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的奔头在哪里

我们的奔头在哪里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对待工作的认识及态度,直接决定了教师的工作质量和他自身的生活质量。我们就会认真工作,并且认为这是“真正的聪明”,而不是把敷衍了事、拖拉偷懒作为一种聪明的选择。我们就会用心去对待每一件必须做的事情、每一项必须面对的任务。我们对工作的认识转变,工作心态就会跟着转变,工作状态就会焕然一新。我们好像毫无奔头。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就能天天有意外的惊喜,天天有可观的收获。

暑假前,给老师们发了一本书——《你在为谁工作》。

开学初,我们组织了读书交流活动。

尽管发言的老师认真准备,不乏精彩之处。遗憾的是,还是有一些老师没有好好地去读这本书。不读没关系,但每个人都要思考这个问题,要明白其中的道理。

工作是我们一生中付出最多时间和精力的社会性劳动,如果连工作的目的和意义都不曾认真思考过,就只能在忙忙碌碌却空虚无聊中度过本该最有价值的数十年的人生。

这个问题我已经谈过多次了,但还是觉得有必要继续谈谈。

没有工作的时候,我们多么渴望工作。对多数人而言,寒窗苦读十数年,就为找到一份好工作。

那时候,我们明白,我们需要工作,对,是我们自己需要工作。

而我们需要工作,是因为我们需要用工作来养活自己和证明自己。

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今天,得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成了数百万大学生梦寐以求的目标。

但走上工作岗位多年之后,甚至可能仅仅三五年后,我们就开始忘了我们为何而工作。我们抱怨好久没有涨工资,抱怨工作太辛苦,抱怨老板要求太严厉,抱怨考核太严格,抱怨客户太挑剔,抱怨工作条件不够优越等等。不仅是教师,各行业的人都不乏这种抱怨。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各种心理疾病?为什么条件越好,幸福感却越来越差?为什么医患之间、家校之间、干群之间的矛盾冲突愈来愈多?或许,这和我们习惯抱怨有关。过多的抱怨背后,是人们对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缺乏认识和认同。当工作成了一种折磨,各种精神和生理的疾病乃至社会问题就会纷至沓来。

教师工作是良心活儿,它更依靠教师个人的自觉性、责任心和事业心。教师对待工作的认识及态度,直接决定了教师的工作质量和他自身的生活质量。

当我们忙忙碌碌一天之后,回到家里,却发现自己不知道究竟为何而工作、为谁而工作,因而倍加沮丧或愤懑的时候,不妨坐下来,静静摊开陈凯元先生的《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

它告诉你,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工作。它说,工作是需要用生命去做的事。你选择什么工作,如何对待工作,从根本上说,不是一个“关于做什么事和得到多少报酬的问题”, “而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意义的问题”。因为工作是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够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所以,它主张我们“要为自己而工作”。

它告诉你,工作背后不仅仅是薪酬,更是成长的机会。“公司支付你的是金钱,工作赋予你的是可以令你终身受益的能力。”一个人如果仅仅把薪酬当作工作的唯一回报,那么,他就很容易因为觉得工资不理想,而丧失对工作的责任感和激情。他也因此丧失了提升自己专业素养和能力的机会,从而变得平庸甚至落后,最终让自己失去了社会价值。

它告诉你,比尔·盖茨为什么还要工作,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还要工作,已经63岁的美国Viacom公司董事长萨默·莱德斯通为什么还要在别人看来可以安享天年的时候疯狂工作,有时甚至一天24小时都不休息。原来,工作,远不仅仅是用来养家糊口的,而是用来寄托人的精神和情感、用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个人只有提升需要的层次,不仅仅停留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等物质方面的满足,而是进入一个更高的“自我实现”的层次,他才能让自己焕发出巨大的激情和才能,让工作变得可爱而富有成就感。

作者告诫我们,“应该牢记,金钱只不过是许多种报酬的一种,你所追求的是自我提高,所以要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有了以上的认识,当我们明白了是为自己而工作,是为了自己有保障、有尊严和有价值的生活而工作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拥有崭新的工作态度。

我们就会认真工作,并且认为这是“真正的聪明”,而不是把敷衍了事、拖拉偷懒作为一种聪明的选择。认真工作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佳方法”,认真工作的员工,不会为自己的前途操心,“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到任何公司都会受到欢迎”。所以,“无论你做什么工作,无论你面对的工作环境是松散还是严格,你都应该认真工作,不要老板一转身就开始偷闲,没有监督就没有工作”,“如果你能够认真尽到自己的职责,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够自如地从事自己想做的事,赢得自己想要的体面”。

我们就会少些抱怨。不会觉得自己每天在做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事情,不是整天在“为他人作嫁衣裳”。我们就会有积极的工作态度,会加倍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我们对自己的工作会像当初求职时那样,始终心怀感激。我们就会用心去对待每一件必须做的事情、每一项必须面对的任务。如果能够这样用心地打理自己的后院,就会发现,原来,钻石就在那里。原来我们可以很富有,可以每天都充满收获。

我们就会把敬业当作自然而然的工作态度。我们绝对不会依照领导的态度来决定我们自己的态度,绝对不会怀着敷衍的态度来对待任何一项工作。不会得过且过,不会牢骚满腹,不会自甘落后和平庸,不会放任自己徒随年岁增长而专业智慧却每况愈下或者原地踏步。我们也就不会感慨怀才不遇,不会感叹“人老珠黄”,不会愤懑“只有苦劳没有功劳”。我们就会明白,“一个人的工作,是他亲手制成的雕像,是美丽还是丑恶,是可爱还是可憎,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 。

我们就会坦然接受“工作的全部面目”,不仅接受它的成功,接受它给予的回报,我们还会接受它带来的挫折和磨难,接受它的平淡和琐碎,接受它的艰难和复杂,不会在自怨自艾中陷入沉沦。

我们对工作的认识转变,工作心态就会跟着转变,工作状态就会焕然一新。我们每天都会心情愉悦,会得到更多的来自上司和客户的各种肯定和回报。我们就会从平庸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我们会大有作为,从而拥有我们以前所没有的受人尊敬的地位——而就我们教师而言,这种尊敬更多地来自学生、家长和同行发自内心的认同和赞赏,而绝不仅是职位、职务的提升和金钱的增加那般简单。

当然,除了这些,这本书还告诉我们一些高效工作的方法。

比如我们要拒绝拖延,尽量在今天完成工作;比如要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要害怕各种艰难的任务;比如拒绝借口,勇于担当;比如要主动工作,要比别人多做一点点;比如要自觉发现和克服自身的坏习惯;比如要学会合作,有团队精神;比如要勤于学习,不要故步自封,更不要躺在昨天的荣誉和成就里裹足不前。

和老师们一起谈话时,我时常听到这样一些声音:没意思,没奔头。

的确,如果单纯从职务、职称、薪酬等角度来考虑,作为一名教师,干多干少,干好干坏,没有太多的差别。我们再努力,也不可能家财万贯;再拼搏,也不可能平步青云。换句话说,我们不可能发大财,也不能当大官。我们好像毫无奔头。但是,如果从工作对于我们自身生活的幸福、生命的价值实现这个角度来说,工作,每一天的工作都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就能天天有意外的惊喜,天天有可观的收获。

或许,这就是这本书对于我们这样容易丧失了方向、陷于迷惘的教师的最大启示。

不妨以该书序言中的最后一段作为结尾:当你开始推诿责任,当你丧失工作激情,当你对工作产生怨恨的时候,请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静静反思一下这个简单而又包含着深刻人生意义的问题——“你在为谁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