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述评

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述评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十年来,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改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可以说是对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的准确概括。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的教育改革思想,对新形势下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对全面把握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体系,都是有益的。邓小平认为,从工农兵中推荐大学生的招生办法,必须改革。邓小平为中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总的指导思想,是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邓小平深感这种落后教育观是愚昧的表现,必须彻底清除。

作为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历来认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经济,还包括教育等其他各行各业。”改革十年来,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改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在中国进入改革时期之初,他就自告奋勇主持全国的科学和教育工作,积极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清理“文化大革命”的遗留问题,改革高校招生制度。他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要求出发,始终强调教育的战略地位,提出教育要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他还提出学校内部的改革。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可以说是对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的准确概括。认真学习研究邓小平的教育改革思想,对新形势下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对全面把握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体系,都是有益的。

一、教育部门要大胆拨乱反正

“文化大革命”十年,教育是被搞得最乱、受害最深的部门之一。科学的殿堂遭玷污,知识的窗口被遮挡。政治口号取代了科学知识,大字报代替了教科书。美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在1974年5月访问中国时,有过这样的感觉:“我十分痛心地看到,在这个文明古国,我出生的地方,教育几乎完全停止了。”中国的教育事业,遭受到“史无前例”的劫难。

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之后,深感科学、教育的重要,自告奋勇抓科学、教育工作,在教育部门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拨乱反正。他的教育改革思想也由此产生。

(一)批判“四人帮”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重新估价“文化大革命”前教育战线的十七年

面对“四人帮”搞成的烂摊子,如何使中国的教育事业尽快复苏?邓小平首先抓了思想上认识上的拨乱反正。“四人帮”在1971年搞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提出了“两个估计”,即“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两个估计”,像紧箍咒一样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压抑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也关系着以后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不推翻这“两个估计”,教育事业就难以发展。在当时“两个凡是”还有很大市场,要推翻“两个估计”,阻力之大可想而知。邓小平这位两次被打倒的人,仍不改其对真理追求的执着精神。他不顾自己刚刚恢复工作,就对当时教育部的主要负责人,明确指出:“‘两个估计’是不符合实际的。”《纪要》里“塞进了不少‘四人帮’的东西。对这个《纪要》要进行批判,划清是非界限。”他还以改革家的口吻批评了教育部的保守思想:“你们的思想还没有解放出来。你们管教育的不为广大知识分子说话,还背着‘两个估计’的包袱,将来要摔筋斗的。”在邓小平的直接推动和组织下,教育部以大批判组的名义在《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发表了题为《教育战线的一场大论战》的文章,对“四人帮”炮制的“两个估计”进行批判。这样,强劲的拨乱反正之风迅速吹遍中国的教育界,思想解放运动首先在教育、科学战线开展起来。经历了十年严冬的中国教育事业,迎来了万物复苏的春天。

(二)改革高校招生制度

邓小平认为,从工农兵中推荐大学生的招生办法,必须改革。因为,第一,它违背了教育规律。1972年周总理在和一位外国科学家谈话时就提出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大学生。邓小平对此十分赞同,他说:“为什么要直接招生呢?道理很简单,就是不能中断学习的连续性。十八岁到二十岁正是学习的最好时期……劳动两年以后,原来学的东西丢了一半,浪费了时间。”第二,它不利于发现、选拔、培养人才。推荐招生中,没有保证文化知识水平的有效措施和制约,哪怕只有小学水平,不懂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不知H2O为何物,照样可以步入高等学府。这样招来的学生,良莠不齐,知识普遍退化。而那些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却根本没有深造的机会。为此,邓小平力主“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终于在1977年终止了从工农兵中选拔大学生的办法,实行了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高校招生制度,是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连接点,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关键环节。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引起了整个教育事业的改观,提高了全民族学习知识的热情,也为各行各业培养出了一批人才。至此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二、教育要同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中国的教育改革,在拨乱反正中起步,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展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相辅相成。邓小平为中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总的指导思想,是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一)教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文化大革命”十年,摧残了科学,也摧残了教育。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指导下,学校成了“阶级斗争”的主要战场之一。教育要改革,要发展,必须从指导思想上明确教育事业的地位和作用。在这方面,邓小平提出了以下思想:

1.教育是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各国发展的历史表明,教育是立国之本。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慢、民族的兴衰,关键在教育。邓小平这位从青年时代就放眼看世界的人,从各国兴衰的更替中得出这一规律性的认识。他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日本人从明治维新就开始注意科技、注意教育,花了很大力量。”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

2.教育是科学技术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教育较之科学技术,则是更为基础性的事业。因为,“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今天的科技状况,决定于昨天的教育;而今天的教育,则决定明天的科技。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

3.教育工作者也是劳动者。随着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不断增强,教育事业的生产职能日趋明显。早在20年代,苏联经济学家斯特鲁米林就计算出,苏联十年初等义务教育规划完成时,由于教育提高了工人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创造的国民收入将达20亿卢布,抵偿了投入的教育经费16.22亿卢布还绰绰有余。他按工人工作寿命平均为30~40年计算,因教育程度提高而创造的财富可达690亿卢布,是教育投资的40多倍!各国测算的资料表明: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都在25%~33%左右。就在教育在国外被誉为推动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尖端工业”的同时,中国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教育劳动被看得一钱不值。邓小平深感这种落后教育观是愚昧的表现,必须彻底清除。他反复强调:“无论是从事科研工作的,还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都是劳动者”。

在十年动乱刚刚结束的情况下,邓小平的上述思想使全中国教育界耳目一新,为之振奋。在他的亲自提议和组织领导下,1978年4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1980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邓小平点燃了中国教育的希望之火。

(二)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改革教育

在1978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就提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他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出发改革教育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根据我国人口多、经济落后等实际情况,邓小平提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这种两条腿走路的办教育方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是全民的事业,它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教育必须普及。但在既有条件下,要快出人才,出高水平人才,又必须突出重点。这为在困难条件下尽快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尽快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起到了很大作用。

2.要多种形式办学。在中国这样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也需要各种不同的办学形式。邓小平认为:“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他提出还要办半工半读的、业余的高等教育。在他的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的多渠道、多形式办学得到空前发展。

3.扩大中等教育。中国需要尖端技术人才,更需要大量的受过中等教育的各种适用人才。邓小平认为,教育计划“应该考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比例,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令人遗憾的是,邓小平在1978年提出的这一正确主张,未能很好落实。十年来,高等教育有了成倍增长,但中等教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邓小平以政治家的远见,反复强调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对中国教育如何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提出一系列正确的思想、政策和方针。在他卓有成效的领导和推动下,中国的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复兴。如果说,邓小平是中国科学复兴的旗帜,那么也必须说,他也是中国教育复兴的旗帜。

三、搞好学校内部改革

学校,是教育的基本单位。学校各种管理体制的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基础和重要内容。邓小平对学校内部各种改革,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

(一)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体。搞好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水平,必须改革教师管理体制,加强教师的培养、训练,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这是邓小平为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提出的几点主张。

1.恢复教师职称、做好教师归队工作。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受到各方面的不断冲击,学校教师流失严重,教师队伍残缺不全,青黄不接。大学的教师职称被取消,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提出:“大专院校也应该恢复教授、讲师、助教等职称。”高校教师职称在80年代初恢复之后,对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稳定教师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邓小平还提出从科研系统调人来支援教育,允许流失的教师归队等措施,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从其他行业中有一大批有一定基础的知识分子,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使教师队伍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加强。

2.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文化大革命”中,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遭受到最为严重的摧残。为此,邓小平反复强调,要提高教师的社会政治地位,为教师恢复名誉。他说:“‘四人帮’创造了一个名词叫‘臭老九’。‘老九’并不坏……错就错在那个‘臭’字上……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该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在“文化大革命”中出于批判“师道尊严”而被败坏的尊师重教的传统,在邓小平的极力倡导下逐步恢复。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这对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受人尊敬,值得羡慕的职业,起了积极的作用。

3.加强教师的培养、训练。邓小平认为,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抓好教师的培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他强调,师范大学要办好,不办好师范教育,教师就没有来源。在抓好师范教育的同时,还要做好师资培训工作。他说:“要研究如何提高教师的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师资培训工作……要把师资培训列入规划,列入任务。只有老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我国的师范教育,特别是初等、中等师范教育受到重视,各地区都办起了教育学院,专门负责中小学教师的系统培训。各重点院校不断举办“助教进修班”,创造了培养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的新形式。

4.改善教师生活待遇。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教师不仅社会地位一直很低,生活待遇也很低。这是导致教师“跳槽”的原因之一。对此状况,邓小平进行了多次呼吁。早在1977年,他就提出:“对知识分子除了精神上的鼓励,还要采取其他一些鼓励措施,包括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一年后,针对中小学教师待遇偏低的突出状况,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又一次提出:“要研究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要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限于国家的经济力量,我们一时还难以较大地改善教职员工的物质生活待遇,但是必须为此积极创造条件。”后来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上浮、教龄津贴,就是邓小平上述主张的结果。当然,此一举不可能全部解决中国教师的生活待遇问题。特别是在开放、搞活中,教师生活待遇受到新冲击的情况下,重温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解决中国教师的生活待遇问题,是有益的。

(二)搞好专业调整、教材建设和高校科研工作

1.搞好专业调整。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三个面向”的原则,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对此,邓小平予以充分重视。当1977年他刚开始抓教育时,面临极为混乱的局面,他就提出:“高等学校的专业,哪些要合,哪些要分,哪些要增加,哪些要减少,哪些要取消,也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以后,他又多次提出这一问题,认为,这一规划应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与社会需要相吻合。改革以来,高校专业设置进行了不少的调整,但仍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这仍然是中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突出改革课题。

2.搞好教材建设。教材是教育的基本手段,是搞好教学的基础。邓小平对此也十分关注。首先,他提出,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关键是教材”。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有高水平的教材。其次,“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速,知识更新的周期,18世纪是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为30年;20世纪上、中叶为15年;现在正缩短到7~8年,甚至5年左右。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的规律,要求教材内容必须不断更新,以跟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再次,邓小平认为,教材“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作为反映普遍规律的基础科学来说,它没有国界。但是,有些知识,却带有很强的民族性、地域性;有些知识的适用,需要特别注意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有些知识的传授,要看实际的需要,看对象,看学生的接受习惯等。教材的内容要新,但教材的编写不能脱离本国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学以致用。最后,他认为,“教材非从中小学抓起不可。”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中小学教材建设,是整个教材建设的基础。邓小平关于教材建设的这一系列思想,为我国的教材建设提出了总的原则。由于长期闭关锁国等原因,我国的教材建设,内容陈旧、落后的问题非常突出。邓小平“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的思想,抓住了我国教材建设的要害,反映了现代教育规律的要求。

3.搞好高校科研工作。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同科学研究是紧密相连的。邓小平对高校科研的发展与改革,也有所论述。他认为,高校是重要的科研力量。高校开展科研工作,既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又是繁荣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他认为,高校科研要普遍开展,重点突出。各个领域都有要研究的问题,理科、工科、农科、医科都有。文科也要有理论研究。现在还不能让所有的高等院校普遍加重科研的分量,但重点大学都要逐步加强科研的分量。他认为,高校科研也要面向实际,也要搞应用研究。尽管学校是以传授基本知识为主的,侧重基础科学,但也不能关起门来搞研究,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特别是工科院校,更是如此。

总体来看,邓小平的教育改革思想,不论是他的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思想、教育是四个现代化重要保障的思想、教育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还是他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搞好教材建设的思想,都是从现代化着眼,从全世界着眼,从未来着眼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对自己教育改革思想的高度准确的概括。邓小平不是一个职业教育家,但他在对改革全局的总体设计中,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起到了重要的领导、组织、推动作用。

《河北高等教育研究》1990年第1期,杨欢进 张益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