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这种抵触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这种抵触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发生的几次严重疫苗安全事故,让中国卫生管理部门的公信力大为下降。前几年的山西疫苗案,患者疑似因疫苗灭活不彻底而致病。实际上,媒体对疫苗安全的质疑以及由此导致的民众担心可以说是“环球同此凉热”。1974年,英国有媒体报道称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发生了36起严重神经系统反应。6年后,英国麻腮风疫苗接种率由最高时期的92%降至81%。该论文观点还波及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疫苗抵制”运动。

这种抵触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对疫苗的负面评价,和卫生部门缺公信力、媒体缺专业素养有关

疫苗解决了曾深深困扰中国人的天花和麻疹,要说“上医治未病,防患于未然”,疫苗当之无愧。但为什么国人对疫苗的信任度就是不高呢?

近年来发生的几次严重疫苗安全事故,让中国卫生管理部门的公信力大为下降。它实施的大型公益行动本来就不容易获得公众的信任。但需要注意的是,疫苗导致的最严重问题有两种:其一是疫苗已经失效而未被察觉,让接种者在无意识情况下暴露于相应疾病之下,这对于狂犬、破伤风之类疫苗来说,将可能产生严重后果;其二是疫苗灭活不彻底(或减毒不到位),这相当于给接种者注射了相应病原体。前几年的山西疫苗案,患者疑似因疫苗灭活不彻底而致病。

这两种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低级失误,和疫苗本身的安全性没有关系。而且如前所述,不能因噎废食。

除了卫生部门缺乏公信力外,媒体的误导难辞其咎。比如前两年有一组颇具影响力的报道“疫苗之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即使按照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公布的疫苗不良反应概率算,那也意味着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

这段话的问题在于,把“不良反应”直接等同于“终身残疾”了,从而得出骇人听闻的结论。

不只中国,国外也有几起著名案例

实际上,媒体对疫苗安全的质疑以及由此导致的民众担心可以说是“环球同此凉热”。美国著名儿科医生西尔斯写道:“媒体灌输给父母们关于接种疫苗的矛盾建议。父母们一方面怕宝宝得某种疾病,希望给宝宝接种;另一方面又担心宝宝产生媒体宣扬的严重恶劣反应。这就是人们对于接种疫苗以及相关副作用等的大体观点。”

1974年,英国有媒体报道称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发生了36起严重神经系统反应。电视新闻持续报道此事,公众丧失信心,导致接种工作中断,接种率从81%大幅下降到31%;日本在同一时期,也因为媒体报道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而发生了与英国几乎完全相同的一幕:百白破疫苗接种率从1974年的80%下降至1976年的10%。事后证明,所谓“严重神经系统反应”,并不严重,很多都只是轻微症状。

1998年,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一篇论文,称麻腮风疫苗可能引发自闭症,经媒体报道后,不少家长拒绝为孩子接种该疫苗。6年后,英国麻腮风疫苗接种率由最高时期的92%降至81%。该论文观点还波及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引发了全球范围的“疫苗抵制”运动。但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开展了长期研究后,最终并未发现麻腮风疫苗与自闭症存在关联。2010年,英国医学总会吊销了该论文作者的行医资格,《柳叶刀》也撤下了相关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