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形成绿色生态的客观环境

形成绿色生态的客观环境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研修客观环境的建设要以绿色、生态、可持续为大原则,同时以多维度、多途径、包容式发挥合力作用,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研修环境。各级领导和管理者们,也要把教师成长放到新的高度,为教师成长创造绿色生态环境。政策开道,行政支持,正是最有效的资源和对教师研修环境的强有力优化。立体式研修本身就是多元的,研修中的民主意识和人文关怀,是连接学校管理者、培训机构与教师的情感纽带。其次,制度管理是立体式研修的保障。

教师研修客观环境的建设要以绿色、生态、可持续为大原则,同时以多维度、多途径、包容式发挥合力作用,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研修环境。

(一)政策开道

首先,领导和管理者作为政策的制定、传播和执行者,要给予教师成长以最大的行政支持。在教师成长路上多“推一把、拉一把”。比如,多“走出去,请进来”,多开“绿色通道”和“绿灯”,多政策、经费上的扶持,多研修条件的创造,多研修成长的激励,才能调动教师积极性,变“要我成长”为“我要成长”。近些年来每次国培,国家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足见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各级领导和管理者们,也要把教师成长放到新的高度,为教师成长创造绿色生态环境。

泸州市对教师参加高端培训十分重视:认真遴选优秀中小学校长、酒城讲师团成员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坚持派出基层学校管理者和骨干教师聆听泸州市举办的国内顶级专家讲座,充分发挥名优校长和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科教学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每次各级、各类教学和研修活动,泸州市都抓住机会,在名额上以有增无减为指导思想,尽可能最大范围地让更多的教师外出学习。

着力打造一支师德优良、技艺精湛、纪律严明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队伍,是各级政府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泸州市党委、人民政府、市教育局坚持把教师专业发展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通过各种政策的支持,营造研修立体环境,探索优化教师成长的路径,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例2-7 泸州市教师专业成长政策支持及成效例举

为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泸州市教育局出台了《泸州市中小学教师市级培训管理办法》,命名了泸州职业技术学院、泸县教师进修校、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叙永县教师进修校4个教师培训机构为“泸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在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后,泸州市教育局又把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创“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国示”)工作纳入泸州市打造“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教育培训中心”规划。刘涛局长亲任“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创‘国示’工作指导组”组长,指导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创“国示”工作。仅江阳区创建“国示”就拨款87万元。

在领导重视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泸州市注册率、学习率、合格率均达到100%,培训成绩居于全省前列。泸州市教育局被评为“国培计划(2011年)——四川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先进单位。

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培训,泸州市教育局还邀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等19名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组专家莅临泸州(2012年),对全市2000多名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数、外、物、化等八门学科的中小学骨干教师进行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全方位培训。通过与课标修订组专家面对面交流,让教师们站在最高层面对新课标进行最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政策开道,行政支持,正是最有效的资源和对教师研修环境的强有力优化。特别是在管理方面多出台一些鼓励教师研修的奖励政策,从人、财、物等方面对研修加大政策支持,可以大大调动教师研修的积极性,变“要我成长”为“我要成长”。

政策开山引路,工作推进就自然更加容易和顺利。对于教师的管理机构、培训机构来说,要积极争取政策、用好政策,让政策为教师成长服务。泸州市三区四县,在政策、模式和操作上大致相同。上至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下至各县区委、县区政府、县区教科局,对教育的重视,在政策上的支持,在经费上的投入,都为教师专业成长营造了较为宽松和良好的大环境。

(二)优化管理

营造教师研修的生态环境,管理必须优化。如何优化呢?首先,人性管理是立体式研修的根本。“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法治”只有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融合制度的冷峻和人性的温暖,才能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实施效能。立体式研修本身就是多元的,研修中的民主意识和人文关怀,是连接学校管理者、培训机构与教师的情感纽带。它能最大限度地去满足人们的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适度的宽容恰恰是尊重和理解的体现,比如,研修中不完全搞“一刀切”“齐步走”,而是因材而宜,个性发展,扬其所长。善于聆听教师的呼声,多疏导、交流,使教师对学校、对培训团队有归属感,进而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亲切、和谐的环境。这样,前进路上更多的将是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的优秀集体和强大力量。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有了人性的管理,教师才更有甩开膀子往前奔的成长激情。其次,制度管理是立体式研修的保障。管理上水平,制度要先行。教师专业成长和研修提高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必须要有全盘的规划和考虑,要有一整套切实可行、周密完善的规章制度。有了好的制度管理,教师的研修成长也才有章可依,才能进入正轨,成为常态。另外,科学管理是立体式研修的方法。从机制健全、结构合理、分工明确、服务到位等方面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才能形成一个民主、和谐、积极、向上、高效的研修环境。同时,开放管理是立体式研修的革新。新时期需要新思想和大胆的探索、改革和创新。一切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在思想观念上,要勇于迈步。过去有的学校领导对教师出去学习、培训,参加教研活动,担心的重点并不是放在教师的进修上,而是害怕产生费用而畏手畏脚,甚至一概能免则免。长此以往,教师们就成了坐井观天的青蛙。没有社会生活更广阔的视野,没有教育科研更高远的视角,教师的研修成长显然是极其困难的。思想和眼光再开放一些,改革步子也适当迈大一点,多一点“请进来,走出去”,多一些新想法、新点子、新举措。只要以实效为目标,开放管理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最后,精细管理是立体式研修的品质。细节决定成败。把管理工作做细做精,就能造就不一样的管理效能。管理,应该从“规范保障”走向“精细发展”。力求把事情做得更认真、更精细、更完善、更加注重品质。把“细节问题”做够、做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管理功效,教师的成长空间也就将有较大的提升。

泸州市忠山小学以制度管理促进立体式研修,其中举措可供借鉴。

例2-8 构筑制度体系,促进立体式研修

我校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校本研修,构筑了配套的制度体系,促进教师成长,形成了忠山小学的教学特色品牌。

制度一:天天巡课制。我校成立了教学结构改革督导评估组,每天坚持对课堂进行巡查,对教师们的上课情况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实名登记,将检查情况每天进行张贴公示,每周教师大会进行情况通报,将检查情况纳入教师个人绩效考核。

制度二:课堂天天开放制。2010年开始,学校一边进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实践,一边开放“读练课堂”,接受来宾的参观学习,以开放来倒逼改革,让教师们带着压力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们成长的步伐,促进了学校课改工作的快速推进。

制度三:来宾观课有奖制。为了促进教师们对课堂的开放,凡是来校听课的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听课的班级,我们再根据来宾对教师课堂的评价给老师们相应的奖励。

制度四:课堂教学评价制。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读练课堂”的积极性,教师们建立了班级自主学习评价表、学生个人自主学习评价表等。老师们选用行之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制度五:人人过关考核制。学校针对课改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修正,不断对教师们提出新的要求,学校通过人人过关考核等竞赛活动,让教师们从中找到自己的差距。

制度六:课堂问题研究制。我们摒弃原来的课题研究形式,改为问题研究,针对“读练课堂”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的探索,先后梳理了十几个微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们不断成长。

制度七:课改先锋评选制。每学期评选一次课改先锋,促进教师们不断深化课堂改革,在不断成功体验当中去刺激教师的成长积极性。同时,通过先锋教师们讲座、上课、论坛等形式,带动一批年轻教师迅速进入研究和改革状态。

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创新,切实转变了教师们的教育观念。老师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收获成功的喜悦,现在,很多教师已经实现了“天天公开课”。一大批教师成为名师,应邀到全国各地讲课讲学。(忠山小学 谭星)

有了好的管理,出人才、出成绩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泸州市各县教育局还专门组建了省级教学名师库,通过名师个人档案建设、外派学习、培训培养、全面包装等一系列管理举措,把他们锻造成学识渊博、教育教学能够自成一家的领军人物。大量的名师都是在政策扶持和完备的管理中成长起来的。

好的管理,还要包括多元的评价。从多个方面、多种途径全面评价、考核,给教师研修成长以客观的、过程性的、充分的肯定和激励。当今我们着力于对学生的评价改革,殊不知对教师的评价也应如此。对待教师成长可以有批评,但也应以鼓励为主。有的教师某方面没有优势或做得不够好,但或许在其他方面较为出色。因此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单一,更不能只看所教学生的考分,而要以多元的、立体的、综合性的评价,尽可能给以肯定和鼓励。另外,要通过大力宣传、奖励等手段,激发教师追求高层次需要的欲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教师以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发挥聪明才智,尽善尽美地实现研修成长,做好教育工作。通过授予荣誉,送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培训等提供机会的方法来鼓励和激发教师,爱护和培养教师成就感,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研修成长。

例2-9 走在研修成长的春天里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回溯研修路,不由要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多年来给予我的肯定和激励,感谢他们在我困顿、欠缺之时给予的包容和帮助。每一点小小的成就正是在每一次夸奖、每一次鼓舞当中畅饮阳光雨露而成长起来。

在多元、包容的评价环境中,我先后研读教育名著和相关作品三十余册,写下读书笔记百余则,生活随笔不少;微型课题成果年年获得区级一等奖;本班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已经完成自主学习课堂序列研究;坚持每周跟随余安中老师研习书法,对柳书颇有心得,技艺娴熟;形成旅行档案数套;在江苏徐州师范大学全国骨干教师培训中,执教《珍珠鸟》获赞,被评为“优秀学员”;成都师范学院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中执教《圆明园的毁灭》获赞,被评为“优秀学员”。成功的喜悦使我充满了干劲,研修成长之路也就时时春光明媚,处处繁花似锦。(七中佳德学校 何晓琴)

(三)营造氛围

研修不仅是一种进修提高的方式和制度,更应从形式、制度逐渐走向文化,形成非物质性的较为固化的文化传承。从现实来看,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工学矛盾”等问题,再加上迫于上级行政部门的“高压”和学校的强势干预,不少教师仍处于“被研修”状态,徘徊于研修“门外”或者研修“边缘”,基本是为完成任务而走过场。这种“伪研修”实则浪费生命、浪费物质和资源。因此,要从自身资源条件出发,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策划研修活动;以实践反思为抓手,促成理念化行为;以制度完善为手段,再造研修行为习惯;以研究实践为平台,革新教学活动和方式;以合作分享为载体,培育研修精神。通过种种具体实践活动,重建校本研修实践的理念和文化。努力营造出一个风气正,氛围浓,目光高远,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刻苦钻研,思想解放,注重创新,富于人格魅力和献身精神的研修文化环境,形成研修之真境界。在这样的环境中,通过竞争、评比、传、帮、带,促进全体教师奋发向上;通过众志成城、团结奋进的研修文化氛围的打造,对教师形成一种空气包围式的影响。有了人人争先、求真务实、奋勇向上的大环境,教师的研修成长也就自成路径。

例2-10 青蓝工程,“五子研修”

我校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快新教师岗位成才的步伐,发挥中青年教师的主力作用,推行“五子研修”的“青蓝工程”,激发了骨干教师和老年教师的示范带头和指导引领作用。

一是“出点子”。定期召集新教师培训会、座谈会,给他们想办法,出主意,力求更快地熟悉业务。让他们各自拜一名老教师为师,全面学习老教师的优秀经验和敬业精神,在教师之间形成互学互助的良好氛围。

二是“指路子”。对于新教师,根据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在他们自制目标的前提下,教科处、教研组指导他们分别制定短期以及中长期目标,为他们的发展指明方向,缩短了他们岗位成才的时间。

三是“搭台子”。为给新教师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校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赛课和说课活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新教师们上课的技巧与方式。

四是“压担子”。学校采用新老挂钩师徒结对的方式,要求每名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每学年必须结对帮带2名年轻教师,并将帮扶对象的业务成长速度以及成绩记入对老教师的考核之中。开展“师徒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五是“量尺子”。学校规定,每学期教师听课不得少于20节,中层干部每周深入课堂听课不得少于1节,45岁以下教师每学期必须上好一节公开课。学校开展“五课”展示活动:新教师合格课、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研讨课、优秀教师示范课和知名教师风格课。给了每个人一个标准,做到了毫无偏废,齐抓共管。(泸县太伏中学 王辅华)

以上“五子研修”的打磨,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面。研修文化的开掘,空间巨大。打造研修文化形成浓厚氛围,产生持久强效的合力,再加之以全套机制磨砺打造,必将使教师更快成熟、成才,更能专注和献身于教育科研事业,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各地各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尝试和创新,归纳实践经验和智慧解决实际问题,上升到理论,形成自己的文化和特色。

研修环境好不好,很大程度上要看氛围好不好。有的学校风气不正,爱说风凉话的人多,则容易造成消极思想泛滥;爱推诿任务的人多,则工作极难顺利推进;总认为教师的研修培训是形式的人多,则教师的研修培训必然得不到认真对待和贯彻落实。基于教师群体这些思想影响,在其他举措之外,要特别注重思想管理。通过引导主流、纯正风气,相互学习,榜样激励,形成一种良好氛围和格局。有几句网络“怨言”如此说:“在一个积极的工作场所,整个班子都对工作认真负责,忠于职守。即使看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也会干劲万分,默默奉献;在一个消极群体工作,大家都满腹牢骚,即使你对工作热情高涨,干劲十足,也会变得沮丧,无精打采……”有同感的人可能不在少数。

以文化育人,以风气正人。学校管理者和培训机构要在研修文化、研修风气上下功夫,多思考,并作为重要课题深入研究。要想方设法,调研出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有了好的氛围,教师的研修成长才会变“被动应付”为“积极参与”,才会有“潜移默化”“雨润春风”“你追我赶”的效果。立体式研修,应该成为一个五彩而又神奇的“染缸”,以优良的文化氛围实现教师成长的自然蜕变。

(四)典型引路

“坚持树立典型,鼓励多数”,是立足于大多数教师研修成长的发展观点。通过对榜样的塑造,形成学校正能量,以最有说服力的身边人、身边事调动教师成长的积极性,可以起到一带十,十带百,改变一大群的传、帮、带的效果。在一些研修氛围好,颇有“领头羊”的学校,这个效果尤其显著。结合研修文化氛围的打造,本着公平、公正原则,对师风师德、教学业绩等方面有目共睹的楷模和先进教师实行重奖,通过评优表彰、事迹报道、报告会、专题片录制等各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从而树立正气,形成积极氛围,达到用树立典型来鼓励多数的目的。

泸州市广营路小学注重榜样的塑造和宣传。举措如:每周教师例会上讲述榜样故事,宣扬他们奋发进取的精神;对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初见成效的教师,挂牌“课改开放班”;定期评选表彰“课改先锋”;定期评选“博客写作之星”;并且为成果突出的教师集辑出书,物化并传播改革经验成果,编印《儒师雅韵》教师成果集。这些举措,促进了优秀骨干教师的自主超越与发展,也激发了其他教师职业进取、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以榜样为先锋,努力建立起一个人人争先,个个可成榜样的良好环境,研修路上,变“一枝独秀”为“满园春色”是完全可能的。

例2-11 你能够走多远,要看与你同行的是谁

参加过许多次培训。名家、名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们给我的深刻印象,除了践行教育理念、践行教学方式、自信地做人、体面地生活以外,更多的是他们对工作的那一份投入。

泸县教师进修校张永贵老师,岁月不减他昔日上课的风姿。激情澎湃却张弛有度,儒雅谦逊,塑就他语文人的气质。他满怀深情地讲述程少堂老师的教学“四美”,以灵动多姿、机智厚重的风格感染着我们,实践着独特丰厚的语文味。

泸县二中外国语学校谢华老师,她是许多人眼里的神话,她用生命叩响博客的旋律,声音如山间黄鹂,清脆动听。她用感性美丽、优雅阳光和勤奋执着使我们明白:课堂是个性民主、追求自由、体现平等、重视法治的课堂;是内容、形式都创新的课堂;是方法、资源共享的课堂;是教书与育人并存的课堂。我们知道了从好老师到名师的途径: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知道了“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幸福!能工作时就工作,不能工作时就写作,二者皆不能,读书、积累、思索”。

如果说谢华老师是山间幽兰,那么泸州七中佳德学校严红老师则是一朵奔放的玫瑰,风华正茂、飞扬有成。她让我们明白了弛张有度的课堂,明白了教学内容的宏观整合;明白了个性化的深度解读,明白了精致的课堂训练。

江阳区教培中心陈邦老师,是千千万万老师中的一人,可他的名字更是泸州教育的旗帜之一。他带领教师们学习进步,他敏锐地发现语文课堂教学怪现象,他希冀着教师们终身学习、勇于实践、乐于研究,他严格地要求着,却温情地提醒着教师们过一种平衡、健康的生活。他像毕加索那样,岁月的流逝沉淀生命的高度。

教育需要付出,需要践行。今天我再次怀着敬意,说起这些教育专家们。从这些榜样的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心血和坚守,并且获得了巨大的力量。(泸县一中 黄益)

我们教师队伍中不乏精英和默默奉献者,但普遍挖掘宣传得还不够。熟视无睹中没有了风景,看不到星光。榜样何在?请在身边去寻找他们,为这些先行者树起旗帜,给予更多人以召唤,唤来百花竞放的满园春色。

(五)立体开放

过去教师培训的单一方式已不能适应教师的发展。泸州市“五级联动”的立体式培训方式大大拓宽了培训研修的途径和视野。有句话说:“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宽,他的创造力就有多大”。有了高度,才有视野;有了视野,也就有了新的高度。

教师个人也好,管理者、培训者也好,都要在研修学习的途径和视野上做更大的拓展。让脚步走出去,让眼睛走出去,让心灵走出去。要努力去寻找挖掘学习资源,尝试阅读各种书籍,听各种讲座和报告,参加各学科、各层次、各种各类的活动和培训,参加各种社团、教师群和论坛,建立自己的教师博客,积极寻找机会参加高层次的交流活动等。在全方位包围、立体式研修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下,教师将得到长足的甚至可能是飞越的进步。因为教师研修成长既是知识能力的发展,更是思想意识的成长。立体化、开放式所搭建的研修平台和环境,让教师自身的研修成长更加丰盈和生动。达到新高度、新视野的教师,往往也提高了思想境界,告别“井底之蛙”过后,也许就具备了“鸿鹄之志”,逐渐上路,变成扶摇直上翱翔于云汉间的鸿鹄。

例2-12 要走得更远,也要站得更高

二十年前的教坛新兵,懵懂青年的成长故事,每一步脚印所获得的每一份能量,深深镌刻成我教育生命的轨迹。

汪曾祺说:口味广一些、耳音杂一些、生活的兴趣多一些。在“六朵金花”研习小组里,我们从多个维度、多条途径、多个层面开阔视野,进行专业研习。注重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文化理论研习,广泛阅读历史、地理、天文,政治、科学、新闻等,练就“复合型”口味、“鸿儒型”学养。加强语文学科基本功研习,研习书法、鉴赏艺术、醉心园艺等,培植丰厚的营养土壤。关注社会生活百态,关注世界风云时势,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走向,为教育改革实践提供更广阔的时代背景。热爱生活,多元构建生活系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升幸福指数,为教育改革实践补给源源不竭的动力。

把握契机,在立体式研修中,我不再是一只井底之蛙。(七中佳德学校 何晓琴)

没有特色,难有成果,极易泯灭于众人。在泸州教育界,不乏颇有建树的教育名家,也不乏有理想、有干劲的教育工作者。正是有了他们个性鲜明、自成特色的品牌和旗帜,有了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弘扬,才有了泸州研修文化的汇聚融合。

对教师发展个性的尊重,能够激发其内在热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明白,特色的形成要以自觉提升认识和能力水平,保持求知欲、好奇心,不断读书学习,更新思想观念,形成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能力,启迪思想,勇于行动,善于认识和利用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等为前提。

管理者要以开放的胸襟,接纳和包容教师个体特色。少一些守旧观念的限制,多一些新思想的融合,维护教师个性特色的张扬,共建人本主义的研修文化,打造和树立更多的品牌和旗帜。

例2-13 智童文化,在特色中引领

智者借力而行,慧者运力而动。一所凝聚着教育智慧与力量的百年名校,一个富有蓬勃创造力和鲜活生命力的一流团队——梓橦路小学,将光荣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想融合,汇聚成了“智童·卓立”这一校园特色文化。用责任、团结和奉献铺起“智童”文化的基石。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先后从“缤纷课堂”“高效课堂”“情趣课堂”到现在的“主人·练能”,总体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群体研习组以“魅力沙龙”为龙头,区优秀研习组以“青蓝紫研习组”为范例,下面分设12个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研习小组。每位教师都在积极寻求最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切实减负增效中力争获得最佳的课堂效果。“四能语文”正申报省级课题并在全校推广,群文阅读已在全国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各学科的教学评价改革已全面铺开,大型公益阅读推广项目——新教育萤火虫项目已如星星之火向更大范围内蔓延。(江阳区梓橦路小学 田洪惠)

(六)和谐人际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无论学校还是家庭,任何团队都是此理。教师在人际关系建设上应该努力形成各种支援性环境,以和谐人际稳定教师的研修成长。最需增进和保障的主要是学校和家庭两方面人际的和谐。

教师作为一个有思想和情感的生命个体,学校人际环境将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心情,并作用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态度。尤其要处理好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同事的关系。学校、管理者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精诚团结的原则,多沟通、多协调、多商量的方式,和谐相处。在工作安排和问题处置上,以和为贵,相互体谅。尽量避免交往合作过程中的不愉快。在愉快自己、愉快别人的同时,快乐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快乐成长。管理和被管理虽然有时难免产生摩擦,但生态成长需要真心相待和关心帮助,以诚待人方得人心,方为长远之计。

教师的家庭环境虽看来与学校工作关联不大,但对教师成长的影响力却十分巨大。邀请教师家属参加学校某些活动;给家属送慰问信;进行优秀家属的评选表彰;适时开展家属联谊会、座谈会;邀请获奖者、被表彰者家属参加学校的颁奖会、表彰会等,以加强学校和教师家庭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理解,都值得创新和尝试。学校对教师家庭的一份关心和问候都可能赢得教师的后方支持,为教师在前方冲锋陷阵创造有利条件。如合江县马街中学,就利用每年“三八”节之机开展“巾帼红旗手”“模范丈夫”“五好家庭”的评比表彰,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虽只是象征性的,但它给予了教职工和教职工家属以肯定、鼓励,亲密了职工家校关系、人际关系,产生了积极影响。

例2-14 我家有个“国培班”

新学期开学。报名、收费、收心教育、制定新学期的教学计划、班级发展计划,改选班干部……把我开学的前两周“塞得”满满当当的。而国培又开课了。真是“压力山大”!

老公回到家中,第一句话就问:“你的国培学得怎样了?”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瞥了他一眼,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老公也不生气,径直走到电脑面前,拿起我的国培账号和密码就开始登录,一副极认真的样子,打开后直接进入模块二:《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与教师道德素养提升》开始学习。老公故意把视频声音调得大大的,好像是想让我在厨房也听得见,他笔直地坐在电脑面前,眼睛专注地盯着电脑,还不时用手托着下巴好像在思考,那“招式”真像一位虚心的学者。女儿连叫他三次吃晚饭,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电脑。

饭桌上,老公又开始了国培话题:“刚才,我仔细看了一下那个视频,那位教授讲的很有道理。我这个没有进过大学校门的人都好像是在大学课堂里听教授讲课,觉得很有收获,你也不妨看看吧!”

真的有老公说的那么神奇吗?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坐到电脑面前,开始了国培学习。老公也适时陪伴在旁边,遇到某些问题时,我们就展开讨论,各自发表意见。遇上对我目前工作有指导意义的地方,害怕记不住,就立刻拿笔认真记录。电脑里播放的视频声音、我们讨论的声音交织着回荡在书房。

女儿也来了,她探着小脑袋,凑到电脑面前,看看屏幕,再看看我们,满脸疑惑地问:“爸爸、妈妈,你们在看什么呀?这样认真。”

老公笑着说:“我和你妈妈在学习呀!”

“你们都是大人了,还要学什么呀?”女儿不解地问。

“我们在学怎样教小朋友呀?大人也和小朋友一样要学习呀!不然我们也会落后的。这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我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活到老,学到老’!”女儿挤上板凳,坐在我们中间,和我们一起学习。虽然从女儿的表情可以看出她也许什么都听不懂,但“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已经深入了她的心里。

从那天开始,我们家的“国培班”正式“开班”了!我和老公约定,周五、周六是我们共同学习时间,我们将共同听课、共同讨论、共同完成作业,其余时间由我自学。我的学习成果在我的教学中进行检验,他的学习成果在女儿的教育上检验。我们共同学习国培的时间也是孩子学习的时间,女儿也会来到我们的书房,顺便带上自己喜欢的书籍。

回顾起来,我收获很多很多:吸收了专家团队的优秀经验,收获了辅导员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收获了同行朋友的无私帮助。我再也不为国培增加了工作量而烦闷了,而是把国培学习与工作、生活协调得很好,我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我终于发自内心地感谢各级领导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我更要感谢我家的“国培班”,它为我的国培学习树立信心,监督打气,更让我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

我家的“国培班”真好!(泸师附小 何玉梅)

管理是一门艺术,人际交往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学会做耐心细致的工作,要懂得交流和沟通的方法。教师要注意处理好与学生的人际关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注意与家长的密切合作,“心服口服”,才能赢得支持和“点赞”;教师要注意争取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德行远播”,才有“尊师重教”的社会回应。和谐人际才能使工作顺利开展,也才能促进和有利于自身的研修成长。

和谐人际从管理方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去实现。首先,领导干部要带头,稳定和谐。“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干部带了头,群众争上游”。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领导就能带活一班人。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干部们要在“好”字上做文章,学习好的管理经验,获取好的建议和意见;管好自己,工作上事事、时时、处处都能以身作则接受群众的监督,处事公正、公平,做人友善、坦诚;管好用好班子成员,努力做到对班子成员和全体教师严格要求;关心爱护教师,经常为教师排忧解难;先人后己,拒利让誉;宽容大度,不抱成见;以身作则,处处起模范作用等,就能调动好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干部处处起带头作用,人人把自己分管的工作搞好。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良好局面,学校工作才能整体推进,和谐校园人际环境才能形成。第二是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协调和谐。每所学校难免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人与人、部门与部门等。只要公正无私、对事不对人,及时发现,认真分析,正确处理和化解矛盾,学校的各项工作就能健康发展。学校领导层要注意管理艺术,时刻关注和努力帮助教师解决困难,使他们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通过不断强化主人翁意识、群众意识、大集体意识、家园意识来增强理解,化解矛盾,创造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第三是加强交流沟通,营造和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矛盾,其实多是不理解和不沟通造成的。加强交流,注意沟通的艺术,彼此理解体谅,就能找到和谐的金钥匙。第四是以集体活动的开展形成凝聚力,收获和谐。比如开展“教师趣味运动会”“教师三八节踏青活动”“教师球赛”以及各种工会活动、团体活动等,在活动中亲密友谊,培育团队意识,和谐人际关系。

无论是对于领导还是教职工,首先都要用尊重和理解奠基和谐。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首要信条是“尊重”。每一个人都渴望被尊重。只有尊重才能收获尊重,只有理解才能获得理解,只有信任才能换来信任,只有爱才能培养爱。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爱护,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的研修环境。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爱学生,是爱他是一个有着无限发展可能性的生命,爱他是一个平等的有着尊严的人,不是爱他的长相、成绩、性格、家长的背景。”尊重和理解,既应体现在师生之间,也应体现在教师和领导、教师和同事、教师和家长、教师和社会之间,并相互作用。第二是真诚礼让、宽以待人,促进和谐。产生人际间矛盾的,虽有涉及利益的事,但更多的是琐碎事。一定时间后回头看,基本上都不过是些“鸡毛蒜皮”。“幸福不在于得到的多,而在于计较得少”,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教师们凡事往宽处想,多退让,多从自身找原因,少去怨责别人,少计较,少争端,就能收获一个和谐宽容的大环境。领导们也要在这一点下功夫,引导教师提高认识和修养,少争论道理,多顾及情义,就能共同建造一个相互关心、帮助、尊重、体谅的温暖大家庭。

例2-15 有你,真好

至今依然感谢学校为我安排了指导老师。卢老师不但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而且还是一个十分敬业勤勉、经常被学校表彰的优秀教师。广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执教经验,让我快速从大学“象牙塔”里教授们悉心传授的“试讲绝招”里走进了平凡质朴的真实课堂;高尚的师德,可贵的敬业精神,让我在接连的挫败中逐渐淡去的“爱心”“耐心”重新闪耀迷人的光辉;一个年长教师的“青春活力”,更是感染着我,原来枯燥的寝室与学校两点式穿梭生活也可以精彩纷呈。从课标到课堂,从教学到生活,卢老师都毫不吝惜,精心指导。她是大姐,是师傅,还有点像母亲。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真诚和热情孕育心灵的芬芳,这或许也是卢老师给我的最切近,也最深远的指引。(合江县凤鸣中学 吴亚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