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研修共同体

网络研修共同体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网络研修是一种以网络协同学习平台为技术支撑而开展的有组织、有引领的教师自主研修活动的新方式,它不是对传统的教研和面对面的集中培训的取代,而是对传统的教师常规教研与培训的增容、延伸与发展。每位工作室成员的博客工作情况将纳入检查统计,并公布结果。

教育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化的专业发展”为核心理念的网络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最重要途径。

网络研修是一种以网络协同学习平台为技术支撑而开展的有组织、有引领的教师自主研修活动的新方式,它不是对传统的教研和面对面的集中培训的取代,而是对传统的教师常规教研与培训的增容、延伸与发展。它打破传统教研培训活动的时空局限与资源交流的限制,将面对面研修活动与远程研修活动密切结合,虚拟和真实两种研修环境密切结合,给教师提供更为多元、自由的发展选择。网络学习的特征包括自主性、交互性、开放性、终身性、合作性、创造性、开放性、多元性、虚拟性、技术性等。

网络协作研修共同体主要通过以下形式发挥作用。

(一)博客家园

博客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交流形式,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以及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一种网络出版方式。它作为网络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影响我们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甚至教育理念。一些教育相关部门和单位,建立了自己的窗口博客。泸州市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博客就有“广营路小学教师博客联盟”“龙马潭区教育局官方微博”“泸州教育腾讯微博”“泸州高中腾讯微博”等。它们产生教育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研修成长。教师个人博客更是以不可挡之势兴起,远比雨后春笋。泸州市名师工作室成员人人创建了教师个人博客。仅泸州市“语文名师工作室”教师博客就有谢华、郭家琴、曹昌平、魏云仙、何浩英、郭燕、任庭勇、周林、梅先国、徐艳、陈勇等27位。目前,许多学校和团体均明确要求每位教师开建自己的教育博客,教育博客已成为教师的一张名片。教育博客在教师的研修成长和教学技能水平提高上都发挥着不小的积极作用。

例2-22 教育博客是我最美的相遇

教育博客,是我教师专业成长中最美的相遇。那么,教师如何建立、经营和考核博客,用好博客呢?

建立博客,使之成为精神的后花园

首先,选定精神耕耘的主场地。新浪博客阵容强大、功能齐全,外加很多教育名流、名家都在新浪安家,方便拜访、串门、留言、评论等交流,建议大家选定新浪开博,如果以前有其他博客的做一个链接转接一下即可。

其次,注册登记。博客名称是传递给别人的教育名片,要浓缩精华,将教育思想蕴涵其中。定名后不要轻易改变。我的博客名称是“爱的色彩”。因为爱是有温度、有颜色的,滋润教育生命的。我的教育座右铭是“人类因为爱而温暖,教育因为爱而精彩”,当然,也可以用实名开博客,展现朴素真诚的交友风格。新教育朱永新的博客、中国教师梁恕俭的博客、王君(青春之语文)、李镇西、蒋自立、吴非、王东、杨富志的博客等就使用的实名。

再次,尽快熟悉新浪博客版面的功能,在上面开辟设置自己的主打栏目。可设置多达25个版面内容,非常便捷。比如我设置了“草根首页推荐”“博文分类”等15个小栏目,将自己所写文字分类存放。再精心选择链接常读博客作为“精神滋养”,使之像一个开放式图书馆摆在自己面前,随手可取,自由开合。往往这些博客又链接着许多博客,内容十分丰富。比如,要点读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所成员的文章,我只需要链接“李镇西教育思想研究”总博客即可。想读到全国很多语文教师的博客,我就链接了“中国教师梁恕俭”老师的博客,又比如链接了一个“全国特级教师”博客,就有100多名教师的精华博客绵延不绝展示……还可用一个小分类来存放转载文章,方便查询资料。

经营博客,使之成为动态更新的展示厅

让博客成为“一个人的教育史”,记载教育生活,随笔思考,甚至是性情文字。正如坚持数年“每日一博”的梁恕俭老师说:写作即观察,写作即思考。日积月累的观察,能够为写作带来无尽的源泉、力量和基本素材。只有悉心观察,才能引发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写作是一个记录、整理、反思、提升、创造的过程——对于教师成长不可或缺。上海虹口区教育局局长常生龙也是坚持每日一博。前沿很多资讯都可以为我们打开一片教育视野,增添浓厚教育情怀。

点击鼠标,指尖飞翔,文字就像精灵一样跳跃出来。慢慢累积,就有了自己的博文园地。一般文字量比较少时,多固定读一些你喜欢的博文,留评,不在乎别人是否回复。慢慢熟悉了,别人对你的留评感兴趣,回头点击阅读你的博文,就会发现,因为相同志趣的文字就多了互访。在网络世界中,“尺码相同”的教育者,就会有了更多话题。不断触及碰撞,感悟也就成了博文。博文长短不限,题材不限,关注真与善,关注教育反思沉淀,生成自己的教育思考。

考核博客,催生前行的力量

作为一个名师团队,我们对博客进行每月检查。每周不少于2篇原创文章,不少于3篇转载文字,每一篇转载文字要写上转载评语;每月不少于1篇读后感;每一学期,博客进行小小评比。每位老师建立博客后就将博客地址发在群里,互相链接在博客上,方便大家交流学习。每位工作室成员的博客工作情况将纳入检查统计,并公布结果。

新浪博客是我不断向外学习交流的平台。教育前沿的风景如春风浩荡而来。东西交会,南北贯通,时代的凯歌激励我永不悔倦!每天加一块石头,教育的童话城堡就会一砖一石砌成!每天播种一粒种子,一棵树一棵树生长着就有了森林的浩瀚!坚持,向着教育的梦想出发!(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 谢华)

网络交互式的博客家园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大大拓展了传统教育的时空,带来了令人激动的无限变化和无限可能。

(二)网络工作坊

网络工作坊(也称“网络工作室”)是由同学科教师或教育研究管理者组成的若干合作学习、协同研究的互动群组,是教师交流经验、探究问题、促进日常专业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名师专家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的一个信息化平台。泸州市忠山小学“教师成长工作坊”以“研行一体”的学习型组织发挥影响力,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平台。

例2-23 对“教师成长工作坊”的思考

忠山小学加强“自我加压”、不断反思意识,帮助教师建设人生目标,并在趋向目标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教师工作坊”的思路因此而确立。

实施途径:通过“教师成长”工作坊制度的建立,力求为年龄40周岁以下的市、区、校级骨干以及教学业绩优良、能力强、参训积极性高、成长愿望强烈的教师,培育教育成长基地,打造教育思想成果,推动工作室中的“种子”教师从平凡迈向优秀,从优秀迈向卓越。

工作坊的机制:以教师自主发展为核心,以工作坊研修为主体,以集中研修为补充,以区域送教游学为契机,积极建设我校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探索我校教师自主、联动、开放、共享的发展路径。聘请谢铭、宋明清、周健、熊生贵、袁小平、邓伯勇等区域教育专家,形成工作坊导师团。

学校的支持:提供一切有利的条件及经费保障,促进成长。具体举措如下。(1)工作坊可以是个人名义,也可以是学科团队工作坊,还可以是项目研究工作坊。(2)工作坊成员纳入区、市骨干教师培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市、区骨干教师评选在工作坊优秀成员中产生。(3)学校为工作坊配置办公设施,征订教育报刊,并给予其他工作支持。(4)学校为组建工作坊设立专项资金,按照基本运转、专项补助、项目奖励划拨,保证专款专用。经费主要用于:工作坊添置书籍、课题研究、专题研究经费;专家授课费;与培养工作有关的会务费。(5)工作坊内优秀研修员、学员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审、评先评优中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成果突出、业绩显著的学员和研修员,在参加学术会议、科研活动、外出考察、高端培训中优先安排;工作成绩计入学校的工作量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领衔名师及工作室成员每年折算教师继续教育灵活性培训50学时。(江阳区忠山小学 杨宏)

“网络工作坊”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产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业已成为促进教师发展,培养优秀教师的重要形式。正如一些“个人工作室”所宣言:“在这里,我们期待一场滋养心灵的盛宴华美登场,期待无数耀眼的智慧火花碰撞闪耀,期待萦绕心中的种种疑问找到答案,期待未来的美好在此次相聚中绽放。让我们背起思想的行囊,向着目标出发!”

(三)网络社区

网络社区就是社区的网络化、信息化形式,一般称BBS,即电子公告牌,是对现实社区的模拟,用于信息的共享、交流、倾诉等。它是一个以成熟社区为内容的大型规模性局域网,涉及多种综合信息服务功能需求,同时与所在地的信息平台在电子商务领域进行全面合作。“信息化”和“智能化”是网络社区的技术手段。

网络社区的主要形式有:电子公告板(BBS)、聊天室、讨论组、论坛等。会员通过张贴信息或回复信息,进行实时交流、话题交流、电子邮件交流等,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较有影响力的网络社区有百度贴吧、天涯社区猫扑网、西祠胡同、城市中国、凯迪网络、凤凰论坛等。教育类网络社区有教育在线论坛、K12教育论坛、中国网络教育论坛等。“中国教师成长网”就下设了新思考教育论坛、教师心理学论坛、教师教育学论坛等。各地、各校的教师成长论坛和教学类社区论坛更是数不胜数。

例2-24 相聚论坛,美丽无限

开班学习后,学员们表现积极,认真学习培训课程,主动参与论坛研讨,按时提交各类作业。大家将所学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在班级讨论区里积极研讨,互动交流。学员们提交的教学设计与反思让人仿佛看到那充满生机与活力令人向往的“高效课堂”。这里有青年教师的虚心进取,有老教师们敢于向新时代、新事物挑战不服输的精神,它们时时感动着我。石岭学校牟艳琼老师在学习感悟中写道:累并收获着。每天按时打开电脑,登录网站学习,成为我这一个多月来必做的功课。虽然有时感到很累,但老师的褒奖、同伴的鼓励,让我一次次鼓起勇气前行。有时跟孩子争抢电脑,只为那一段还刚刚开始的视频……聆听专家的教导、观看名师的课堂,我享受到了优质教育的资源;反思自己的教学、研讨一个个问题,我感受到了教育教学的欠缺。原来练习课可以上得这样有趣,原来练习题的设计有这样多的奥秘。原来看似小块的知识中都包含着那么多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处于职业倦怠的我,要加油哦!(江阳区教培中心 李敏)

(四)QQ群

QQ已成为人们广泛采用的一种聊天和信息传播工具。利用它,人们可以方便地用文字、语音和视频等方式进行在线联络,QQ群凭借其大众、方便、实时、高效的特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网上的教育教学研究之中。展现了一种多元开放、多向互动、多方支撑的网上教研新格局。思想在这里碰撞,经验在这里分享,能力在这里提升。教师每时每刻都能充分领略开放、民主、互动、协作、支持所带来的便利和成长喜悦。各种各类的教师群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无处不在的QQ群拉近了你、我、他的距离,突破了时间、空间上的“瓶颈”,让泸州市教师的成长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利用QQ群开展主题讨论,加强教学实践研讨,加强教师间的思想文化和经验交流,共享文件和资源已成为教师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和非常有效的学习成长模式。它更好地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互动,让他们在交流与碰撞中聚焦观点,提升思想,实现共享,共同进步。

例2-25 在网络研修中成长

我加入的教师QQ群有十多个,长期坚持参加省“中学数学教研在线”、市“高中数学教研群”UC教研房间的活动;人教网、四川省中学教研网、高考资源网、骨干教师高端研修坊、高三清华视频、微课等,积极参与论坛交流。在自由而惬意的网络中,我学习着,反思着,也成长着。

我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讲述着工作、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细说着学校管理、教学工作、教研交流等方面的感受,记录着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教研足迹。

在市级教研员的支持下,我组织我校数学骨干教师组建了初一至高三年级的网络备课室。我们每天有计划地在聊天室里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周三是初、高中集体备课,周五是课例研讨活动。积极参与省、市、区级数学教研活动,通过研修提炼出我校三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生本教育”。我们尝试通过“论坛交流——UC说课、研讨——反思改进——课堂实践——UC录像回放、研讨——反思再设计”的网络教研模式,使教师钻研教材能力、备课能力、执教能力等得到了发展和提高。(田家炳中学 刁如金)

(五)微信群

微信是一款可快速发送文字和照片、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的手机聊天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将内容分享给好友和微信朋友圈。以微信群形式建立的网络协作研修共同体,与QQ群类似,也是一种教师学习、共享、合作、互动、交流、提升、共同成长的有益模式。另外,飞信也具有相似功能,在此不再单列阐述。

近年来,泸州市通过网络研修的教师总数已占到全省的1/6。其立体式研修模式,采取国培、省培、市培、区县培训、学校研修的“五级联动”措施,形成教师培训目标立体化、课程立体化、方式立体化、评价立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目前已开始在全省推广。

“随着网络的不断繁荣,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都变得那么的方便和容易。听大师们讲课、向专家们请教、与学员们进行在线交流是那么的随心所欲,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限制,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学习已经没有了距离,讨论也不再是那么单一,资源的开发与积累也不再是那么的势单力薄。所以,我找不到什么理由来放弃。”这样的感受正是绝大多数教师的心声。

例2-26 网络,给了我们飞翔的翅膀

网络研修为教师打开了方便之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随时走进网络选择性地学习、下载资源、求助、发表评论,不断地更新观念、历练课堂、积累智慧。在与专家的对话、名师的引领下,每每有新的收获,常常下线后都还余兴未足,念念不忘。

尤其对广大农村教师来说,网络研修这块资源就愈显现出它的实用性和影响力了。许多培训活动,集中培训仅有几天时间,但后续的网络研修就历时三个多月。拓宽了时空,延伸了内存,让更多的农村学校和边远山区教师在研修中得到了提升、引领,得到了更多同仁的帮助,有更大的收获和提高。它触动了我们的心弦,充盈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熏染和助推作用,也大大缩短教师的成长历程,节约了人力和财力资源。

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在这网络中学练、储存知识能量,与同仁们抒发教育情怀,交流心得、解决困惑、互帮互助、传递新的教育信息和理念。与专家对话,同名师交谈,目睹名优教师的课堂教学风范。沉寂、饥渴的心灵得到浇灌。“眼前一亮”“为之振奋”“胜读十年书”“少走弯路”等言语和感叹常常出现在教师的网络对话、心语间。教师的体验、帖子、评价语、成功之举等在网络空间激情飞扬,吐露芬芳,网络的春风让教育的净土春色满园。教育的魅力和网络的优势就在这期间体现了出来,教师们学习的动力就在这网络平台中彰显。

通过几年的网络研修,我迅速地成长着,在教育教学中崭露头角,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在专家、名师的引领下,正沿着专业化、整体化的方向发展、提升。在网络研修的舞台上,我还将演绎更多的精彩。(江阳区通滩小学 杨开春)

校本化研修、区域性专业发展、网络研修等共同体的交融和交互作用,形成了以教师个体专业成长为核心的一个立体大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类似于1+1>2、1+1+1>3的作用。立体研修环境塑造出的效果往往是化学变化式的和倍加的,有着无限增值空间。立体式研修,正以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强大磁场吸力和巨大影响力,作用于教师的研修和专业成长。

【注释】

[1]王丽静,邱素玫.成为教师:师院生的专业认同[J].教育研究月刊,2002(9):33-35.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143.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年),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被誉为“精神分析之父”。

[4]百度文库《教师心理素质培养心得体会》http://wenku.baidu.com/view/8b84c342b307e87101f696a8.html.

[5]信息来源于凤凰网>健康>心理>《教师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八成老师压力巨大》http://health.ifeng.com/psychology/detail_2011_09/09/9071988_0.s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