双侧下肢。②形态:不规则,多角形或星形。③性质:出血性皮疹,表现为瘀点或瘀斑,形状不一,大小不一,按压不退色。皮疹数量和范围与病情轻重有关,并且皮疹数量短时间内剧增或迅速融合常提示病情加重。

(3)神经精神症状:患者可有精神委靡、烦躁、嗜睡,幼儿患者可出现脑性尖叫、拒食、腹泻、易惊等症状。

(4)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欲裂、颈痛、呕吐频繁呈喷射性、血压增高而脉搏减慢、狂躁不安、谵语及惊厥。

2.症状加重及缓解因素 本病婴幼儿发病率最高,病情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尤其体液免疫是抵抗病菌发生全身性感染的主要因素,细胞免疫、鼻咽部局部抵抗力及补体亦起一定作用。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可缓解病情加重。

3.体征

(1)脑膜刺激征:由于该疾病为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临床查体时可出现脑膜刺激三联征,即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

(2)微循环障碍:暴发型流脑休克型患者可见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末梢厥冷、皮肤呈花斑状、脉搏细速、血压迅速下降甚至不能测出、少尿或无尿等休克表现,短期内瘀点迅速增多、扩大、融合成片,中央呈紫黑色坏死,且遍及全身。

(3)锥体束征:暴发型流脑脑膜脑炎型患者大脑实质细胞受损,查体时可发现巴宾斯基(Babinski)征、奥本海姆(Oppenheim)征、戈登(Gordon)征、查多克(Chaddock)征、霍夫曼(Hoffmann)征以及踝阵挛、髌阵挛阳性。

4.并发症 由于抗生素的早期应用,流脑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已少见,但由于脑膜炎奈瑟菌为化脓性细菌可并发包括继发感染,在败血症期播散至其他脏器而造成的化脓性病变,脑膜炎本身对脑及周围组织造成的损害以及变态反应性疾病。

继发感染以肺炎最为常见,尤多见于老年及婴幼儿。其他有压疮、角膜溃疡、尿路感染。

化脓性迁徙性病变有化脓性关节炎、全眼炎、中耳炎、肺炎、脓胸、心包炎、心内膜炎、心肌炎、睾丸炎等。

脑及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而引起的损害包括动眼神经麻痹、视神经炎、听神经及面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癫、脑脓肿等。

变态反应性疾病有病程后期可出现血管炎、关节炎及心包炎等。

(三)拟诊讨论策略

根据流脑患者病程中出现发热、出血性皮疹、神经精神症状甚至休克、脑实质受损症候群应与相应疾病鉴别。

1.发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发热多为急性发热,常伴有畏寒、寒战等细菌感染疾病发热特点,应与败血症鉴别,但是流脑患者常于短期内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和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表现,结合细菌学检查结果加以鉴别。

2.出血性皮疹 流脑患者皮疹性质为出血性的瘀点、瘀斑,应与其他出血性皮疹鉴别,如流行性出血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早期亦有发热头痛及出血点。但本病特有的三大主症(发热、出血、肾损伤)和典型的五期病程(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其皮疹的好发部位为双侧腋下,呈现抓痕或鞭痕样出血性皮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皮肤黏膜出血表现为全身皮肤瘀点、瘀斑,可有血疱或血肿形成,常伴有鼻腔、牙龈、口腔黏膜出血,严重者可有内脏出血,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血小板明显降低。

3.其他化脓性脑膜炎 其发病不呈流行性,也无明显的季节性,以侵入的途径可加以区别:肺炎球菌脑膜炎多见于婴幼儿及老年人,常继发于大叶性肺炎、中耳炎、副鼻窦炎、颅脑外伤等;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常继发于皮肤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脑膜炎主要见于腰椎穿刺、腰麻或颅脑手术后,常因消毒不严,器械污染所引起。主要鉴别要依靠脑脊液、血液的细菌发现和免疫学检查。

4.流行性乙型脑炎 多发生于7~9月份,有明显的季节性,以高热惊厥,意识障碍等脑实质损害表现为主。脑脊液呈浆液性改变,而大部分流脑患者脑脊液为化脓性改变,免疫学检查如特异性IgM、补体结合试验等有助于鉴别。

5.结核性脑膜炎 多有结核病史或与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起病较缓,病程长。早期有低热、盗汗、消瘦等。血白细胞正常。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或毛玻璃样,可有薄膜形成,细胞数一般在0.5×106/L以下,色氨酸试验呈阳性。脑脊液沉淀涂片可检出结核杆菌。

三、规范诊断

(一)诊断术语

1.脑疝 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疾患,由于颅内压的极度增高,脑组织被挤压到压力较小的硬脑膜间隙,或颅骨的生理孔道,引起嵌顿时就叫作脑疝。常见两型脑疝包括天幕裂孔疝和枕骨大孔疝。

(1)天幕裂孔疝:系颞叶沟回或海马回疝入天幕裂孔,压迫间脑和动眼神经,其临床表现为同侧瞳孔因动眼神经受压而先缩小后扩大、上睑下垂、对光反应消失、眼球固定、对侧肢体轻瘫,继而出现呼吸衰竭。

(2)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因小脑扁桃体嵌入枕骨大孔内,压迫延髓,患者昏迷加深,瞳孔忽大忽小,缩小或散大,边缘不齐,双侧肢体张力增高,上肢呈内旋,下肢呈伸展性强直。呼吸快慢、深浅不一,或暂停,抽泣样、点头样或潮式呼吸,常提示呼吸将停止,亦可呼吸不规则,而突然停止。

2.“华-佛综合征” 又称败血症休克型流脑,为暴发型流脑的一个亚型,多见于儿童。突起高热寒战、头痛、呕吐,迅速出现精神极度委靡、意识障碍,并可有惊厥。病人在短时间内全身皮肤出现瘀点、瘀斑,且迅速扩大并融合成片,感染性休克为本病重要特征。患者大多数无脑膜刺激征、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表现,常死于休克或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40%~60%。

(二)诊断标准

1.诊断原则 冬春季节,突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阳性者,临床即可初步诊断。发病以儿童多见。确诊有赖于病原菌的发现,免疫学检查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2.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多在冬春季,常见于儿童。

(2)典型临床表现:起病急,突然发热、头痛、呈喷射性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惊厥、小儿前囟隆起、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阳性、神志改变,严重者迅速出现皮肤广泛大片瘀斑、血压下降、反复惊厥和昏迷。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占80%~90%或以上。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脑脊液和血培养阳性,免疫学检查特异性抗原有助于早期确诊。

四、医嘱处理

(一)接诊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在20×109/L左右,或高达4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在80%~90%或以上,严重者有类白血病反应。并发DIC者血小板减少。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发病初期仅颅内压升高;脑脊液外观澄清,细胞数、蛋白质及糖含量亦正常。腰穿时针芯不要全部拔出,缓慢放出少量脑脊液,必要时脱水后再行腰穿,术后应平卧6h左右,以免诱发脑疝。进入脑膜炎期后颅内压明显升高脑脊液外观呈米汤或脓样,白细胞数显著升高,可达1 000×106/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定量明显减少,氯化物减低,而蛋白质显著增高。若经抗菌治疗后,脑脊液变化可不典型,故应在抗菌治疗开始前行腰穿术。

3.细菌学检查

(1)涂片:局部消毒后,挑破皮肤上瘀点,挤出少量组织液涂片,以革兰染色,可见脑膜炎球菌。阳性率达80%以上,是早期诊断的依据之一。脑脊液沉淀涂片阳性率可达60%~70%。有时在周围血液涂片的白细胞中,亦可发现脑膜炎球菌。

(2)细菌培养:血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但阳性率很低,有报道未经治疗的败血症期阳性率为25%~50%,故阴性结果不能排除流脑。但对慢性脑膜炎球菌败血症的诊断此项检查很重要,脑脊液培养细菌的阳性率亦低。

4.免疫学检查 近年来开展多种免疫学检测方法,有利于早期诊断,特别对已用抗生素,不易查到病原菌的患者价值较大。

(二)规范处理

1.一般与对症治疗 就地隔离治疗,保证足够的液体,尽量以口服为主,防止并发症,注意休息。对高热、呕吐严重、昏迷者,给予适当输液,成人2 000~3 000ml/d,小儿每日60~80ml/kg。高热不退,可用冰袋、冷毛巾敷额或腹股沟,酒精浴等物理降温;安乃近滴鼻等。头痛者酌情给阿司匹林,50%葡萄糖40~100ml静脉注射。躁动惊厥者用10%水合氯醛灌肠,成人10~15ml/次,或用安定。镇静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对病情的观察。

2.抗生素应用 对各型流脑患者应尽早、足量应用细菌敏感并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生素。

(1)青霉素:青霉素对脑膜炎球菌有杀菌作用,然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为血浓度的10%~30%,但注射大剂量能使脑脊液达到有效药物浓度而获满意疗效。成人每日800万~1 200万U,小儿每日20万U/kg,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疗程5~7d。

(2)氯霉素: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为血浓度的30%~50%。对脑膜炎球菌有明显抗菌作用,但因其对骨髓的抑制作用,一般用于对磺胺、青霉素过敏或实验室证明对青霉素及磺胺有耐药者。每日50~100mg/kg,成人每日2~3g,根据病情分次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治疗中应密切注意对骨髓抑制的副作用。

(3)头孢菌素类:第三代头孢菌素易透过血-脑屏障,常用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疗效较好,在脑脊液的浓度高,广谱抗菌,毒副作用小。头孢噻肟钠成人剂量每日3~4g,儿童剂量每日150mg/kg,分3~4次静脉快速滴注,头孢曲松成人剂量每日2g,儿童剂量每日100mg/kg,每日1次静脉快速滴注。

3.抗休克治疗 适用于暴发型流脑休克型。

(1)补充血容量:一般首先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具有扩容、改善微循环、防治DIC发生;首次量500~1 000ml,有严重肾功能减退,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出血倾向者最好勿用。以后可输入平衡液及葡萄糖液等,主要供给水分和热量。根据中心静脉压、尿量及休克纠正程度等调整补液量及速度,待休克纠正后滴速应减慢,输液量减少,以免引起急性肺水肿。亦可先给5%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成人轻症400ml/d,重症休克600~800ml/d,儿童3ml/(kg·次),以后根据血CO2结合力pH等再进行补充。

(2)血管活性药物:旨在调整血管的舒缩功能,疏通微循环的淤滞,以利休克的逆转。在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后,如休克仍未纠正,病人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及眼底动脉痉挛者,属低排高阻型休克(冷休克),可选用血管活性药物。目前国内多采用山莨菪碱(654-2),剂量0.3~0.5mg/kg。重症可用至1~2mg/(kg·次),每10~15min静脉注射1次,经数次注射后有效者面色变红、四肢转暖、血压回升时,可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至逐渐停用。

如果应用山莨菪碱(654-2)治疗无效,可改用间羟胺与多巴胺联合应用。

(3)强心药物:抢救中密切注意心功能变化,每输液250ml应复测中心静脉压(CVP)1次;如中心静脉压高于正常而动脉压和休克仍未改善,可快速给予洋地黄类强心药,如毒毛旋花子苷K或毛花苷C。

(4)抗DIC的治疗:休克型常继发DIC,高凝状态宜早期应用肝素有助于纠正休克、减少出血倾向和降低病死率。每次剂量为0.5~1mg/kg,加入10%葡萄糖液40ml静脉推注或加100ml静脉滴注。如已进入低凝消耗阶段可应用6-氨基己酸4~6g,加于10%葡萄糖液100ml中静脉滴注,(儿童1~2g/次),必要时4~6h重复1次。

4.脱水药 多应用于暴发型流脑脑膜脑炎型,但对于其他临床类型流脑患者出现颅内高压时亦要酌情应用,常用脱水药以20%甘露醇为主,每次1~2g/kg。50%葡萄糖液40~60ml,根据病情4~6h或8h静脉快速滴注或静脉推注1次,直至呼吸、血压恢复正常,颅内高压症状好转为止。如症状严重时,在2次应用间隔期中以50%葡萄糖液40~60ml静脉注射1次,以免出现反跳。应用脱水药后应适当补充液体、钾盐等,以保持轻度脱水状态为宜。应用甘露醇时注意肾脏功能。

5.肾上腺皮质激素 它能减轻毒症和稳定溶酶体膜,抑制血小板凝聚,并有促进炎症吸收,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等作用,对纠正休克有一定帮助。成人10~20mg/d,儿童0.2~0.5mg/k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休克纠正后应迅速减量或停药,疗程不超过3d,早期应用,效果较好。

6.呼吸衰竭的处理 加强上述脱水方法,积极给予吸氧、吸痰,头部放置冰袋降温以防治脑水肿可预防呼吸衰竭,如已发生则应及时给予洛贝林(山梗菜碱)、尼可刹米(可拉明)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及给氧。若效果不明显,应及时行人工呼吸、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尽量吸出痰液和分泌物,加压给氧,或用人工呼吸机等,直至自动呼吸恢复。

7.冬眠疗法 主要用于高热、频繁惊厥及有明显脑水肿患者。

(周俊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