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勇《月迹》教学设计

张勇《月迹》教学设计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老师在教学中能够引领学生经由语言的路径,获得文学审美阅读的真切体验。在教学中,张老师重视指导文本诵读和品味,从词语切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形式之美,体会词语中蕴含的丰富、深厚、细腻的情韵,感受探寻“月迹”的美妙的历程,观赏月夜美的画卷,走进作者内心。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体会文章富有表现力和音韵美的语言所营造的纯美月境。

2.深入揣摩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纯真美好的思想情感,体会特定情感依托下月亮所表现出的特殊审美意义。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激趣

月亮是我们最熟悉的景物之一了,在你的记忆中最美的一处月景是怎样的呢?

贾平凹先生的《月迹》一文,用孩子的眼睛去寻找月亮,他看到了怎样的月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美文。

二、美文选读

请大家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写月的文字,静心品读。努力将文章的画面再现到自己的脑海里,你会有奇妙的发现的。

三、美景循迹

刚才你选读的是哪一处月景呢?请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阅读体会。

镜中之月(变化之美):

(爬,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词汇,月亮怎么会“爬”呢?作者为什么不用“升”呢?这让我注意到作者写月亮刚照进来的时候,他用的一个词。你们注意到了吗?)

“溜”很容易让人想起什么人?这哪有美呢?

请同学们留意这“溜”字前面的修饰词。加上“款款”之后,你会把这“溜”和什么人联系起来?

(切合那时那景的情景,这便是语言的情境感情韵感)“款款”不仅写出月光移动的缓慢,更有一种从容悠闲的姿态,所以后面的“溜”便有了一份调皮和可爱了。

看着这样的月亮,孩子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文句中哪个词表现了这种心情?

月亮不是经常挂在天上吗?为什么会惊喜呢?(这个“闷”字用得很好,能想一想那样的情景吗?)

【再读】——除了月亮进来的样子,此处的月亮还有吸引我们的地方吗?

伴着这样的慢慢移动,最后,月亮变成什么样子了呢?

你从这些词汇中,读到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瞧,这就是语言的魅力,一个语气词,便写活了心情。

哪位同学愿意读这段文字?将这月光的调皮可爱、动态变化之美,以及孩子们的惊喜、专注之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谢谢×××同学与我们的分享,经由他的指引,我们从作者的文字中得出了这么多的体会,这不就是阅读的幸福吗?

院中之月(皎洁之美):

你喜欢这一处的月景。那请你将这一段文字读给我们大家吧。

你在读这段文字时,特别想读出怎样的感觉来?你认为文段中有哪些语句,帮助你读出了这样的感觉。

同学们,作者为什么要用“玉玉的、银银的”来形容院中的月光呢?真的是那样的吗?

(“尽院子的白光”“我们也被裹进了这明亮洁白的月光中了”。“玉玉的、银银的”这两个词不仅写出了白亮,而且还有了温润的质感,仿佛整个环境就是一块晶莹剔透的白玉,这让我们想起了老舍在写济南冬天时的一个类似的句子;老舍在写那段文字是也只是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并没有用“蓝蓝的、晶晶的”这样的样式,想想作者为什么会选用叠音词,而且选用的还很多呢?)

除了叠音词外,作者还选用了一种特殊的语词形式,增加了这份童心童趣(儿化音)。阅读时要特别注意将这些表现好。

杯中之月:(情态之美)

这处月景为什么会吸引你?

(“浮起”——慢慢变化的过程,专注凝神;联系上下文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酥酥地颤”——心里的怜爱)

酥:古代称酥油为酥;(食物)松而易碎;面粉和油加糖制成的松而易碎的点心;酥软。同学们觉得在这里选用哪一种解释更切合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院中其他地方的月,水中之月,瞳中之月。

如果你去找,你还会在哪些地方看到月。

(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

四、童趣探源

这么多美丽的月景,真让人陶醉呀!哎,有些羡慕这些孩子了,我们也常常看到月亮,怎么就没有这样的体会呢?

儿童特有的心理:“生怕会一口气吹跑了”“羡慕、嫉妒起来”“啊,啊!月亮是我的啦”(怎样读出三妹的口吻?)

儿童特有的体验:“我们已在了月里”(那头顶的那是什么呢?)

儿童特有的期盼:“什么都不满足”“大家都满足了”(沿着月迹寻找美丽)

儿童特有的思想:“月亮是我所要的”“月亮是个好(能想到哪些好呢?那么弟弟说的‘所要的’是什么呢?)”——我是怎样想的呢?“按在天空上的印章。”

长天为纸月为印。天空是我们的作品,月亮是我们的印章。我们拥有了天空,我们拥有了宇宙!拥有所想要的一切。这样一种气势真可谓气贯长虹,大气磅礴,这就是什么都不满足的儿童!

儿童的心理与前面我们所欣赏到的月景有何关联?

随着月景的变化,我们的感悟体验越来越具体丰富且深刻。这便是对美的理解和领悟呀!

五、拓展深思

(1)千百年来,月亮已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人们所喜爱的意象之一,很多关于月亮的经典的诗词文赋早已熟读成诵了。同学们的记忆宝库中收藏了哪些呢?

(2)在这些月的意象中,你们读到了怎样的月景和情感?

(3)这些诗文中的“月”与今天阅读的“月迹”比起来你更喜欢哪一处?

这就是贾平凹。一个充满童心的老男孩,一个满怀爱意的追梦人。

六、作业超市

月亮独特的美,给予了人们很多的遐想,寄予了人们丰富的思想情感。课后请同学们从下列两项学习任务中任选一想完成。

(1)读__________(填人名)的月

(2)城里的月光。(写一篇城里孩子眼中的月)

附:板书设计

【简评】

张老师在教学中能够引领学生经由语言的路径,获得文学审美阅读的真切体验。上课伊始的“记忆中最美丽的月景是怎样的”提问,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最喜欢的一处写月的文字,静心品读,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在教学中,张老师重视指导文本诵读和品味,从词语切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形式之美,体会词语中蕴含的丰富、深厚、细腻的情韵,感受探寻“月迹”的美妙的历程,观赏月夜美的画卷,走进作者内心。

在深入品读《月迹》中的纯美意境后,师生还就“描写月亮的经典诗词文赋”这一话题展开交流,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促进思维比较,更真切深入地感悟《月迹》的语言美与情趣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