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好通用语言增强文化认同

学好通用语言增强文化认同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国外研究大约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国外对校园文化的研究较为全面,研究的角度和主题也十分丰富。目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国外的相关研究资料较少,但社会认同理论与组织认同理论对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提供了借鉴。

(一)教育及其文化与人的发展

文化这一概念早已有之,发展至今对文化的解读和定义已有大量研究,人们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看法也各不相同。然而,人们对文化最广泛的认同则来自伟大的社会学家爱德华.B .泰勒的论断,爱德华指出:“文化是一个包括信仰、道德、风俗、知识、法律、艺术以及人之所以为社会人而获得的诸多能力和习惯等在内的复合体。”这是对文化最权威的解释,也是在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和最受认同的一种定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和专家从其他角度出发,对文化这一概念进行了不同深度的解读,虽然这些解读并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但是也有助于我们多角度的认识和理解文化的深刻内涵。

英国著名的逻辑学家、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食物,主要指的是人们对生活和医术中的美好事物和高尚情感的欣赏、理解和接受,是人们在满足了自我的生存需求后,所追求的一种高尚的精神需要。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它来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抽象概括和总结,但是追求一种文化享受必须以自我发展为前提,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和修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感受到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个人自我发展的最佳时间集中在17岁到30岁,这是个人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黄金阶段,也是整个文化修养和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时期。不难看出,怀特海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主要停留在美学以及哲学方面,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杜威则从自身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出发,对人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做出了另一番解读。杜威从“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经验之改造”的前提出发,第一次系统论证了学校教育乃为“人之发展”的观点。[2]杜威的这一论断旨在强调学校对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也正式提出了学校教书育人的功能,为以后校园文化以及学校的发展都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除了爱德华、怀特海、杜威之外,还有许多学者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美国社会生态学学者约翰·怀特利对自我发展进一步解读,他指出:自我发展是一种追求进步和不断完美的精神状态,简单而言,自我发展涵盖方方面面,最主要的包括人的道德发展、人的社会化人格的形成及全社会对于社会公平的认知等诸方面。此外,怀特利进一步强调,学校是学生成长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局限在文化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和教育,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格完善,只有双向发展,才能够为社会输送出高学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Patrick T·Terenzini&Ernest T·Pascarella的专著《大学如何影响学生》在诸多研究和观察的基础上,分别对学生进行实验,最后总结出在大学中学生有可能发生变化的几个重要方面,分别是知识、获取情感、人际交流、发展规划、情感满足、自信、自立、获取能力等,这些方面的转变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发生的变化。该著作进一步指出,从历史层面看,美国的大学教育旨在以拓展学生认知和智力发展为核心,于是,美国教育的三大要务也就自然被定义成了提高学生自我认知、促进学生自身发展和促进社会个体参与社会事务能力的提髙等。这些阐述都深刻表明了教育、文化与人的发展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二)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

关于校园文化的记载可追溯到11世纪末期,当时的学校已经具备雏形,但是这时候的学校仅仅具有教学育人的功能,并不具备完善的教学设备和辅助设施,我们现在常见的宿舍、办公室、体育馆等场地设施在当时少之又少。校园文化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萨勒诺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等欧洲学校,虽然这些学校并没有拥有完善的教学场所以及教学设备,但是这些学校由于历史较为悠久,教学理念也较为先进,学校教育不仅没有受到有限的教学设施的影响,反而逐渐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这也成为早期校园文化的雏形。关于校园文化的学术记载,最早由美国学者沃勒在他的《教的社会学》中提出,沃勒认为校园文化由“学生体现出来的年轻人文化”和“教师有意安排的成人文化”等两个方面组成。在关于学校的论述上沃勒认为,学校和社会中存在的其他机构一样,是一个有稳定人数和固定规模的独立个体,学校有属于自身的管理机构、文化内容,有能力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此外学校有属于自身的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属于自身的特定文化。沃勒之后,有关需要文化的研究逐渐增多,柯林斯认为,就文化的传播属性而言,校园文化更多的是传递的内容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价值、礼仪、文学、知识、社交、服饰等等;鲍尔斯和金蒂斯的再生产理论、伯恩斯坦的语言社会化理论以及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等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这些大大增强了我们对文化以及校园文化的理解;英国学者哈维格里夫从学校组织结构与社会阶层因素两个层面探究了校园文化的产生,研究了基于阶级亚文化的校园文化向校园亚文化和反校园亚文化的分化过程。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国外研究大约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国外对校园文化的研究较为全面,研究的角度和主题也十分丰富。总的来说,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关于其本身的概念界定,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价值观念、大学使命、办学实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是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构成,主要包括知识构成、管理方式构成、行为方式构成、价值观构成;再次,影响高校校园文化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师资水平、学校历史、校园风气、学生自身的特点等等,其中,学生自身特点和师资水平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最大,不同的学生特点和师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风貌。

(三)社会认同理论与组织认同理论

目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国外的相关研究资料较少,但社会认同理论与组织认同理论对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提供了借鉴。社会认同理论最早由泰费尔提出,经过发展,社会认同理论对我们进行社会行为研究和群体现象研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大丰富了社会研究理论内容,为我们进行行为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总的来说,社会认同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生活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个人会通过社会对工作、性别、年龄等条件进行的分类产生与自身所在群体相同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在强化群体团结和群体观念的同时也会导致相关全体成员对群体外的人群产生外群偏见和内群偏好,带来不可避免的刻板印象;其次,处在群体中的个人通过群体优越感、群体荣誉感、以及自身在群体中所受到的尊重获得属于自身的尊严和优越感,此外,这种群体优越感还可以通过与群体外所进行的比较而产生,来自群体外的尊重和夸耀也会促成个体自尊和优越感的产生;再次,当群体受到来自外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威胁时,会自觉地对群体进行维护,并提高整个群体的自尊意识,如果群体内部也有不良信息的产生对整个群体造成消极影响时,这种强化自尊的行为也会产生;最后,身在群体中的所有个体在潜意识中都有不同程度上的群体偏向倾向,也就是说在无意识中个体总会做出偏向群体的行为和决策,同时在群体活动中为了寻求和提高自身的自尊和优越感,个体往往会积极地表现自己,[3]这种行为在某种情况下会由于威胁到其他成员的自身利益和自尊而造成群体冲突,形成对个人所独有的群体偏见。

上述的社会认同理论和组织认同理论除了有大量的理论研究做基础外,还有强大的实践证明。Negy在2003年所做的调查研究显示,世界上每个民族所具有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荣誉感与整个民族的集体归属感和民族中心主义有很大的关系;Sidanius研究机构于2004年所进行的学生群体认同和自我认知的研究中,也用大量数据证明了社会认同理论和组织认同理论对学生自尊和优越感形成的重要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大量社会认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组织认同理论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与组织认同理论相关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的角度和方向也在不断拓展,这大大促进了对整个社会行为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