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向学生忏悔的“罪人”

向学生忏悔的“罪人”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去的幼稚行为只能让它成为历史, 也许过去我们是因为无知、 无意识地模仿他人而造成的“罪孽”, 但是课改专家给我们讲清了利弊得失, 并给我们开出改革的药方 ——构建高效课堂, 变教师逼着学生学为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愿意学。愿曾经或现在正在“侵犯学生学习权利” 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捍卫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 来洗刷自己曾经的“罪孽”。

马辉才

2014年4月26日有幸聆听了《中国教师报》 主编李炳亭关于课改的讲座, 我的灵魂再一次受到震撼, 心灵又一次得到洗礼, 良知再一次拷问自己,这些年来我竟然在做学生的“罪人”。

一、 用专家的话说“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

既然课改是从油锅里捞孩子, 那么是谁把孩子放进油锅的? 不言而喻, 就是传统教育中独霸课堂的教师, 暂时不说“罪恶” 的严重性, 我们先把视角切回到传统的课堂, 大多数老师为了照顾学困生, 把原本程度中上等的学生一看就会的知识讲了再讲。 对中上等学生来说, 只能眼看黑板, 耳听八方, 备受煎熬, 这样的课堂中上等学生不是成了陪客吗? 再反过来看, 当老师讲一些复杂难理解的内容时, 只有几个优秀生能听出一二, 那么, 中下等学生不就成了备受煎熬的受罪者吗? 我们自认为课堂上知识点讲得既全面又细致才好, 但我们是否想过, 长此以往学生还愿意听课吗? 加之老师的一片好心, 唯恐学生上课没记住, 基本知识没学会, 于是下课宣布: 今天的作业是每个生字写20遍、每个词语写10遍, 每个数学公式、 定理、 概念各写10遍……但我们是否想过, 这样做学生的成绩真的得到了提高吗?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 日复一日重复着, 有些学生因为无法承受只能选择逃学甚至离家出走等。 这样说来, 教师给学生包办的课堂, 繁重的课业负担, 剥夺了学生本该自主、 幸福成长的权利, 难道这不就是教师“犯罪” 的事实吗? 包办课堂的教师是不是觉得真有点愧对孩子?!

二、 教了一辈子书还没有入门

教育的本质是教书育人, 是把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即让人得到全面的发展。 回到传统课堂上来看看, 只让学生听、 抄、 写、 背, 不许学生发表见解, 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模式: 教师满堂灌+课后学生机械训练+考前学生题海战术。 学困生越考越怕, 越考越烦, 成绩越来越差, 于是教师一看见学困生左右不顺眼, 天天盯着学困生吼: 你咋这么笨! 同样的老师、 同样的班级, 你看人家某同学就比你强, 你再这样下去还不如早点回家帮父母干活。这样的事实一次次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忽略了学生优秀的一面, 把学生圈进了一切不如人的牢笼。 静下心来仔细想想: 许多教师只唯知识的灌输, 而忽略人的发展, 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付出了多少? 这种只顾眼前的成绩而忽视将来的发展, 只拿一个标准(成绩) 来衡量每位学生, 忽视人的差异性特征。 这一切足以证明: 只唯知识的教学是对教育规律严重的偏离, 是对学校教育功能的扭曲。 照这样说, 我们真是走错了教育大门, 或者还没有摸到教育的门槛。说到这里, 我们只唯知识而忽略育人的教师是不是觉得有点误人子弟呢?

三、 世界上最有力的三个字是“我愿意”

传统的课堂教师口若悬河, 讲得口干舌燥。 无休止地补课、 拖堂、 占课,但是教师讲的东西学生真愿意听吗? 这样一说, 独霸课堂的教师一定会恍然大悟, 原来老埋怨学生的许多问题得到了解答, 如: 这样的题我不知讲过多少遍, 有些甚至是原题, 但就是做不对; 我经常加班辅导这帮学困生, 但成绩就是提不上去……这些原因都归于学生不愿意听。

我们可能因为当初的无知而怪罪于环境, 我们可能因为曾经的教育失误而羞愧脸红, 我们可能因为曾经教育行为的偏差而忏悔流泪……过去的幼稚行为只能让它成为历史, 也许过去我们是因为无知、 无意识地模仿他人而造成的“罪孽”, 但是课改专家给我们讲清了利弊得失, 并给我们开出改革的药方 ——构建高效课堂, 变教师逼着学生学为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愿意学。 我们谁还敢违背教育规律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 摧毁学生的前程? 谁还仍顽固地只管学生的“知识成长”, 不管学生的“生命成长”, 他就是明知故犯。 愿曾经或现在正在“侵犯学生学习权利” 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捍卫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 来洗刷自己曾经的“罪孽”。

作者简介: 马辉才, 大学学历, 一级教师, 自治区骨干教师, 现任教于西吉县第二小学。

马辉才

2014年8月9日, 西吉县要选一名小学教师在固原市高效课堂原州区基地学校教师培训班上展示一节高效课堂的示范课, 万万没想到我入选了。 当时我有很多顾虑, 因为高效课堂对全县来说是一件新事物, 真正开始实践才一学期, 课的流程、 学案的设计及小组的建设等问题都是自己边学习边摸索, 加之自己普通话水平不高, 万一讲不好还有损全县教师形象, 顾虑重重。 但我又仔细一想, 领导为何把这样艰巨的任务没有交给那些普通话较好的帅哥、 美女呢? 肯定有一定的原因。 说明自己有值得大家信任的一面, 于是我坚定了信心。 当讲完课听到专家从学案的设计、 流程的运行、 教和学的方式的转变、 语言组织、 教学思路等方面都给予了我高度的评价时, 才长出了一口气, 起码说明我们已经走在了高效课堂的道路上, 我们是先行者; 说明我在不断地进步、不停地成长。 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 我在思考如何让每一位教师健康成长。

一、 忠于目标, 勤于学习

每个人干一件事前都要先确定目标, 然后再付诸行动。 记得师范刚毕业,我的目标就是力争做一名好教师, 但是在工作中才发现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如学科知识不扎实, 导致课堂讲解不透彻; 管理方法缺少, 导致班级混乱; 预设经验不足, 出现课堂卡壳; 生成处理不当, 闹出课堂尴尬; 管理经验缺少, 导致两极分化……我想: 总不能只靠汗水的付出, 不靠技术地提高来维持自己的教学生涯, 拿没经验当借口来搪塞领导、 家长, 耽误孩子的前途吧!于是, 我选择了用学习来改变自己, 开始读课程标准, 深入挖掘教材; 读新课程书籍, 积淀教学理论; 研读教学案例, 提升操作水平; 向优秀教师学习课堂操作, 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从众多的书籍中、 课堂实践中, 我理解了新课程理念的实质, 学会了自主探究—合作互助—反馈提升的教学模式, 学会了先学后教、 兵教兵、 自主管理等教学方法, 还学到了许多独到的解题策略, 如《阳光的味道》 启迪着我用爱去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教给我“兵带兵” 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智慧型教师有效教学的关键要素》 化解了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机会与课堂时间不足的矛盾……总之, 学习的过程就是收获的过程, 读书的过程会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想法, 时不时会有意外收获……不断地学习就会有不停的追求, 不停的学习更会出现不竭的动力。 几年后, 我的教学水平、 管理水平不断地提高, 由学校示范走向片区示范, 由优秀教师走向村小校长, 再由村小校长走向学区教研员……虽然这点成绩不值得一提, 但至少说明我的一切努力和变化都是向好教师的目标而奋斗。 然而, 在现实工作中, 许多教师却缺少奋斗目标。 正像朱永新教授在《中国教育缺理想追求》 中提到的那样: “从整个中国的教育现状来看, 我们的教师缺少了一点诗人的气质, 缺少了一点理想的追求, 缺少了一点青春的活力, 缺少了一点创造的冲动, 而这一切都是与理想有关。” 是啊! 一个人若是没有理想, 那他就不可能走远。 作为一名教师, 他就应该有理想有追求。 一个有理想的教师和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 生活方式相差是非常大的。 所以, 我认为一个教师要想在教学中赢得大家的信任, 立于不败之地, 目标的定位与学习驱动是必不可少的、是首位的。

二、 善于积累, 勤于思考

有了积累, 才会思考。 反过来, 也可以说, 只有思考, 才会积累。 平时教学中, 正因为有做一名好教师的目标, 所以才会积极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或者不断地反思每一次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我思考过的问题有: 怎样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参与率; 如何弥补学生知识的短板; 怎样挽救游离于课堂的学生; 如何有效惩罚学生; 怎样改进留守儿童的不良学习习惯……在不断地实践与反思中, 我一次次地攻克了学生会做不会说的教学困惑, 破解了提高教师业务学习有效性的难题, 找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方式, 完善了该讲与不该讲的处理技巧等问题。 正因为这样不断地思考着, 才会督促我不停地搜集资料、 不停地积累经验; 正因为自己不时地反思改进, 自己的教学水平才会有所提高。 虽然这点收获渺小的不值得一提, 但我想证明一点: 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有独到的教学风格, 思考与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三、 敢于挑战, 依靠团队

在工作中, 常常会出现因怕工作失误而无人敢接工作任务的情况。 其实,一次任务就是一次锻炼,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可以逼着自己学习很多东西, 比如承担做课任务时, 做课者都会经历到处搜集资料—不断完善预设—找出最佳方案的过程。 从另一方面来说, 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一次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检阅。 常言道: “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 退一步想, 就算这次任务完成不好, 至少也可以为下次的成功积累经验。 作为教师要敢于挑战各种临时任务,暴露自己的教学缺点, 为进一步完善做铺垫。

其实, 这节示范课的成功也源于我多年养成的好读书、 善思考、 勤实践的好习惯。 正因为有这样的习惯, 我才被定为高效课堂课题实验班教师, 我才会为高效课堂课题实验读书、 实践、 反思。 完成这次任务的过程也是一次提升的过程, 如在备课、 上课过程, 使我对高效课堂的学案设计、 流程操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关于课堂调控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对课堂“三规” 操作产生了新的思考。

常言道: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两句名言都说的是团队的力量,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 有的教师为了荣誉、 职称、 教学成绩等争得面红耳赤, 唯恐别人超越自己, 于是大家不愿分享教学经验, 各自为政。 其实, 真正的成功都是来自于团队的力量, 如学校自成立高效课堂课题以来, 课题组成员不断地听课、 反思、 评课, 大家为了尽早找出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模式, 评课时实事求是, 大到课堂结构, 小到动作站位、 语言表达等都一一修正。 可以肯定地说, 若不是大家当初诚恳的建议,我就不可能代表全县展示高效课堂。 所以说, 个人成长中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依靠团队的诚心至关重要。

总之, 教师的成长虽然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但也是一个不断制造惊喜的过程, 每个人只要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地努力、 用心地追求, 定会出现精彩的一幕, 同时也会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一位哲人说过: “为目标而奋斗的人, 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