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心怀感恩,胸襟开阔

心怀感恩,胸襟开阔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师,他付出的劳动和心血必定超过常人。自己必须富有同情心和责任心,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做到以身作则。每一名教师都应该自觉地去追求和谐、幸福、自由的生活。实际上,“和”这一思想的诞生是人类渴望至真、至善、至美的真情流露。和则万物共生,和则生机盎然,和则幸福自由。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对孩子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处罚制度都不能替代的。

在学校里,我常常能遇到一些这样的老师,他们工作能力很强,业绩也很突出,学校自然会把一些荣誉向他们倾斜,因此他们发展得很快。大家也许会认为,这些老师一定会感恩学校、感恩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但是,结果恰恰相反,他们往往成为记恨学校和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的一种人。而那些平时工作默默无闻,仅偶尔获得帮助的老师反而是最懂感恩的人。细分析学校里存在的前一种人的心理或性格特点你会发现,原来他们已经习惯了得到所谓的“好处”,比如有十项“好处”,给他们九项,只要有一项没有得到,他们就会不高兴,认为对方是多么的不公平。

这种人每个学校都有,我会感谢他们对学校和对学生作出的贡献,但是不敢苟同他们的为人态度,为此,我曾经无数次地痛苦过。在此,我奉劝大家,不要做这样的人,我们应该信奉这样一句俗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个人没有权利要求他人给予自己那么多“好处”。从长远发展看,这种人的发展道路是不长的,但是他们自己却往往浑然不知。

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下,面对同样的教学任务,有的人能取得成就,有的人一事无成,更有的人,喜欢巴结上级领导,靠行政背景混日子。因为耽误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在业务上不能服人,这样的老师往往没有群众基础,也会影响自己与同事的交往。

著名杂文家、特级教师吴非在《教师职业的使命与荣耀》一文中说:

在一个教学群体中,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同时发展自己?我说并不难:能容忍不同的意见,特别能容忍聪明人,容忍正直正派的人。这样的话如果让外国人听了,也许会莫名其妙,而在中国,同行之间,最难处理的正是这些问题。

落后腐朽的文化,也残存于教育界。我不止一次地听到教师的抱怨:当他们取得一些成绩时,常感芒刺在背。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师,他付出的劳动和心血必定超过常人。他的努力,在于他肯吃常人不愿吃的苦。无视他们的辛勤付出,只盯着他们获得的名利,人就有可能变得偏狭,焦急暴躁,心理阴暗,乃至妒火中烧。如果教师有这样的心态,他的工作情绪会大受影响,非但不会有什么成就,其庸俗作风还有可能传染给学生。

该吃的苦不肯吃,该做的事不愿做,只希望靠年资优势倚老卖老,背靠落后的权力体制,倚仗共同利益圈子,做八面玲珑的“乡愿”……一些同行看到了“清者之悲”和“浊者之乐”,价值观发生混乱。在一些文教单位,拉帮结派、不讲原则的庸俗作风一直存在。

心胸狭隘的人,总会把同行贬得不值一文:同行爱好读书,他马上就批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同行发表了几篇学术论文,他就说“评价教师还是要看课堂教学”;看到同行上课受到好评,他又会说“只能上课不搞科研不行”。而如果自己样样不如人,什么都比不了,他又会说“没有生活情调有什么意思?”他从来不肯说“很抱歉,我不懂”“我不会,你能告诉我吗”“不好意思,这本书我没看过”……为什么有些教师心胸狭隘?除了一部分性格原因,最主要的,是懦夫懒汉意识在作祟。如果他想致力于教学研究,不管环境有多困难,只要尽力而为,总不至于一无所获。

(吴非:《致青年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

吴非老师说的这种现象,这样的老师,在教育圈里、在学校里并不少见,这样的老师往往得不到大家的尊重,在一所充满正能量的学校里,大家会对他敬而远之,而更愿意接近胸襟宽阔、永怀感恩、阳光大气的教师。

要感恩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他们是你人生中雪中送炭的人,让你能更容易获取成功;还要感恩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他们让你的头脑更加清醒,不断促使你反思自己。这些人是你的父母和亲人、你的同学和朋友、你的学生、你的反对者,等等。你还要感恩你的年级组、教研组等团队,更要感恩你的单位。

感恩需要胸襟开阔,需要学会珍惜。我做教师一直奉行如下原则:一是珍惜自己的工作。感恩那些让你多做事的人、给你压力的人、给你平台的人。让你独当一面时,那是你的机会,是对你的信任。当别人给我工作,很多是额外的,我都不会推辞。当同事找我帮忙,我都会欣然应允。我认为,成长是在做事中实现的。我经常对年轻人说:“让你干活,才是叫你成长。”二是珍惜学校里的各种关系。一个人只有处理好各种关系才叫有能力。自己多受点委屈,不要与一些人或事去较真,尽量不去争高低。处理好各种关系,自己的心情才会感觉到轻松,幸福指数才会不断提升。我以前由于年轻气盛犯过一些错误,比如与校长闹了矛盾,与同事有点摩擦,游离于教研组等,记得当时双方都很生气,现在想起来仍然后悔不已。三是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使自己在枯燥无味的工作面前,有一种常新的感觉,面对每天都要打交道的同事,常怀一种感动在心。你已经拥有的,往往失去了,才会感到它的价值,但是,失去的不会再回来。因此,要好好珍惜你身边的人们,你的单位与团队,以防抱憾终生。

做了校长后,我便想做一名人本化的校长。自己必须富有同情心和责任心,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做到以身作则。一次,我组织班主任开一个关于安全的会议,其中一个班主任因为给她算错了班主任津贴,在会前一直发牢骚。我对她说:“你可以到相关部门去查询,在这里就不要提及这个问题了。”这个老师甩出了一句话:“算错了还不能说吗?”然后她愤然离场而去。这位老师一向工作认真,业绩良好。对此,我经常表扬她,自然对她怀有感恩之心。过后我并没有因此事而找她,这事就不了了之了。几天后当她见到我时,我感觉到了她的不好意思。我听其他老师说,她知道自己那天做得有点不妥。其实,这是最佳的处理结果,对双方均没有造成伤害。

每一名教师都应该自觉地去追求和谐、幸福、自由的生活。人都是生而为幸福的。来到人世间,没有哪个人不想让生活过得幸福、快乐、美满。过上和谐、幸福、自由的生活,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先贤们认为“和”是事物发展的最高境界,“天地和,而万物生焉,四时兴焉”,“父子和,家道济;夫妇和,义不分”,人与自然的一切努力无不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实际上,“和”这一思想的诞生是人类渴望至真、至善、至美的真情流露。我认为,这也是我们学校发展必须追求的目标。和则万物共生,和则生机盎然,和则幸福自由。“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的模范。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对孩子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处罚制度都不能替代的。教师不仅仅要在言行上做学生的健康引路人,还要在心灵上做学生的健康引路人。

江苏省天一中学沈茂德校长说:“你若真爱孩子们,你若痴迷般地挚爱校园生活,你就会看到校园生活的美丽,看到心灵伟大的教师和值得崇拜的孩子,还会看到理想教育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距离,就会自觉去改革,去探索,去创新。”

是啊,作为一名校长,最根本的职责应该是这三点:创建一个美丽的校园,去改善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看到心灵伟大的教师,关注老师精神层面的成长;发现值得崇拜的学生,满足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如果围绕这三点去办学,这所学校应该不会没有发展,应该不会没有生机。

如果你想创建一个美丽的校园,就应该去营造一个真正的学园,使其成为一个真真切切为学生着想和服务的环境,有满足学生多种学习方式的空间,时时处处都有教育的意义,容易获得可供学习的课程;如果你想看到心灵伟大的老师,你就应该解放他的职业兴趣,尊重他的话语权,为他的研究提供尽可能的资源,帮助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形成自己的成果,最终塑造好自己的产品;如果你想发现值得崇拜的学生,你就应该多关注细节,做好关乎“爱”的冷暖之事。每一个学生的意见与需求你重视了吗?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与人格你意识到了吗?每一个学生的兴趣与潜质你尊重了吗?如果你做到了,将是对这个学生莫大的鼓舞,你又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了你的老师们。

如果做好了这三点,老师、学生甚至家长们都能感觉得到。有一位家长给我发来一段微信说:“前两天孩子和我开了一次玩笑,说:妈妈,我们换校长了。我听了之后,心里的疑惑、沮丧、失落、无望、不信等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就是没有注意到孩子的表情。在我的再三追问下,孩子才说:我们小学换校长了。听完后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是您让我们对学校和老师们燃起了希望,有了信任,也有了对孩子的未来的憧憬。您已经是孩子们美好未来的希望了。”

一位老师这样说:“自您来到分校后,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校园的变化。电子屏幕上:为了祖国,好好学习,好好锻炼。校风:静静挂在枝头的桃子。每栋楼有了它自己的名字,仿佛有了生命:知健、知坤、知书、知礼、知行、知化。感谢您为学校带来了新气象!”

看看,所有关心学校的人,与学校有关的人,对学校的变化是多么的敏感与好奇。因此,我们更要心怀感恩,胸襟开阔,善待他人,珍惜关系。

教育本质上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它需要与学生、同行、家长甚至其他一些社会关系进行密切的交流。从某种角度而言,在教师个体成长的过程中,沟通与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封闭自守、孤芳自赏,或盯着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放,把自己困在“小我”圈子内的教师,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是很难成大器的。只有打破“小我”藩篱,在开放的环境中成长,才能通往成功和幸福。一名连同事关系都处理不好的老师,也很难与学生、家长甚至是社会中人处理好关系,更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