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人为本,推动高校教学管理改革

以人为本,推动高校教学管理改革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不断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大都是先有理论后进行实践。以教学改革为核心,是教育实质性改革的重要标志。

张志臣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我们的执政理念和要求。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很难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不断进行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总量不足,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具体问题有:高学历教师少,我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教师总数近80万,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不到6万,占教师总数的7%。与发达国家平均80%的比例相比,仅仅相当于其十分之一;教师教学研究水平普遍偏低,我国每年发表在SCI上的论文不到2万篇,人均产出0.025篇,而日本却每年发表8万篇,美国更是几十万篇;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偏低,虽然思想上知道应该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创新意识和发展素质,但具体如何才能实现目标,却办法不多;现在的高等学校教师整体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呆读死记。课堂教学气氛相当教条死板,缺乏生气。

2.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定位不清,本科课程目标与结构、专科课程目标与结构、学术型教育的课程目标与结构、应用性教育的课程目标与结构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怎样划分,思想和行动上都没有搞清楚;课程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等到底应该各自占多大比例,仍没有讨论好;教材单一,内容陈旧,启发性差,教学中过分强调教材中心,教师讲教材,学生记教材,考试考教材。由于以单一教材中心,学生知识结构严重不合理,知识面狭窄,见识短浅。另外,课程目标与结构中,特色体现不明显,课程总量不足,学生选择余地小。

3.教学管理缺乏科学与民主化。高等学校中存在着学术与行政的矛盾,在我国高校行政大于学术,高校行政化色彩过强,导致人们无心向学;教学管理中教学与科研关系没有理顺,重研究轻教学现象普遍,高校评价教师业绩,也多侧重研究成果(什么级别和多少课题、经费、著作、文章等)教学被置于次要地位和不利地位;管理政策单一化、简单化,缺乏柔性化和人性化,把高校活生生的教学活动、千差万别的人的活动,变成一堆无生命力的数字符号,所有的思维都千篇一律,所有的做法都千篇一律,所有的经验都千篇一律。

4.学风、校风问题较突出。学生学习动力普遍不足,学习量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师教学投入不足,应付教学,学术风气不正,假论文、剽窃他人成果等;高校功利心过强,过分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和质量建设,只重视研究成果的自我利用,忽视或轻视其社会转化与社会利用。

二、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对策

1.树立优质的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需要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改革是盲目的,缺乏时代思想观念的改革是落后的。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大都是先有理论后进行实践。从国内的、国外的、历史的、现实的改革历程来看,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更新的程度。

对高等学校来说,教学改革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它涉及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教育目的等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从高等学校教学这一范畴出发,教学改革是包含培养目标与模式、课程体系与内容、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多层面的具有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的系统工程。教学改革是一种理性行为,应当建立在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改革的思路、方案、措施应当符合理论理性、逻辑理性,还要符合实验理性。

2.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以教学改革为核心,是教育实质性改革的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提出的“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的高教改革思路,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真正触及到改革的深层次——教学改革,并确立了其核心地位。这一认识上的突破,取决于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这一基本职能的理论与实践上的肯定。“教学改革是核心”的认识,明确了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为教学改革提供更好的条件与环境,教学改革的归宿就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教与学的关系是高校中的基本关系。怎样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体现了不同的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在扬弃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逐步转向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强调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从这一原则出发,就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监控和评估,要把注意力放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教师的指导仍是学生学好的关键,要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实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产生与知识发展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要处理好统一要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在教育目标指导下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学相长,本来就是我国大教育家孔子终身倡导并亲身实践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方式。从传授知识到知识与能力并重,从知识与能力并重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统一,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时代特征和教育思想的发展与跨越

作为社会的人,社会对其成员有一般的要求,这些都是全面发展的共性。但是作为具体的人,由于其先天秉赋,后天的成长经历和接受的影响不同,每人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并逐步形成相互区别的发展倾向和特长。学生的个性是普遍的绝对的,尤其是学生个性中的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和竞争性应当受到特别的关照和培养。鼓励学生发表质疑观点或批评意见,鼓励学生公开地讨论和争辩,都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环节。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再也不能用是否听话或成绩高低来划分学生的优劣了。当前构建新型的教学结构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构建意义的帮助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

3.创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从教育的角度上讲,我们深感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之中,要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是何等之难。学校教师最喜欢循规蹈矩的学生,领导最喜欢听话的部下,这决不是哪个人的问题而是长期传统文化渗透在我们民族思想、思维及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用先进文化观念进行教育,落脚点是通过教育落实到学生素质的提高上来。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单纯追求课程化和知识化,不是书读的多其文化素质就一定高,课程只是传授文化知识的一种途径,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环境,让学生处处感受到优秀、先进文化精神的熏陶。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关键是加强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炼和培植学校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要让学生感悟文化、沐浴文化、享用文化。

4.树立多样化全面化人才质量观

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现代高等学校的功能向多样化发展,其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一点并未改变。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要求,始终主导着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方向。

国内对于“人才”一词有许多解释,例如指有才识学问的人;或德才兼备的人;或指有中专以上学历和技术员职务技术任职资格的人;或指大学毕业适应某种专业工作的人;或指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等等。按照中国当代人才学的定义,人才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人才是人群中比较精华、先进的部分,是人民群众推动历史进步的代表。在高校“质量”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们要继续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而我们仍然习惯于用政治眼光看教育教学,没有将大学回归学术本身,所以才出现不重视教育教学、不尊重学术、制假贩假等现象。虽然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一百年了,但高等教育是什么,怎么办学,我们没有真正理解,还需要继续研究。多样化全面化人才质量观,就是不强求一律,不机械划一,强调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多样化的质量观,不是不要质量,不是各行其是,也不是为商业教育大众化找借口。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是否具有创新意识,不同学校,不同层次应用不同测定标准,构建新的质量控制标准。防止出现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学生考试分数上来了,可能通不过社会这个大关。

总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要明确它的目的,寻求最佳的实现途径,了解它的本质内核,而决不仅仅是开设多少门课和多少个讲座的形式。我们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更要树立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相统一的教育观,坚持教育中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一致,及教育学生做学问、做事与做人的协调一致。同时我们也要提升教师和领导者、管理者的文化素质,发展和完善校园的文化传统,促进全社会代表前进的先进文化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张志臣(1963—),男,河北枣强人,衡水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主任,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